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时间:2022-07-19 10:42:51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计算机领域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领人类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呼唤着信息技术这门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应用领域广的学科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进行探索、研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理想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任务驱动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当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逐步渗透于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不掌握信息技术,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从事中学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教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为此,在这些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认真探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总结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指正。

一、创设教学新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新情景,能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认知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教师在上课时要创设一种学生思考问题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时,才会产生求知欲,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浅谈一些具体做法:

实例一:在讲授Photoshop内容时,首先给他们演示一些事先制作好的精美艺术照片及网络上收集的著名景点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学”欲,让他们急不可待地想接触计算机的广阔领域。接着就是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网址,启发他们去因特网中找他们喜欢的东西,让他们领略到计算机以及网络世界的奇妙。这样为学生今后对计算机学习保持持续、高涨的热情推出了一个良好的前奏。

实例二:在讲授电子表格的函数表达式时,针对这种比较抽象的内容我采用了提问和讲授综合运用的教学法,运用神奇而又科学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激情逐一识破神奇的科学知识。如向学生提问:在电子表格里若只有10000个陌生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其他信息全无,你们能知道这10000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年龄吗?对于没学习过的学生而言,答案肯定是“不能”,老师进一步回答“能”,而且肯定地说可以在2分钟之内将这10000人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年龄填写完整。然后在学生惊讶的气氛中引入课题内容,逐一分析讲解。讲解完毕后,进一步提问:假如以后在你们的工作中遇到一个任务,就是要录入较多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年龄、住址,你们还需要将这些信息逐一录入吗?学生会从所学知识得知并不需要逐一录入,只需要录入姓名、身份证号和住址即可,而性别、出生日期和年龄根据身份证号输入函数表达式提取便可得出,然后填充即可,这样既省时又准确,何乐而不为?学生对这一内容非常感兴趣,从中感受到电子表格软件的强大功能,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组互动,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当前面临城乡差别等主客观原因,造成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我校的实际状况不允许学生一人一机,所以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把他们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小组长,互相帮助,彼此模仿示范,相互督促,分享学习成果,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在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还解决了人多机少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妨在学习过程中多安排一些合作活动,鼓励学生共同解难,多进行互动交流。这比老师口干舌燥讲解或一个学生利用电脑自己学习强得多。如在进行键盘学习及练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键盘指法掌握较慢,有的学生在练习中难于严格按指法要求进行练习,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的优势,让他们之间互教、互学,又能在练习中互相监督是否能运用正确的指法。指法练习时间长了,学生开始感到枯燥,我适时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从而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三、从任务驱动入手,让学生体验成功

任务驱动教学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构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精心设计好每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给予学生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或任务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去同化当前的新知识。如,学习Word文档编辑中的图文混排,就结合学生喜欢寄贺卡的特点,教学任务就是“制作贺卡”。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学生把标题和问候用各色艺术字写上,把美丽的图片用文字环绕或衬在文字下方作为文档背景,最后整个文档还利用页面边框功能套上彩色的艺术小边框。它们把自己的小作品用学校的彩色打印机打出来,有的把新年贺卡、生日贺卡寄给远方的朋友,有的制作“母亲节祝福卡”送给妈妈……学生学习兴趣越发高涨。经过几堂课的设计,学生对Word的页面设置、打印预览等许多功能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艺术字工具栏、图片工具栏、格式菜单中的各项功能都运用自如。

四、注重信息反馈,检查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注重信息反馈和适时进行考核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理论题作业来检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一定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考核来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呢?例如,可以采用制作“个人作品”的方式进行考核,作品可以是一张小报(考Word文字处理工具),一个小影集(考幻灯片的应用)……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所反馈出的信息,及时分析学生接受的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指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依据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教学。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检查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又摸清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沟通信息,了解需求,必然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赵若谷.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途径[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6).

上一篇:距离很远,心很近 下一篇:山区初中班级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