乡镇财政重构研究

时间:2022-07-20 05:03:16

乡镇财政重构研究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发现我国乡镇财政的发展趋势面临着两种问题,这两种问题一方面是“个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共性问题”,现总结如下,旨在能够为我国乡镇财政的发展带来一些理论基础。

一、乡镇财政作用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弱,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较多,乡镇财政在农村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持农村基本稳定等。具体来说,我国乡镇财政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提供了必要的财政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政策等内容。其次,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想要解决三农问题就需要乡镇有关部门提供大量的资金,此时乡镇财政组织资金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招商引资等等。

二、乡镇财政管理的现状

首先,我国乡镇的大部分地区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对乡镇财政进行管理。所谓的收支两条线其实就是指支出下拨、定收定支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这种方式主要是县级财政部门将乡镇级的财政部门的财政指标进行硬性规定。在完成国家财政税收之后,乡镇财政部门再从县级财政部门获得该年度所需要指出的相关经费。当然,这些经费都是明确规定的,也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根据乡镇的计划安排以及对财政收入的客观分析基础上实现的,这种方式的应用一方面使乡镇即使在收入小于支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对财政的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能够对财政实现简单地、方便的操作。其次,我国乡镇实行的是手指挂钩的方式对乡镇财政进行管理,所谓的手指挂钩方式其实就是指收支能够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收支依照总额分成的方式实现挂钩。每年县级以上的财政部门都会对乡镇部门的财政收支任务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制定和安排,依照一定的要求来对收入与支出之间存在的比重对财政进行规定,将规定的财政总额进行科学的管理,然后在依照财政设定的比例在年底的时候将留成的部分进行统一的、科学的结算。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将乡镇对财政的特殊管理作用充分的发挥了出来。再次,乡镇财政体制不全,预算机能较弱。笔者从20世纪90年代的分税制谈起。现在来看,当时的“分税制”改革虽然速度较快,且取得了极大的效果,但是由于各个地区还没有实现彻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乡镇地区财政资金管理方面的混乱,对于财政资金的审计工作非常不利。不仅如此,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乡镇都处于经济比较落后、比较偏远的地区,所以乡镇的很多方面难免跟不上改革的步伐,例如没有实现科学有效的预算机制、没能实现监督审计、财务培训、电算化等。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财政预算不具体、不细化、不规范的现象,预算与实际发展不相符合,难以对实际的财政支出工作进行指导。最后,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审计监督职能涣散。我国会计核算方法等随着税费制的改革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由于财务管理技能落后等诸多原因导致其自身的财务管理现象出现了极大的混乱;不仅如此,现阶段乡镇基层公务人员绝大多数都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技能。防治财政机关腐败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实现内部控制以及年终审计。现阶段,由于我国乡镇财政制度不健全、监督审计职能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等,没有能够科学有效的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镇财败行为的不断发生,对财政资金作用的发挥非常不利。

三、乡镇财政管理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乡镇财政的预算问题缺乏一定的约束力。在乡镇财政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预算这项有着严格管理程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预算编制制度不严谨。其次,乡镇财政管理比较薄弱,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镇的财政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乡镇财政收入的规模,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乡镇财政的实例。最后,乡镇财政工作建设不到位。近些年来,政府的相关部门的财政管理职能的地位愈加明显,但是不得不说,由于政府内部机构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政府并没有实现对财政部门的管理的科学化。这种现状,给我国乡镇部门的财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乡镇财政管理模式的重构

首先,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财政管理系统。重构乡镇部门的管理模式必须改革乡镇财政部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系统,依照公共管理制度去实行财政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还要改革支付形式,以达到重构乡镇财政管理系统的目的。进一步创建与财政管理支出相适应的支付形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财政监督管理办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乡镇财政管理部门还应当树立“乡财县管”的管理理念,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财政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值得注意的是,乡镇财政部门还应当积极防范财政资金被截留、被挪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财政自己的利用率。其次,进一步提高乡镇财政人员的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政管理部门的整体工作,甚至还会对财政系统的构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乡镇财政人员的素质问题,帮助财政人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的提升财政人员的素质能力,提高财政人员队伍的整体的业务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当在每名财政管理人员心中树立财政安全管理意识,使他们深刻的意识到财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推动财政部门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协调统一,进一步促进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发展,乡镇财政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再次,落实财政管理制度,监督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构建乡镇财政管理模式,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监督,确定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仔细分析上述问题之根源所在,即当前条件下统一的乡镇财政体制缺乏。只有把乡镇财政收支、预算、核算、报账、审计监督等一系列程序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才能从根源上断绝在财务管理程序中出现问题的可能。当前的财政建设正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基层财政由专门的部门负责,有专门的财务收支决策程序,不再只受行政长官意志的影响。与此同时,明确乡镇财政审计监督责任制。造成现阶段我国乡镇审计监督缺陷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审计监督,而是审计监督职能执行权责不明、效率低、审计监督易于受上级行政领导的影响。要想进一步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上级部门对乡镇财政机关的年终审计,通过严格的绩效评估来执行对乡镇财政部门的审计监督;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审计部门的全责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对部门领导的权利进行控制,避免其私自利用权力挪用财政资金。最后,增强乡镇财政的预算机制。说起财政,大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财务管理和财务预算。编制预算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资金使用方向,也就是说编制预算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资金应用到实处,应用到其需要的地方。加强-财政预算机制建设也是基于从制度上规范财务预算的设想。笔者认为,在对财政预算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预算编制必须从实际出发,应当与实际支付挂钩,还要遵循实际支出符合明确支出规范的原则。这就确定了预算编制的前提,不仅如此,还能够从源头上避免有的领导干部私自利用职权而进行的和挪用公共财产的行为。

(2)进一步缩短预算的编制周期,尽可能的将预算的编制时间提前,尽可能的避免财政机关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自主行为。

(3)有针对性的对预算的全过程进行考核,对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事后控制,进一步加强预算周期的执行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对乡镇财政管理模式进行重构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各方面因素,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只有这样,乡镇财政的重构工作才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才能够使乡镇资金落实到实处,为广大人名群众谋福利,进一步提高广大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作者:全燕

上一篇:现代化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下一篇: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