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应取消有关通假字的教学

时间:2022-07-19 11:42:34

中学阶段应取消有关通假字的教学

【摘 要】通假字不是民族文化精华,为减轻学生负担,建议取消中学阶段有关通假字的教学。这在提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今天,很有必要,且方法简单易行,将教材及相关读物中的假借字直接换成本字并在注解中注明即可。这项有利千秋万代学子顺利成才的事业,花三五年时间改编教材就能实现。

【关键词】中学 取消通假字 换成本字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65-02

古字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翻开古文,几乎随处可见。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教材中就有上百个通假字,因此,中学语文中“通假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我现在要说:中学阶段最好让“通假字”隐退乃至消失!

一、淡化通假字教学的必要性

1.从产生原因看,通假字可说是文字未发达或用字不规范的结果,它不是文化的精华,无须“继承”。

所谓“通假”,就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里同音或近音的两个字互相通用和假借,“通”即“通用”,“假”即“假借”。通假字大致分两类:第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即本来就没有正字可用,一直借用某个同音字;第二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即本来有一个正字,由于书写上的原因而写成一个“别字”,正如王引之说的:“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古人使用通假字,也许是出于以下原因:其一,作者写作时,仓促无本字可用而借用另一个同音字;其二,记者记录时,限于某种习惯而以其方言书写一个别的同音字。在通假字中,“本字”与“借字”纯属语音上的联系,毫无意义上的牵连,字的形体有的也有很大的差别,由此可见,通假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用字不规范造成的。由于约定俗成,后代学者也沿袭使用,古字通假成了正常现象。俏皮地说,通假字在以前,“这个可以有”;而时至今日,字词的意义已经固定,如果再随意“通用”、“借用”,这个就“不可以有”了。既然通假字不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为什么还要彰显它,把它作为文言文一个重要知识点来教学呢?

淡化通假字的教学吧!

2.从文字的发展演变看,中学生掌握通假字有点难。

古字通假有三条规律:其一,“声旁字”和“形声字”可以相互通假,如“干”是“岸”的声旁字,“共”是“恭”的声旁字,“干”和“共”就可充当“岸”和“恭”的假借字;其二,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相互通假,如“被”与“披”同一声旁“皮”、“说”与“悦”同一声旁“兑”、“逝”与“誓”同一声旁“折”,这样的形声字就可以互相通假;其三,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相互通假,如“倍”通“背”、“尔”通“耳”、“卤”通“虏”等。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今字与古字的形音义都有较大变化,字音比字义变化大,字形又比字音变化大,而古字通假时“同音替代”、“以声求义”是以古音系统为准的,如果以现代汉字的形和音去辨识通假字,学生很难将“借字”与“本字”联系起来。虽然古字通假有“三条规律”可循,但在现代汉字之中,规律性就不那么明显了,学生们就要犯胡涂了。如“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中就有两个通假字,其中“逝”与“誓”同音通假,学生容易理解,而“女”的现代读音是“nǚ”,古文中为什么又多一个读音“rǔ”,多一个义项“你”呢?要费点心思才能掌握。又如“荡胸生曾云”一句中,如果“层”字写成繁体字“印保“曾”与“印蓖假,学生容易接受,而“曾”与“层”字形完全不同,字义上也毫无牵连,不看注解谁又能由“曾”字联想到“层”字呢?

让通假字“隐退”多好,我们何必为难学生呢?

3.从现实生活看,中学生无须去研究通假现象。

总理比较重视“平民教育”,他曾说:“我们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很高……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都能得到教育”。即使是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能成为精英分子、能进入尖端研究领域的只占少数,绝大多数人充其量只算是“优秀人才”,他们进入社会投身工作之后,很少再去研究“故纸堆”,去推敲“通假字”。何况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的人,在现实中,他们为生活而奔波忙碌,更无暇拿古籍来核对自己的中学课本中某字原来是怎么写的了――考订文字的工作,就由专家学者们去操作吧,中学生只需直接面对考订结果(就是将课文中的“假借字”直接换成“本字”)就可以了!

4.从教育的发展来看,有关通假字的教学有违新课标精神。

为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现在我们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执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解放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智力,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识记通假字,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想像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反而浪费精力,增加负担,使学生丧失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某套语文中考总复习资料(人教版教材适用)在归纳文言词语方面,就列出了72个通假字。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现截选前8个通假字列表如下:

初中阶段六本语文书中的通假字知识,列成表格,也只有一两页,但要学生全部“理解记熟”它们的本字及其意思,决非易事,除了死记硬背,学生还能怎样去掌握?特别是要记熟本字得先记熟假借字,而这些假借字,在现代汉语中被称为“错别字”,让这些非文化精华的东西“积淀”在学生的头脑中,学生会患“脑梗塞”的!

据说,某年某地中考评卷时规定:解释通假字一定要先指明某字通某字,再解释其意思,这样答卷才规范。如果只讲某字通某字,或只解释意思,则不给分――冤也,中考考生们!苦也,初中生们!

1968年,一位美国母亲把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法庭,因为该幼儿园教会她3岁女儿识读26个字母。如果在中国,老师及早教儿童识字会让家长感激不尽,而那位美国母亲说,她女儿在认识“O”字母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女儿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美国母亲的举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审判结果也让人大跌眼镜:劳拉三世幼儿园败诉!震惊之余让人深思:科技强国为什么诞生很多基础不扎实、知识不全面的“鬼才”、“怪才”,这与注意保护儿童玩的权利,注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关!而我们培养众多懂得“回”字有四种写法、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式“人才”,于国计民生有何意义?美国母亲状告幼儿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不反思自己的教育问题吗?

广大中学生暂时不学通假字吧,让中文专业的人上大学后再学也不迟!

二、让通假字隐退的简易做法

让通假字隐退直至消失,做法其实简单易行,只要将中小学教材及相关读物中的通假字直接以本字的形式出现在原文中,然后在注解中注明“某字(本字)原版或原稿写作某字(假借字)”即可。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句中有五个“知”前四个读“zhī”,第五个读“zhì”,学生很难区分,读起来感觉总有点不自然。如果将课文打印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不出现通假字,学生读起来自然,也易于理解。如果想留点探讨的余地,可以在注解中注明“智”字原稿写作“知”;通假字隐退后,如果又考虑到应该让中学生对通假现象有所接触,还可以在以上注解后再加上“‘知’是‘智’的通假字”。注解部分可看作是教材及相关读物的编著者的“一家之言”,即使某个通假字的本字到底是哪一个、是何意思尚无定论,仍有商榷的余地,可以让人再去查考,大可不必担心该“本字”的形和义与原稿不符而造成不良影响。

上一篇:牛顿第一定律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下一篇: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