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校合作的创新

时间:2022-03-22 10:10:18

谈家校合作的创新

【关键词】 关爱;尊重;理解;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6―0024―01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须由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共同来完成。只有三位一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关心和配合,而家长教育子女又需要学校给与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在上述三者之间,最不容易落实的一环,就是家庭教育。因为孩子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家庭教育实施起来没有统一的计划和教材。部分家长的文化修养很高,但对家庭教育却无从下手;部分家长自身修养和文化素养不高,因种种原因放弃对孩子的教育,甚至放纵孩子的错误行为,致使这些家庭的教育功能无法正常发挥。家庭教育中,相当一部分家庭仍旧使用“高压”政策,不重视家长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缺乏良好的民主氛围,只允许家长管教、惩罚孩子,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孩子的个性被压抑,潜能不能很好的_发,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缺少理解,因而对家庭教育缺乏自觉性和针对性,孩子出现了问题便是惊慌失措,家庭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一、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教师观念的陈旧,家长会大部分内容是班主任老师提出学习的要求、管理的要求、成绩的要求、家长辅导的要求。班主任说完了任课教师说,说来说去万变不离其宗,在家长会上对家长提出的全是要求和任务,而几乎没有涉及到家教的方法,也没有家长和学生发言的机会。这样的家长会模式就是老师说,家长听,对提高家教水平没有丝毫的帮助,这样的家长会效果不大。因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观念必须转变,探索新形势下家长会模式,以“了解、理解、沟通”为前提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家长、老师共同成长,这就要求在家长会上,汇报时老师是主体,发言时学生是主体,座谈中家长是主体。通过家长谈话,让家长之间相互启发,了解在与孩子关系上自己和其他家长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有什么不同,相互探讨教子良方,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家长的期望和想法。同样的一番话,出自父母的是唠叨,而出自叔叔阿姨的口就是忠告。这样的家长会新模式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新鲜的空气。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念书答题,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

二、实现家校合作的多种方式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由于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为此学校应健全和完善家校合作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指导和协助家庭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每学年都把组织召开成功家长会作为提高班主任素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为标准,并制定具体的考评标准,同时设计丰富多彩的的活动内容,如家长会、家长开放课、教育专家主题讲座、成功家长交流教子秘笈、座谈会、联谊会、部分学生家长会等,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总而言之,要发挥家长会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教师就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活动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和班主任专业化水平,以此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切实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班级教育环境,增强班级凝聚力,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和谐快乐成长创建环境。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下一篇:武威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