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2-07-19 08:03:42

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个人事迹材料

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个人事迹材料

育人以德痴心不改

同志,男,1963年10月生,现任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从1984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东乡师范学校、崇仁师范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市教育局等部门担任过教师、校长、院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20多年来,无论教育岗位几经变换,他一直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和德育为先的理念,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建立和完善德育“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德育网络,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健康成长,收获了累累的德育硕果。先后获得“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省妇儿工委‘两纲’中期评估工作先进个人”,“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一、注重德育渗透,加强德育理论研究

课堂德育渗透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同志深知其中道理。在多年教学生涯中注重德育渗透,同志主动去琢磨、去思考、去挖掘,把教材、学生和学习的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实践,寓德育于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1984年,刚刚分配到东乡师范学校工作的同志担任了文选与写作课教师。他注重把青少年思想教育寓于文化课教育之中,在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深受师生好评。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探索》课题研究,分步骤给中等师范学生讲述青少年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担任崇仁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市教育局副局长和党委书记期间,他坚持深入学校和社区讲课或举办讲座,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法制教育、世界观教育讲座(讲课),累计300多场(次),讲稿写了100多篇共50多万字。

同志从一线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后,但他想的念的干的还是德育工作这一老本行。许多同事都说,他是痴心干德育的“拼命三郎”。在市教育局,他分管基础教育,主抓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教育。20多年来,他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积极为青少年社会教育发展无私奉献,先后担任了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省教育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委员、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委员、市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市中小学生家长学校校长等职务。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深入基层学校、深入社区当中,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方面的讲座,每一次讲座,他都精心准备,查找资料,潜心研究,撰写讲稿,认真开展向青少年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安全知识教育讲座,与广大教师和社区干部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与青少年交朋友。同时,他每年都要主持组织开展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和作文命题,10多年来,全市的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都办得红红火火。此外,还组织开展了中外道德楷模100人读书活动、革命事迹宣讲活动和“感受爱、理解爱、珍惜爱、回报爱”为主题的家庭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在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征文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旧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同志在积极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德育工作水平。为此,他经常静下心来认真思虑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德育内涵,主持参与研究、编著的青少年教育教辅教材资料达60余部(册),并在全市60多万中小学中广泛使用,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让中小学生德 育工作深入化、系统化、制度化,在全市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创办家长学校,延伸青少年成长教育链

有位教育家提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孩子的基石是父亲双手奠定的。父母对子女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变快,对于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管教子女,即使想管教,也因教育观念陈旧而达不到效果,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较大困难。1996年,正在崇仁师范学校担任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同志同时兼任了地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分管中教科、初教科和教研室。他面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拓工作思路,从家庭入手,从培训家长教育子女能力抓起,把青少年教育工作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深入到社会,延长青少年成长的教育链。为此,他创办了家长学校,并致力于家长学校工作,亲自担任市家长学校校长,多渠道、多层次举办旨在加强青少年教育的各种活动,宣传成立家长学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家长如何教育关心子女成长,让青少年教育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了使家长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他经常到各地检查指导家长学校工作情况,要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重视家长学校教育工作,动员社区支持家长学校教育工作;经常和老师们一道开展对学生家庭的访问活动,采取实地走访、电话交流、短信交流、收集意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提升了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主动到省里邀请全国、全省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和全省家庭教育巡回报告来抚讲学,参加听课的教师、家长达到6000多人;在全市组织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家长”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关心子女、关心学校的家长越来越多,如南丰附属小学的学生家长为学校无偿捐书3000多册,为学校购置课桌资助7000多元等,家长德育工作能力得到全面开发。据统计,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全市家长学校达到多所,其中市级家长学校培训3.8万人次,县(区)家长学校培训达20万人次。家长学校的开办,使家长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做子女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了,学生家庭环境更好了,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化了。许多学生家长高兴地说:除了良师的教导、学生的努力外,家长学校功不可没。我们从家长学校学到了许多实用教育方式和理念,使我们与孩子沟通更加得心应手,更能引导孩子正确学习和成长。

三、构建“校家同创”,创新青少年成长教育模式

,中央8号文件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如何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成长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同志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校家同创”工程。这一工程以学校为主体,教师和家长为个体,以校园文化、家长学校和环境整治为载体,通过学校、家庭、家长、学生、教师、社会之间的联合互动,达到增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功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实效,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6月,同志这一设想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的赞同和重视,联合下发了《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施方案》,把“校家同创”工程在全市2400多所中小学校和千万个家庭中推广。

同志倡导的“家校同创”工程,首先强调的是,学校是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体,教师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生力军;社会和家庭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青少年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施“家校同创”工程就是要求学校必须制定青少年德育教育的规范,责任到领导、班级和教师。同时,开展教师德育教育工作能力提高培训,在全校上下形成一个浓厚的德育工作氛围,让学校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青少年道德教育。因此,在同志和教育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在暑期开展教师德育工作能力提高培训,教师参训率达到90%以上;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溶入教师工作,引入学生课堂。

