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要素分析

时间:2022-07-20 08:30:22

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要素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一些居住区1:1的车位配置标准已显不足。因此,地下车库就成为未来解决小区停车位不足的首要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了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设计,以及地下车库设计的规范与要点。

关键词:住宅小区 地下车库 设计

一、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在不增加小区地面建筑密度和不减少地面绿化面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住宅小区的停车设施已成为一种趋势。

1、住宅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平面布局设计与独立的专用地下停车库不同,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通常在整体社区规划中,首先考虑的是地上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楼体间距等指标要求,待这些指标规划完成后,才会考虑地下停车库的布局,这种设计思路很大程度上造成车库设计不合理,实用性差。因为住宅的柱网、建筑结构体系布局、和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统(电梯井)都会对车库布局造成很大干扰,常常在地面部分的设计构图全部完成后,再设计地下车库时发现,住宅的密集柱网设计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造成停车效益降低,车道不通畅,车库的实用性很差等缺点。所以在设计初期,必须把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地下车库决不是设计的附属品,要尽可能把车库集中在一个整体空间中,以提高相同面积下的停车数量。一种方法是,把地上住宅沿地块布置,就是“围合式布局”,社区中部形成比较开阔的园林空间,下面做停车,这种方式能够形成开阔的楼间距,住宅单元的通风、景观效果非常好,同时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另外一种方法,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于地下停车库空间的完整性,对于大楼盘而言,有时地下停车库被分割成几个片区,这时还要考虑各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应产生瓶颈现象,避免对交通、消防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2、地下停车库的平面布置

主要包含车道和停车位布置、柱网布局、与地下室其它功能部分协调等。一般住宅小区以中型轿车:长(4.9m) X宽(1.8m) x高(1.8m)为设计标准车型尺寸,停车位尺寸应为:长(5―6)m x宽(2.5―3)m。车位与车道成90°直角,且车辆“倒进顺出”的布置,每台车所占车库面积的比例最小,按照此方式布置的地下停车库每车所占面积应在28―35。较大型车库的停车通道,应尽量设环形车道。当采用与车道成90°直角的停车位布置时,车道宽应在6m以上,车道车行路线方式可采用双车道双向行驶。按照标准车型与车道尺寸,柱网宜在6X8m(柱间停两辆车)或8X8m{柱间停三辆车)左右。

3、车库出入口的设计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5m。

4、地下停车库顶部的园林绿化

地下车库的设置为小区的地面绿化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空间,由于车库一般都布置在小区内比较完整、大块的空旷场地地下,在车库顶板上部可作覆土,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花园。覆土平均厚度宜在50公分左右,适应种植小型灌木和铺植草皮。但如果要栽种大型乔木,必须加设覆土坑及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

二、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分析

1、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车辆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同时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对住户的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一个。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坡道平面设计

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对于汽车坡道出入口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小型车,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7.0m为宜。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

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其中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实践中直线缓坡不如曲线缓坡实用,一是因为曲线缓坡(2.4m)比直线缓坡(3.6m)可以更短,二是曲线缓坡更平滑,更舒适。通过计算得知,当直线坡道高差大于0.72m时,曲线坡道高差大于1.08m时,设计缓坡距离会更短,更经济。当条件允许时,汽车坡道的舒适坡度应设计在8%~10%之间。曲线坡道还应在横向设计2%~6%的超高坡度,利用汽车重力平衡向心力,增加舒适性。超高设计要明确外环高,内环低,是由外环坡向内环。

汽车坡道最小净高《汽设规》规定不小于2.2m。因地下汽车库经常与地下锅炉房、水泵房、变电站等设备用房毗邻,汽车坡道同时会兼做设备用房设备安装进出口,所以此时设计净高应大于2.5m为宜。

另外,汽车坡道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通过实践,汽车坡道如设三道截水沟效果非常好。在坡道开始站设一道截水沟,再设计0.1m~0.15m高反坡段,可以有效防止室外水漫流进汽车坡道内;中间坡道开口部位以内设计一道截水沟,可以把开口部位的雨水排出;坡道末端设一道截水沟,用于把其它溅进或汽车带进的雨水排出。

三、地下车库设计要素

1.是否设人防

地下汽车库宜结合人防设计,即在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而在战时则作为人员、物资的掩蔽场所――人防,这就叫做平战结合。一般城市规划都对有人防配建面积比例的规定,可以说是强制的,也可以缴纳一定费用,由政府异地再建。

2.确定坡道

进入地下汽车库需要有坡道,坡道可以是直线的、曲线的或二者的结合。坡道设计的重点是确定坡道的位置,数量。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即:一般设计两个出入口就够了。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但两个出入口距离不可过近(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规范又规定: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因此通常汽车坡道设计为4米或7米。

3.汽车库的防火

主要是防火分区的问题,汽车库应设防火墙或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地下汽车库2000平方米。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可达到4000平方米。规范规定:Ⅰ、Ⅱ、Ⅲ类地上汽车库、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机械式立体汽车库或复式汽车库以及采用垂直升降梯作汽车疏散出口的汽车库、Ⅰ类修车库,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地下车库的防火分区面积为4000平方米。在排完车库的平面后,需要进行防火分区的划分。对于人员安全出口的设置,规范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规范同时规定:汽车库、修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也就是说:汽车坡道不能作为人员疏散。因此,每个防火分区设两个封闭楼梯间上到地面。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即两股人流。楼梯间尽量分散布置,因为汽车库室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可以只设一个疏散出口

四、总结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设计应该具体按照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分别从总平面、平面和剖面三个方面进行统筹设计,并充分考虑人防、坡面和防火的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地下停车库顶部的园林绿化,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的经济台理,又美观实用,使地下车库真正成为居住小区的又一道风景。

上一篇:浅析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下一篇: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