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预设” “生成”精彩

时间:2022-05-12 06:50:4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圆画大画强,就需要定好圆心,在可以利用的领地中把圆画到最大最满。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笔者认为预设就是要定好课堂教学的圆心、半径,然后在学生的动态学习中灵活地生成。反对预设的人说预设会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挥,但是对于小学数学而言,预设反而会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无序与无效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有了预设,他们的生成就有了方向。这就像一个小孩在森林里迷路了,他不知道应该哪一条路才能走出森林,这时他看到启明星,从而推算出了他要走的方向,顺利地走出了森林。老师的预设正像这启明星,它起着引领的作用。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演绎着“预设”,让学生“生成”精彩。在互动过程中,师生间教学相长,享受快乐。

一、细心预设,供给“生成”的温度

细心预设是指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以及学生的学情,根据教材与学情有的放矢,为学生供给“生成”的温度,让学生感受教师的温情。

首先,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不但了解教材编写的特点,还须更进一步与其他的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版本教材的劣势与优势,从而取长补短,发扬优势。比如,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各个版本对《周长》一节的教学安排与设计是不一样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什么是周长》这一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周长》的第一节,在《什么是周长》这节中,教材先让学生观察蚂蚁爬树叶的边线一周,然后去描有趣的图形一周的长度,从而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周长”;接着又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具体事物(课桌面的边线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操作活动,以及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和体验,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材注重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感受什么是“周长”,但是在“量一量”环节中材料的准备方法的指导上略显不足,这样学生对于周长这个概念就会流于表象的理解,而无法达到理性的认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预设,让学生“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从而让学生理解周长是对封闭图形而言的,从而再一次对周长概念进行完善。

其次,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预设。我们既要分析教材,也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比如周长,有的学生对此完全陌生,有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在对教学进行预设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知层次特点,从而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来帮助学生认识新的知识。

再次,要为学生的“生成”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比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这一节时,可以设计秋天这样的一个环节。用清秋之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树叶的飘落,教师的引导语响起:“树叶纷飞,无声落地。请同学们用你温暖的小手为树叶描个绚丽的花边。想想应该怎么描”,从而初步体验什么是树叶的一周。

教师根据教材以及学情特点做出预设,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的心灵有所寄托,获得安全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样才会让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更加活跃。

二、精心预设,扩大“生成”的广度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精心预设的目的是要扩大学生“生成”广度。这种“生成”的广度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面的大小。

比如“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教学:

课前准备:在一个圆柱体容器里装了细沙。

师(出示圆柱体):这是什么?

生:圆柱体。

师:里面装满了细沙,请问你们怎么计算出细沙的体积?

生:底面积乘高。

(把细沙倒在讲台上。)

师:现在细沙是什么形状。

生:圆锥体。

师:你们对于这个圆锥体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体积,怎么计算它的体积。

生2:它的底面的半径和高。

生3:底面积。

生4:表面积。

生5:底面周长、侧面积。

……

在这个案例中,我精心预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中有些是学生已经会的,有些是学生还不会的。接着我就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他们还没有掌握的内容,扩大“生成”的广度。

三、深入预设,加深“生成”的深度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的预设应是层层深入、步步提高的过程,这样才会加深学生“生成”的深度。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有个示例是这样的:

2495-1998

=2495-2000+2(把1998看成2000,多减了2,要加2)

=497

教完这个示例之后,我提问:你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呢?

于是,有学生提出他的简算方式:

2495-1998

=495+2000-1998(把2495看成2000加495,用2000先减了1998)。

=497

接着,我就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从这两种简算来看,当我们在做简算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什么?学生就讨论开了,最后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那就是要注意哪一个最靠近整数,这样化整后的加减就变得简单了。

在这个时候,我让他们想出一些和示例相似的式子。

于是,学生们开始自己在本子上写出自己的例子,我请了五个学生在黑板上列出他们的式子,并且请他们计算,然后请其他的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大家总结计算总获得的经验。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进行层层预设、步步深入,学生在这种精心预设的引导之下,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而在自己举例环节中,学生的知识“生成”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最后对所有加减简算的情况作出了重要的总结。这种总结有助于学生总结学习数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运用这种规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从而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灵活预设,加强“生成”的活度

预设并不意味着课堂就按着教师事先所有的预设而进行的,再好的预设都可能出现变化。因此,教师要给预设留些空间,灵活预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预设,为学生生成提供充足的条件与空间,鼓励学生生成。

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按照新知识的学习来进行预设,但在上课前与学生的聊天中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小数加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对事先的教学预设进行了调整。在进行导入的时候,我就利用生活中超市购物来进行引入,当购买两样物品,出现元与角的单位的时候,最后要以元为单位应该怎么计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列出了算式,并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算出了得数。接着,我出示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题。紧接着,我让学生把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通过这样的一个临时调整,就扩大了学生认知的容量,加强了学生“生成”的灵活度。

再比如,教学“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我在事先备课的时候预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指一指你手中圆的周长,谁能指出黑板上圆的周长?谁愿你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吗?用什么办法能得到圆的周长呢?(测量、计算)你想怎么计算?”可是,当我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以这样的预设来引导学生,可能会挫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就预设了一个秋叶纷飞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描描树叶的一周,初步感受什么是周长。然后出示一个圆形,让学生说出什么是圆的周长。在这种情景设置与以旧引新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理解并准确地描述出围成圆的一周的长叫做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而对于“用什么办法能得到圆的周长”,学生则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课堂的重点也就围绕着学生提出来办法来想想哪一种最为可行。然后引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这种临时性地调整预设与情境也让学生的生成有了更大的空间与自由度。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相融合的,预设是方向,生成是结果。教师的预设应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生成”绽放生命活力,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上一篇:带学生去寻找数学的快乐 下一篇:初中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