其次,实施“校家同创”工程,就是要组织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管理,请学生家长参观学校,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增强教育子女的针对性;开展广泛的家长教育活动,以家长学校讲座及老师与家长谈心等形式,培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能力,让家长和家庭主动承担起教育培养子女健康成长的责任。各中小学及各年级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展青少年书信文化活动,通过学生向家长、教师通信形式,加深学生与父母、教师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与家庭、学校的沟通与和谐,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其三,实施“校家同创”工程,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关注并参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校家同创”工程在广泛深入宣传的同时,开展“开门评教”活动,让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校长、社会评学校。通过实施“校家同创”工程,社会参与青少年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广大教师的德育工作观念得到了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得到进一步改进,逐步构建起一个有利于青少年教育和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校家同创”德育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好,广大群众和学生积极参与,全市形成了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1、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表现明显好转。一是中小学校学生未出现违法犯罪案件,有违纪现象的学生明显下降。二是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加端正。经常上网、迷恋网吧、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从不上网或偶尔上网的学生所占例有较大提高。上网看新闻、学习知识的人增多,聊天、玩游戏的学生明显减少。三是助人为乐、主动关心帮助别人的比例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家能体量父母,帮助父母做家务。“5&8226;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市中小学生不仅积极捐款,而且主动与灾区同学联系并发送慰问信件或电子邮件,鼓励灾区同学树立战胜灾难的勇气。

2、学校德育工作明显加强。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水平提高。二是学校德育活动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发展轨道。三是研究德育工作的氛围越来越浓,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课题,已有8个列入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参加研究达200多人。四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到学生家中 进行家访人次也明显增加。城区中小学大都建立了校家通通讯平台,保证了学校与家长的畅通联系。

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状况不断改善。一是积极参加家长学校培训的日益增多。全市参加省级家长函授学校和市、县区家庭教育讲座以及学校组织的家长培训活动人数达20多万人。二是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日益增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关心,能主动经常与学校联系的家长大幅度提高,尤其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提高幅大。三是家长教育子女方法逐步改进。当孩子犯错时,允许孩子发表意见、批评并教育或劝告孩子下次不要再犯的家长明显提高。四是家庭教育环境明显改善,69%的受访家庭主动为子女学习购买优秀书籍,鼓励子女读好书,添置电脑等学习设备。

4、学校与家庭关系更加和谐。“校家同创”工程实施之前,很多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有关知识和法律还不甚清楚,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学校和老师正常的教育工作。工程实施以来,家长与学校矛盾纠纷由7.6%下降到3.2%,学校与家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感增强,初步形成了校家合作育人的和谐氛围。

由于“校家同创”工作得到有效实施,同志主持研究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校家同创”工程实践研究》被评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所撰写的《校家合作共创和谐育人新机制——省市“校家同创”工程的实践与思考》研究性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学术月刊》发表,在全省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撒播阳光种子,帮助青少年走出成长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产生的新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市外出务工农民超过80万人,留守儿童已达8万人。为此,常说:“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这样,学生的智慧和品格就能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使这些孩子不因贫困或无人照看而辍学,甚或走上岐途,同志在“家校同创”工程中要求建立“留守孩”档案、教师重点帮扶结对、学生互动互帮、校家联系等一系列制度,到偏僻的山村去了解这些孩子的上学情况,使留守儿童得到了特别关爱。

予以玫瑰,手留余香。他对困难学生及家长充满了爱心,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困难家长,帮助贫困学生走出成长困境,近年来就扶助贫困学生10余名。2月,同志了解到临川区唱凯中学初一(2)班的殷汉程同学在11月因高烧不退转为急性淋巴白血病,四年来医疗费用已用10多万元,现在家中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其父又患多年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家里已拿不出一分钱,看到这一情况,同志组织教育电视台跟踪报道,动员社会和学校踊跃捐款,共筹集医疗费用4万多元,他本人捐款多元;还有一次在走访中,同志得知宜黄县潭坊乡农民子女邹文和邹武家里十分困难,其父患神经病,其母患甲状腺肿瘤,为了解决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同志主动承担了扶助责任,从小学到中学每个学期为他们交纳学费、书本费,购买文具书籍一直至今。为了治疗邹文邹武母亲的病,同志又主动安排他们到市人民医院住院做手术,使两个孩子能够安心读书。同志的爱心故事一个接一个。东乡县一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无钱上学,父亲带着儿子背着一个旧布袋四处筹集学费,同志得知此事,又出面动员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其筹集学费,解决燃眉之急,从本科到研究生,一直扶助了6年,甚至还专程到北京看望,送钱送物3000多元,如今留学到国外,同志与他仍然书信不断,鼓励他继续努力学习,学成后报效祖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同志奋战在德育工作战线上的座佑铭。20多年的教育生涯,同志始终站在思想道德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德育乐章。

上一篇:街道工作总结工作打算 下一篇:关于辛亥革命的千秋功过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