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之外的精彩

时间:2022-07-19 04:52:46

《三颗枸杞豆》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趣事”。本文是一篇小说,充满童趣,对文章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本文生动、细致的描写了三叔的话,对其深刻含义的理解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课文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使我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变得勤奋好学,领会了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性。

本文以“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为开首语,教学中我抓住了文章第2段末句“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我”有哪些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通过学生思考、互动,让学生明白,“我”以后成为植物学家,与小时候的“乐园”和爱好有内在的联系,“我”这个“淘气鬼”,是从三叔的人生教训中获得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转而勤学成才的。

课堂讨论时,我则紧紧围绕三叔所说的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下面是针对“太阳”学生展开的讨论。

情景再现:

生1:第48小节中“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太阳”比作“车轮”,是说时间流逝得很快。

听了学生的分析,我想起了第十课《柳叶儿》中关于“太阳”的一个比喻,于是我笑着追问。

师:同学们,在我们后面将要学习的《柳叶儿》一文中,也有一个关于“太阳”的比喻。(我让同学们把书翻到那一页),在《柳叶儿》中把“太阳”比作了“红樱桃”,能不能把“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这句中的喻体换成“红樱桃”呢?

学生短暂的思考。

生2:不行,“红樱桃” 只是和西沉的太阳颜色相似,不能表现三叔即将逝去的时间。

生3:也不能表现三叔对时间的珍惜,和以前没有抓紧时间的后悔。

师:所以文章的主旨往往会融入写景之中!

生4:三叔说:“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可见三叔很后悔,没有抓紧时间而使自己一事无成。

生5:三叔说:“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是说要想抓住时间,是要付出努力,付出辛苦的。“但一把它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我觉得三叔的这句话是告诉“我”,要是能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就能有收获,有成功。

生6:我还想补充, “圆圆的金盘子”是指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了。“五彩的宝石”是指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

生7:就是指五彩的生活。

生8:还可以是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生9:是指各种成功。

师:同学们的理解很有道理,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一个句子的含义的方法就是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结合语境去理解。

生10:53小节,三叔捏住我的脸蛋时“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这句是三叔在自问自答,因为“我”还是个孩子,“我”还有很多时间,就有很多的希望,所以三叔认为“我”就是太阳。

我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发言,“太阳”的含义理解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不料,此时有学生举手质疑了。

生11:老师,我有个疑问:55小节“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这句中的“太阳”指什么?

突来的提问不禁让我惊喜,这是我在备课时并没有预设到的。常说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平推”为“刨坑”,我想这是个机会,是个让学生冷静地深入地思考的机会。于是我微笑着把这个疑问推给了学生。

师:哦,同学们说说这个“太阳”是指什么呢?

课堂先是静悄悄地,继而有学生在窃窃私语了,接着私语变成了大声,小组的讨论已经在我没有任何预设之下自然地进行着,短暂讨论之后有同学要跃跃欲试了。

生12:因为“我”在这片小树林里遇见了三叔,从三叔身上知道了珍惜时间的意义。所以看到殷红的树叶想到三叔的话,想到了太阳。

师:哦,那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中的“秋天”,是三叔临终的时候,“我”是在什么季节在小树林遇见三叔的?

生13:我知道了,到秋天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开始懂事,不再那么顽皮逃学的孩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3:第7节告诉我们的,春天“我”在小树林里遇见三叔,知道了三叔一生的教训。第一次遇见三叔时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从33小节的“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中的“乏味”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师:你读书很仔细,能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吗?

生13:小树林对“我”的吸引力很大,以至于爸爸的拳头都没能管住“我”,在遇到三叔以后,“我”却忽然感到乏味,说明三叔的话给“我”的触动很大。

师:仅仅是这一次思想触动就改变了“我”吗?

大多数学生在翻书,再一次去读课文。

生14:第二次见到三叔,他说“我”是“太阳”时“一下子站起来,逃跑了。”在54节,“我”受到的震撼更大,“我”从这以后肯定没逃过学。三叔的凄然已经让“我”感觉一事无成的可怕。

生15:这句话也是表现了“我”对小树林的喜爱。也是因为“我”有所感悟,“我”看见那殷红的树叶就想到了太阳,就看到了希望。

师:所以从春天到秋天,这段时间“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开始懂事了,是吗?

同学们有的在点头,我看看生11,他咧开嘴笑了。

教后反思:回顾讨论过程,我感到一种轻松和愉悦,师生之间建立的融洽,建立的默契让我们都得以放松,得以让我们的思维活跃。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课堂上意外的质疑是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来自学生的问,来自学生的答,一定是他们对自己思维的描述,没有了对某个答案的期待,一切都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维,课堂就有了真正的自然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应灵活应对,抓住那一瞬的灵感,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就会成就课堂预设之外的精彩之举。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226400)

上一篇:质疑不应成为“美丽的错误” 下一篇:柔软和坚硬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