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时间:2022-07-20 12:50:5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关键词】 生物教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114―01

高中生物作为副科,课程少,但是教材内容较多,如何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课堂中巧妙地进行提问是教学的“激活剂”,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从而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的提问要具有技巧性,现就此进行探讨。

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面Φ目际越隙啵为了保证考试总体分数的提高,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在提问时,一般将提问的焦点集中在目标生和边缘生上,不管是问题的难易程度,亦或是点名的学生,很少关注后进生。这种提问的方式只是针对部分学生,以致于其余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特别是后进生,会存在“反正老师也不会点到我”的想法,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与教师之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大,导致学生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在提问时,不仅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提问,还要结合每位学生的情况,以由浅入深为原则,提出的问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有梯度地进行提问。在点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应该随机点名,而不是高频率地提问一两个学生,同时要多关注后进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还没放弃自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将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尽最大可能减少优差生之间的差异,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比如,在必修三中“人体体温的调节”中,提问时需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如果直接提问:“人体的体温是怎么调节的?”对学生来说就有比较大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为几个较为简单并且具有递进性的问题:①人的体温为多少?②为什么人的体温要保持在37℃?③如何保持37℃?④人体是怎样产生热量的?⑤当吃饱饭后或者运动过后有什么感觉?⑥热量产生越来越多会把人烧死吗?为什么?⑦人体皮肤是怎么调节散热的?通过这种提问的方式,就能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了解生物知识。

二、要结合学生的兴趣

在生物课堂上,提问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在提问时,教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点”,在学生兴趣高昂的时候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将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以提高教学的高度。学生在对一个内容十分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这时学生的思维是高度专注的,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点,提出有趣味性的问题。

比如,在必修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教师先向学生提出以下的问题:“人类的男女比例是多少?”“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还是父亲决定的?”学生们刚接触到一些染色体的知识,知道的类型分为“X”型和“Y”型,因此生男生女是与父亲有关。但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并没有解释清楚,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深入地提出问题,以促使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对染色体有更清楚的了解。

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贴近生活的东西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在设计问题时,既不能太浅显,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缺乏目的性。所以教师在提问时应该明确问题的用意和目的,需要知道这个问题是想要学生学习到什么样的知识,同时还能对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理论知识有所帮助。只有有目的地进行提问,学生才能够将其中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比如,在“基因的本质”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DNA分子结构像不像螺旋式楼梯?”学生这时就会恍然大悟,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在经过讨论和探究后,学生总结出:DNA的主链可当作楼梯的扶手,分子内部的碱基就是楼梯的台阶。通过这样一种提问的方式,使得原本抽象的概念变成生活中学生所熟知的物体,从而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找到这些事物和生物概念之间的相似点,结合生活元素进行提问,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对生物的喜爱。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问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让问题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探究性、有效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巧妙地提出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考问题,并层层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判断。提出问题要准确、具体、有层次,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上一篇: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 下一篇:高中化学演示实验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