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时间:2022-07-19 06:05:36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分析与安全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相对的安全防范对策,降低护理风险。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采用护理管理安全防范对策培训后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发生率,同时对各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各安全防范对策的实际有效性。结果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1例风险事件,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风险事件,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先血管内科;风险事件;安全对策

先血管内科是较高风险的专科之一,患者的病情变化较快,预见性较差,一旦病发,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护理管理中的风险性较强,十分容易引起护理纠纷[1]。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本次研究,笔者就给予我院部分患者护理管理安全防范措施,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确诊收治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111例,患者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5±3.4)岁,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采用护理管理安全防范对策培训后进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2,3]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寻找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结果,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及其有效性。

1.3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患者共发生11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9.17%,观察组患者共发生3例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共发生14例风险事件,其中3例为差错性事件,包括换错药1例、标本送检错误1例以及摆错药物1例;2例为安全性时间,包括坠床1例、跌倒1例;而其余9例事件均为沟通问题。结合本次研究以及对以往研究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①患者及其家属: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变化较快,危险性强,容易发生猝死等突况,并且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当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认为是医院的治疗存在问题,进而发生护患纠纷[4];②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少数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并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5];③护理管理机制及制度: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的施行阶段,缺乏必要的监督。针对上述文帝,我院心血管内科制定了以下安全防范对策:①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牢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②进一步完善护理管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机构,施行风险报告制度等;③合理配置自愿,改善护理现状,尽可能的排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存在诸多风险,护士是提供护理服务的主题,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以及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了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院方应该尽量排除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提升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燕,齐艳玲,武晓星.心内科护理风险及控制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2):122.

[2]糜春霞.心内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0(7):642-643.

[3]王育红.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87-388.

[4]甄丽基.防范医疗护理事故的临床实践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11,3(4):50.

[5]Zhenxi Yun, Zhang Limin, Guo Yuping. Cardiology Care risk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J].Misdiagnosis of China,2012,12(3):693-694.

上一篇:浅析妇女更年期(围绝经期)保健 下一篇:中医辩证治疗64例眼底黄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