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研究

时间:2022-07-19 09:51:58

浅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教师传统的教育观被打破,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发展。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新问题。实验教材是由问题情境开始的,情境教学取代了口算的位置,教学中使得教师通常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创造情境。口算教学也日渐成为一线数学教师难以把握。也是当今课改下最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口算能力 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标准 教师关注 学生动手操作

结合我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究竟有哪些突出的问题?

一、忙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能力不同,形成学生解决新的口算方法的不同。课堂中学生的口算方法不同是正常的,而且是应该鼓励的。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不再过分地区分哪种方法好,因为自己的方法对个体来说是了不起的,而且自己的方法衰退是很缓慢的。

二、面对灵活开放的教材,忽视文本解读

较之老教材,新教材在每一个知识点后,并没有出现规范的计算方法和总结语,也没有完整的提示语。这就给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开发教材的空间,也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机会。然而,灵活开放的教材也时时考究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事实上,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往往就情境而情境,缺少结合笔算教学同时加强口算练习的意识和行为。

三、面对多样的口算方法,忽视正确定位

小学生学习算法,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直接接受某一种算法;另一种是探索式,即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思考,创造出算法。就计算方法而言,算法多样化是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口算方法的多样化,有其成功的方面,也给少数学困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后遗症”。

四、算理与算法之间脱节,忽视方法渗透

算理和算法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是计算教学必须关注的两个方面。算法是对行为的规定,是计算的具体方法;算理是对算法的解释,是计算的原理。口算教学,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才能灵活掌握算法。而事实上,算理与算法脱节,造成算法抽象与算理直观之间出现了断层,已经是口算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五、重计算结果,轻思维过程

当前口算教学的一个主要弊病是部分教师认为口算简单易教,不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计算结果,忽视思维过程。

主要表现为:1.重法则而轻算理。教师只重视口算的结果,忽视算理教学,致使学生运算速度慢,满足于机械地按照法则进行详尽的、展开式的计算思维过程。由于算理不清晰,学生一旦形成计算习惯,将对口算技能的提高,产生严重阻碍。

2.重结果而轻思维过程。教师以学生计算正确为目标,不愿花时间去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比较、评价各种解题思路的优劣,不愿在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上下工夫,忽视学生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培养。

六、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良答题习惯经常会引发学生计算错误。目前很多教师在口算训练时重“量”轻“质”,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学生练习口算时,听题、读题、抄写答数往往不够仔细,因此,我们不能把这种错误简单归咎于“粗心”或“马虎”,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总之,学生在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完成口算题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说话,独立思考,养成“看清题目、注意符号,正确口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好习惯,努力提高口算正确率。

七、练习形式设计单一,忽视兴趣激发

一堂计算训练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什么是教师该传授的?什么是该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时若能将教材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突显口算教学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日常的口算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不能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不同形式的题目吸引学生的眼球,而使练习的形式单调,学生感到乏味。还有的教师平时不加强练习,只在期末测试前才进行突击,并加大练习量。这种过分集中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八、过多依赖电脑演示,忽视示范引领

目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很多青年教师上课都喜欢使用多媒体,变革教学方式,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课,使用课件(光盘)的特别多。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节省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些教师整节课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操作,生动的图画、逼真的效果,学生学的时候兴趣盎然,看的时候目不转睛,而到独立练习时却头脑空空。很多教师的数学课,黑板上连课题都不板书,都在电脑上操作演示,一闪而过,忽视示范引领和过程展并,以致新课结束时,黑板上一片空白。这样的口算教学失去了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缺失了学生参与计算算理和算法的形成过程,无疑是有缺憾的。

总之,一直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口算教学,实际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之处。但愿我们能对此引起充分重视,正确扎实地开展口算教学,让新课程下的口算教学走出“尴尬”的境地,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赞贤小学)

上一篇:初中语文导入方法探究 下一篇:思品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