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术创作指导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7-20 05:08:20

浅谈幼儿美术创作指导的有效途径

当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家长和老师关注的时候,幼儿美术创作成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幼儿美术创作的价值在于它符合幼儿的天性,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因此,它成为了现代艺术教育的趋势。

然而,在我们当前的幼儿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必须采取哪些有效途径进行幼儿美术创作指导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兴趣是幼儿创作的基石

兴趣是幼儿美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一般来说,幼儿对画画和做手工都有一定的兴趣,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幼儿作为美术创作活动的主体,通过各种方式不断调动、培养和运用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主动的态度,使他们热忱投入美术创作活动并沉浸其中,使之情感与智力各个方面都活跃起来,各种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喜爱美术,并乐于从事美术创作活动。

如在《丰富的瓜果市场》的教学活动中,先让幼儿在自己的图画纸上画出自己喜爱的各种水果,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卖水果的游戏,这样,可运用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进一步激起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强烈的作画愿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生活是幼儿创作的源泉

感性认识是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如果没有具体的材料让幼儿依赖,很难令幼儿想象,进而去创造。大自然是美术表现的丰富源泉,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为幼儿创造用感官去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触摸、多尝试,从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孩子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想象的目的。

如让幼儿画《美丽的春天》为题目的画时,可利用郊游、春游的机会,欣赏春天的景色。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由于亲临了春天,幼儿的绘画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个幼儿的画面十分丰富且生动:落在河里的花瓣成了小鱼的帽子,花瓣的露珠是蚂蚁的游泳池,小兔拿着花瓣做书签……事实证明,大自然是幼儿课外学习美术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的活动是引导幼儿开启美的门扉,发现美、创造美的钥匙。因此,让幼儿走进生活,增强感性认识,这是幼儿想象和创造的基础和源泉。

三、自由是幼儿创作的空间

幼儿的想象是丰富的,感受是独特的。在作画的过程中,老师不要作过多过细的指导,应该为幼儿营造一个自由作画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自由地驰骋,让作画的笔端自由地流动。

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的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画的是:火红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天空中还下着多彩的雨点,山上的蘑菇竟比树还高。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画,他说:“老师,我妈妈说出太阳的时候如果下雨,这叫‘太阳雨’,山上就会长出很多很多的蘑菇,小兔喜欢吃蘑菇,下雨了这棵蘑菇可以让小兔当雨伞,雨停了蘑菇伞就可以让小兔们饱饱地大吃一顿,老师你看,小兔多高兴呀!还有这雨当然是很多颜色喽,它让草地、柳树变成绿色,让小花变成五颜六色……”多么神奇的创造!我们如果不站在孩子的视点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阐释世界,必将扼杀幼儿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四、激励是幼儿创作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受表扬和激励的孩子,自信心和上进心强。同时,幼儿也有得到老师肯定赞许的强烈愿望。幼儿经过一番努力,按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一幅作品后,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尽管孩子的作品是幼稚的、粗糙的、甚至好像是有悖常理的,但却充满了天真烂漫,稚拙、单纯的情趣。如在一次画动物的美术课中,一个幼儿画了一只既像牛又像马的动物。我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呀?”他兴致勃勃地告诉我:“这是马的另一个种类,它是人类还没有发现的马。它很了不起,能耕地,又能打仗……”教师只有读懂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帮助他们找到实现目标的途径,才能促进他们去发现、去创造。

五、互评是完善创作的途径

当幼儿完成一幅作品时都非常激动,急于想告诉老师和同伴。幼儿的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给予幼儿自由交谈,互相讲述自己绘画所表达的意思的时间,让他们在交流互评中,提升认识、完善创作。

如在一次画《彩虹》的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作品。我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组织幼儿对别的作品进行评价,哪儿画得好,哪儿画得不好,为什么?幼儿经过老师的提示,积极发言。整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幼儿的说话能力,同时将审美教育贯穿于始终,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幼儿得到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

上一篇:浅谈开卷考试背景下塑造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 下一篇:关于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