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褒斜栈道及诗选的美学价值

时间:2022-07-20 12:35:47

浅谈褒斜栈道及诗选的美学价值

摘 要: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秦岭、巴山之间,崇山峻岭,危峰如林。秦岭高大险峻,巴山群峰并列,古代劳动人民在秦岭、巴山上劈山斩荆,凿岩断壁,利用河谷川道凿石架木,相继修筑了一些栈道,褒斜栈道是修凿最早、保持时间最长的,它沟通了汉中与关中交通的联系,创造了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迹。历史文化名城汉中被誉为“栈道之乡”。从美学视角对褒斜栈道及诗选的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褒斜栈道;诗选;美学价值

登临栈道,寻觅古道遗址,使人思绪万千,仿佛又看到古代劳动人民开山凿石、架桥修栈的壮观场面和栈道上车马行旅络绎不绝的繁荣景象。褒谷“二十四景”诗形象逼真的描摹,再现了褒谷的神奇景致。我认为诗选中最显著的特点及审美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象鲜明,联想丰富,善于从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独特瑰丽绚烂的色彩

在《堰口镇珠》中我们看到了“石犀治水”的典故。

云根地脉结珠园,闪烁晶光古堰前。

真似石犀能治水,花村千载浪恬然。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恬适安然的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虎石啸风》中我们听到了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的传说。

山君牙爪势峥嵘,高居能数百兽惊。

雾豹何年同柄变,大王风自谷中生。

虎石啸风:褒谷龙潭之东,有一山峰,形如下山猛虎,呈弓腰欲扑呼啸之状;对面山峰又形似大象,皆逼真、威严。相传西汉高隐郑子真垂钓龙潭,见此石似虎且栩栩如生,乃书“石虎”二字于山崖上,为“二十四景”之一。

前两句说:石虎高俊雄伟,形象逼真,高踞在山崖,使百兽惊畏。后两句写深藏在褒谷中的隐士郑子真,什么时候和山君同时隐入深谷的呢?所谓石虎啸风原来是从谷中吹来。

据《汉中府志》载:“玉盆”距褒城县北八里褒水中,乃石生成,不费斧凿,光洁如玉,上有“玉盆”二大字,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珍贵的玉盆圆圆地浮在水面,彰显大气,突出了“玉盆”。水流击石,圆润流畅,万里滚滚的褒水像一盆容收,夸张使“玉盆”动感十足。后两联以河神相托,仙人流连突出了褒水和“玉盆”的神奇。以神话传说渲染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褒谷的人杰地灵。

二、语言自然奔放,创造出幽远神奇的意境,用炽烈的情感感染读者

例如《翠屏夕照》。

倒影斜阳景色殊,春岚碧翠映霞朱。

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图。

翠屏夕照:褒谷南口东岸的翠云屏,夕阳斜照时,晚霞如虹,倒影生辉,与春山绿水交相映射,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以春岚、碧翠、丹霞来衬托倒影斜阳,后两句抒情。“锦屏环列山城外,一幅天然古画图”仿佛色彩艳丽的丝织屏风,环列在古褒中城外,如锦的天然美景宛若一幅古色的山水画屏。意境开阔,真是诗情并茂,诗中有画,给人以感染。

又如《七道》。

褒斜栈道辟奇观,曲曲蛇行蹬七盘。

客到鸡冠石上望,恍疑身在翠云端。

七道:在旧褒城县北的鸡头关北山,即七盘山。原褒斜栈道南端的鸡头关山下,沿褒河经石门通行。

大约隋唐时期改道,由石门以北登山南行,盘峭磷石山,绕褒山涧流,依山临水,蛇行一线。出山拗到山顶共盘旋七回,经鸡头关下山始达褒城,故曰七盘关,为“二十四景”之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褒斜栈道险峻奇绝,陶鳞石径,蛇行一线,迂回七旋才达鸡冠顶。后两句说:登上鸡冠顶,居高远眺。汉中美景尽收眼底,恍惚身在云头仙境。天外有天,怀疑自己走入了云端、仙境。梦幻般的感觉来自诗的美妙意境。

三、比喻准确、精练、传神,更具艺术魅力

诗歌对褒谷景物的细心观察揣摩,用语准确,比喻生动、传神,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堰口镇珠》的前两联“云根地脉结珠圆,闪烁晶光古堰前”描绘了巨石突起,经百年来激流冲刷己浑圆如珠,洒落在古山河堰前。巨石不但圆而且像具有质量、形态、色泽的宝珠,洒落在堰前,“洒”得如此轻盈,真是神来之笔,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例如《银涛衮雪》。

衮衮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

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倾波。

银涛衮雪: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曾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和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次来到汉中。登临褒谷故地,一览大好河山。见石门外幽谷深滩中石多浪激、飞流奔泻,银涛作窝,犹如白雪翻滚时,豪情难抑,挥毫即书隶体“衮雪”二字于谷中巨石,以喻褒谷山水之美。飘逸俊挺的字迹,不仅表现了褒谷博大的气势,更显示了魏武帝宽阔的气魄与壮志。

古人为褒扬古迹,固有“银涛衮雪”的诗句,为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曹操性格豪爽,气度非凡。他不但有盖世之才,纳贤之德,而且善于书法,长于军事,乐于进取。世人久慕其名,久仰其德,赋诗题句,赞颂曹操。

“银涛衮雪”正是清代诗人面对褒谷胜迹,为魏王“衮雪”手笔所吸引,凭吊怀古之中诗兴顿发写景抒怀,褒扬古人。诗句不但对滚滚飞奔的波涛从气势、形态色泽方面作了逼真的描写,而且对魏王妙笔生花的运笔神态及飘逸峻挺的笔力,作了传神的描绘。特别是对魏王豪放的气魄,勇于进取的乐观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评价。

前两句紧扣“衮雪”二字。写出了波涛滚滚,瀑布飞泻,形似白雪翻滚,势如银河泻落的气势。翻滚的浪涛与白雪翻滚的浪涛非常神似,似乎用手都能捧起一样。后两句是对魏王的赞扬、评价。曹操妙笔生花,“衮雪”二字,刚劲峻挺,随浪花飞舞。他乐观进取的精神,犹如滔滔江水勇往直前。

纵观褒斜栈道的雄奇险峻,褒谷“二十四景”诗,真实地再现了汉中的山川风貌。诗风雄奇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既为我们诗歌鉴赏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史料和资源,又在美的欣赏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正是栈道及诗的美学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刘作忠.褒斜栈道[J].寻根,2006(03):125-126.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宗营中学)

上一篇:孔乙己为什么要“排”出九文大钱 下一篇:对中学生美育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