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爱

时间:2022-07-20 08:03:36

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爱

孩子就像是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朝气与希望。但在教学中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孩子们美好质朴的心灵,有时也会蒙上灰尘,涂上灰暗的一面,那就需要我们去擦拭。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们应走进孩子的心里,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对老师就会敬而近之了。

一、走进孩子心里,让孩子在爱心抚育中健康成长

有位教育家说过:“要教育好学生,首先必须热爱学生。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班主任唯有时刻想着学生,学生心里才会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其向上的勇气和信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力求把爱具体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课间,我常拉着他们的小手和他们开开心心地做游戏;课后,我像朋友那样找他们谈心。学生学习目的模糊,我示之以明确;有的学生态度马虎,我耐心地给予端正;有的学生纪律松散,我予以宛转批评教育;有的学生学习方法欠妥,我认真指导和点拨,进一步给予鼓励。松懈给予鞭策,苦闷给予开导,身体不适给予关怀……虽然这些都是点点滴滴的不起眼的小事、琐事,但我知道,在教育的“天平”上,砝码再小都是有份量的。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正是通过这点点滴滴的小事,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树怕剥皮,人怕丢脸”。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自尊心都很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采取过激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会对学生的自尊心构成伤害。为此,在与学生交往中,我很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特别是在与学生犯了错的时候,我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缺点的同时,也领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理解,以此来触动他们的心灵,进而达到思想感情的转化。例如,我班里有个叫张德志的同学,父母都在广州打工,常年不在家,根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及思想教育。张德志结识了几个有不良习惯的朋友,学习和思想都滑入了危险的边缘。我了解这些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并多次家访,帮助他认识到父母工作辛苦及对子女的苦心,并拿出许多报纸和有关资料给他看,我还找了几个品学兼优的同学与他作伙伴,来帮助他,感动他,经过我的耐心教育,他终于彻底醒悟过来。在一次班会课上,他向全班同学下定决心说要好好学习,赶上先进的队伍。现在他与过去判若两人,全心全意投入到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成了一名遵守校纪班规的模范学生。

二、走进孩子心里,矫正不良思想和行为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孩子作为一个个体,都是千姿百态的。纵观现在中国家庭,有不良心态的学生不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养成了孩子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孤僻、自私、依赖性强,受不得一点挫折的行为习惯;二是由于父母关系不协调而造成孩子们的心理和性格上永恒的缺陷,表现为偏激、敏感,不说真话、胆小、不能独立行事,依赖性强,与他人沟通困难,没有相互合作的精神,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等。

班里的李俊同学就是一个,家长对他这个独子十分宠爱,养成了他平时调皮捣蛋,喜欢招惹是非的性格。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完成,因此学习较差,人缘也差,同学们都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记得有一次他对一位同学大打出手,影响极坏,对此我并没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我先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位同学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觉得自己吃了亏一定要讨回来,于是就动起手来。我想这样的孩子,应该说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心理承受力较差。作为班主任怒斥责骂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与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就是他最可以信任的朋友,那他就可以“亲其师、信其道”。

三、走进后进生的心里,让后进生不再后进

作为班主任,对于后进生,要付出更多的爱,应通过其内因,促进矛盾的转化,使其能更上一层楼。后进生大多不被重视。大多自卑、敏感、心虚、脆弱。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家境贫寒,学习成绩较差,平时总是一言不发,默默无闻,总感觉家庭的不幸使他比同年龄的孩子少了许多活力,性格很孤僻。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让他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参与到同学中去。在平时作业的评语上随时写上鼓励的话“不要害怕,不要胆怯,你今天表现真好,再接再励”。平时多与她交流,挖掘她的闪光点,及时地加以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后进生也能变成中等生,甚至是优等生。别看后进生思想落后,可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非常爱面子,做错了事不愿接受批评且对老师的批评有敌意。直接批评往往得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选择最佳切入点,多用迂回战术,避免正面冲突,让学生欣然接受批评,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我班有两个品行较差的学生:李小明和温国荣,两个人性格出奇的犟,天不怕,地不怕!这两个家伙都有好几段“光荣历史”:李小明二年级时就敢把三年级的同学打得头破血流,连家长都拿他无可奈何。温国荣有一次与邻班的同学发生争执,打架了,值日教师要拉他去校长室,他大力反抗,掉头就跑。不得已,老师找来他的爸爸,他爸几句话不合,挥手就是一巴掌,打得他牙血四溅。温国荣躲在同学家,急得大家团团转,一直找到晚上九点多才从同学家里把他找回来。对这两个软不吃硬不啃的学生,在刚接手的头五、六个星期,我也真的没办法,但很快我通过与以前班主任和同学的了解,基本摸到了他们的底子:李小明个子矮胖,能说会道,曾在镇小学相声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富有正义感,热爱班集体,就是懒惰,喜欢打闹;温国荣虽然犟,但头脑灵活,且爱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如打篮球呀,帮老师发校服呀……这就是他们的“闪光点!”抓到关键我便以此为突破口一一安排李小明做值日小组长,让他在为集体作贡献的过程中感受到荣誉,当然,对他的一些坏习惯,及时处理、教育、决不手软。我还在班里成立一个十人的篮球队,温国荣任队长,用班费买了一个漂亮的新篮球,由他来保管。课余时间还经常组织他们进行篮球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他们慢慢地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忘却昨天,成为一个进步、知礼、智慧、守纪的好学生。

走进学生的心里,摸清情况,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分类教育。

有一句教育格言我铭记在心――“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人的教育”。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首先培养自己爱学生的感情,对学生,我从不“管、卡、压”。我主动接近学生,在接触中了解学生,在了解学生中理解学生,有了理解,我的爱也就有了基础。爱永远是我的教育基础。

上一篇:浅谈作文批语 下一篇: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重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