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的视野关注“门”的艺术

时间:2022-07-20 08:15:48

以设计的视野关注“门”的艺术

当人们步人一个美轮美奂的封闭空间或在清新自然的开敞空间做一些空间转换时,首先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印象的就是“门”。“门”作为空间入口或者出口的特定形象,人们通过它的造型风格与气势就可以感知整个空间的个性。可以说,入口是内部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门”的:“门”是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实物旁证,原始社会以前的猿人没有屋宇建筑,更谈不上人口。到了远古时代,走出天然洞穴的人类开始建造适合自己生活环境的起居空间,以便遮风挡雨,防御野兽,从此“门”这一概念就出现了。

空间的人口独立成为“门”,可以追溯至中国古典建筑的院落空间的形成。空间在中国古典建筑中,“门”与“堂”分立而自然形成院落空间。这种建筑形式的表意对象也由单体的建筑外观形象转移到代表院落空间的“门”上。自此,“门”的概念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发展,照壁、华表、石狮、玄关等的出现,与门交相辉映,形成了多彩的艺术形象,所以曾有人感叹道“中国古典建筑是门的艺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立牌坊或者门楼作为划分空间界限,作为场地入口的做法。立个牌坊,修个门楼,作为表示疆界的符号,这在乡间较为普遍。标示领域的门,可建筑在墙体的界线上,也可以建筑在没有明显界线的分界处。

以门为代表的原始家园构成了对人类自身的根本保护,庇护与家园是人类对门的依赖与信仰的秘密所在,也是“门”这一语词的最原始单纯的意义。

门的基本功用还有敞开和沟通,原始的门本质上保持着与自然界的沟通,它是人类通向自然的必经之地。“门”的开与合,意味着敞开、开放与防护、保卫的两种意义。门是有限与无限的交接点,是空间与空间的交接点。门内的空间以“门”作为一个有效的通道与门外的空间、门外的世界沟通。

除了守护与敞开的意义以外,门还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文明的进程中,门的意义也在不断改变。首先它成为一种地位和身份的代表,于是出现了门第、豪门、朱门、寒门、柴门等多种具有对立意义的语词。门是一个人身份阶级的象征。原始的门是非常简单朴素的。门虽然简陋,却可以防风避雨;可以栖身安居,因此为古代隐者所乐道。。而在豪门望族宫廷王室里,它的原始意义产生了畸变,门是贫富尊卑的象征,原始的守卫也变成了封闭。按礼书规定,天子九门,诸侯七门,大夫五门。宫门重重,象征着封建王权的秩序与尊严。这样门就不再仅仅是保卫与家园的原始意义,而成为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象征符号。为了显示、强化自身的尊严,人们不惜重金修饰自己的门楣,于是产生了朱门、豪门、侯门之类的意义。原始的柴门荆扉不再是温馨的家园,而成为困顿清苦的象征物。

“门”分割空间,造成门内门外的空间转换和心理转换。这些空间的分割大至“国门”,小至“家门”。但是,不管大小,它们都带来了领域感。门的内外之分使得一部分人获得属于自己的领域感,另一部分人获得不属于自己的领域感。所以,“门”不仅是沟通或者守护的标志,而且也是领域的标志。

在建筑设计中,门内是人们的私密空间,而门外则是公共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以“门”为造型来确立空间转换的作法也很常见,比如中国园林中常用的园门。由此可见,门对空间的分割的意义是多么深远和重要。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其周围形成了一个心理场,对外界进行监测与交往,就好像人们随身都携带着无形的弹性气泡,和其他人保持相当的距离。在不同的场合达到不同的距离肘,人们有相应的心理反应和相应的举动,维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性和自身的安全。

正是“门”的产生与发展捍卫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领域感与自我意识。对于“门”这一概念领域来说,私密门槛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私密门槛线实际上是一个临界点。人处于私密门槛线之内,就会获得领域感,获得私密性的心理感受。私密门槛线之外则是公共区域,如果陌生人闯过私密门槛线,主人将产生一种心理的危机意识和紧张感。

“门”所对应的空间正是一种过渡空间(Transition Space)。它连接着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是公共性向私密性演变的空间。过渡空间是一个柔性边界,是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向心性小区,是心理平衡的安全过渡。

这个过渡的空间即是内部空间序列的开始或是结尾,拥有这个过渡空间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出口或是人口,而是历史螺旋形发展中所有的文化积淀。

中国民居由“门”围合出的几重几进的进深,体现了民族的隐秘、收敛、封闭的性格特点。而门内则气氛开放,在传统的四合院内几乎不锁门,又体现出中国人“内外有别”的特性。由门到建筑所构筑的过渡空间又把整个民居建筑群融为一体,一气呵成。

一些城市公共场所的人口空间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门”构成的过渡空间。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游人心理的转化,使游人在进入到入口空间时,就与街道喧闹的场景隔离。人们在入口空间里能够完成必要的行为,以及对公共场所主题的认知。人口空间为融合城市的近景和远景提供了条件,也将人们层层深入地带人内部场所空间之中。设计师利用这个空间的特点,精心设计,并赋予人性化的创造,就可以创作出耐人寻味的空间环境。

“门”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赋予了人类新的价值。门演变的历史折射出人类发展史。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对“门”做了一些符号学与心理学的研究与探求,以上种种之所云,其最终目的是想指出,在注重社会物质发展的同时,重视历史、文化、心理等非物质要素的实现,使“门”这一概念的文脉不至割裂,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26001)

上一篇:“文化”小议 下一篇: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