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搞好职业教育

时间:2022-07-19 05:59:12

新时期如何搞好职业教育

【摘 要】时代的不断发展、政府优良的支持环境都给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怎样搞好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这棵曾经硕果累累的大树重新焕发生机、长出崭新的绿芽,对于我们这些从业人员来说值得思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192-02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类型之一。然而,近年来,职业教育面临很多尴尬。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似乎参加高考升入大学才是莘莘学子的唯一出路。但在新时期,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各行各业兼收并蓄,拥有一技之长则显得尤为重要。本人结合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感悟,对如何在企业搞好职业教育做简单阐述。

一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形势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2012年6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保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建设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又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师资队伍,逐步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这就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宽松的政府环境。

但就目前情况看,职业学校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安排的“两难”中挣扎;而经济发展又呼唤着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适用的技术人才,许多有受教育需要的人也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学习场所。人才招聘会常常会出现“人才无处去,企业空手回”的尴尬局面。我所在的是一所钢铁企业学校,专业性相对更强,学生择业应更加容易,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企业人才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生产需要大量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从各种各样的招聘会选拔人才;另一方面我们的中职生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只能等待或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每年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能顺利实现就业。这就给从事职业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职业人才,并能使学生体现出其自身价值。

二 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尴尬的原因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较差。学生进得容易,出得容易,日子自然过得容易,但中等职业教育的表面繁荣是以牺牲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代价的。我们很少研究学生是否学得好,上了岗位是否学有所用,接受教育的成本能否收回。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技术人才这一使命上,而不是闭门造车,盲目跟风,不研究学生的状况,胡乱开设一些所谓热门专业,或者不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专业,从而培养出大批无法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毕业生。既浪费了资源,损害了学生利益,也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譬如,我们的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几乎都有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这一层次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真的有那么大的市场需求吗?有关资料显示:全国中职学校中近30%是信息技术类学生,高职院校近20%是工商管理类学生。这类笼统的学科和专业真正学以致用的又有多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办学思路。

所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吻合。笔者认为,学生和企业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我们的客户。学校教育很少与终端客户取得联系,很少听取和采纳他们对人才专业技能结构上的合理建议。严重不足的专业教学,陈旧的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很难满足企业发展变化对技术人才专业技能结构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我们没有教,我们教了的企业不需要;企业的技术改造与时俱进,我们的教学内容却严重滞后。每年春节过后大城市的用人单位就会出现“用工荒”,因为招不到急需的人才,而那些急切找工作的学生又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岗位。就以钳工专业来说,我们从教材内容到技能考证,都是镶配工件。于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着,学生不耐烦地学着;而学生就业后,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实际零部件组装的装配钳工,而手工锉、磨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另外,由于专业不精或不先进,企业里有很多人想要进修高级钳工、焊工或其他工种,还要自己申请到技术先进的外省学习,极大地浪费了精力和财力。

社会对劳动者的认识不足,这种观念需要转变。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勤劳智慧的。但在新经济时代,人们似乎更青睐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忽视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都是劳动。劳动是光荣的。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社会上还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一方面技术人才紧缺,但另一方面蓝领的待遇又普遍低于白领。再加上,很多人对于自己是蓝领工人感到羞于出口,这种现象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挤高考“独木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有美好的未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最终结果却适得其反,大量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难找,或高分低能,或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放弃理想,这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能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结构的教师不多。师资不足,专业技能水平偏低,更由于当代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快,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更新换代频繁,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往往是“马后炮”,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大量的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型”教师很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的学校往往是老师教一套、学生听一套、企业用一套,各不相干,这就丢掉了企业向学校抛出的橄榄枝。

三 抓住机遇,改善职业教育现状

针对以上笔者在从教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我想不仅是从业人员要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整个社会都要提高对中职生的认识,给他们宽松的环境、进取的途径。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考虑企业究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要考虑我们所处的城市有哪些就业机会,开设一些实用的、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或使暂时不能就业的学生,可先学到一些谋生的手段,如烹饪、裁剪、机械、维修等,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也可开设一些短期的培训班,如半年、一年的,做好毕业学生的后续培养。

充分唤醒社会意识,这对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尤为重要。职业教育在普通教育外开辟了一条成才之路,它有利于人们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现人生价值,促进就业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符合现今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然而这需要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殊价值。我们的学生来自于每一个家庭,没有学生及家长的认可,职业教育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笔者认为在信息如此畅通的时代,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甚至政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蓝领,特别是高级蓝领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要使自己的毕业生更加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企业使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回报更加丰厚。

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要求中职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才能不那么快被时代所淘汰。笔者认为具体措施有:(1)对高校毕业的专业教师要采取“校企双挂”的培养模式,定期让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使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2)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授课,以他们的亲身体验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3)经常让教师参加技能培训、技能比赛、学术交流,并形成制度。

现在的人才规格大致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相应地由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教育层次来完成。多年的从教经验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职教老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社会还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教育不是每天看着学生怨天尤人,而是帮助引导他们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路。因此我更要正视自己的责任,认识到从事职业教育事业是一项既艰巨又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培养出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当地用人单位所欢迎的职业道德优秀、人文素质良好、技术技能过硬、能力结构适用、发展后劲充足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上一篇: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校长的十条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