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

时间:2022-07-19 04:46:43

如何开展语文探究式教学

【摘 要】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依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了,作为教师必须敢于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便提高语文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本文中,就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分析了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对其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式教学 有效教学 对策

探究式学习最早出现在美国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它是由美国的施瓦布教授提出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任长松在《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一书中定义探究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和信息的活动或过程。按照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现在的课堂教学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再是一味的教师说教,教师应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探究式教学就是应对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需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对于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

由于教育制度和教学现实状况的限制,以往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大多都是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至于教授的内容、方法、形式都是由教师直接决定的,学生只能是一味的跟随老师的步伐,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和聆听,几乎没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发表意见或建议的机会,在此环境下,很多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究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扼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目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开始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始探究如何最大化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已经不再是分数,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究式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主动的受教,让学生敢于尝试,亲自动手,要使“收”与“放”做得恰到好处,给学生留足空间,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改变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开展有效的探究式教学,首先就要引导学生,使他们有学习的欲望和探究的期盼,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的内容,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让学生有兴趣,喜欢上探究问题和主动分析问题。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习兴趣的激发途径很多,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刺激,让学生在课堂上精力充沛,对问题充满好奇。要想实现探究式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方法来说,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课程的安排,结合学情和教学内容,采取情境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自学和合作学习等形式,把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留足空间,教师只是引导和评析的作用,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自主探究,获得理智和努力带来的快乐、自豪和成长。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多样,但无论哪一样都要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快乐学习。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文章自己理解,有效地结合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然后分小组探究,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寓意,然后老师再进行评析,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合作探究,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讲解。

三、落实素质教育,整合启发性和探索性

高中语文教学要想实现有效的探究式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和清晰的认识,转变固执的滞后的教育观念,强化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践行启发性和探索性的统一。探究式教学,前提是有探究的问题和知识,这需要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巧妙的设计,探究式的问题设置除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之外,还要能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和探索精神,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的启发性和探究性,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尊重学生,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析和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和满足感。

四、注重方法,采用有效探究方式

要想开展有效的语文探究式教学,就必须强化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探究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创设已经的情景,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不断锻炼自身的探究问题的素养,提高自身的思考应用能力。创设情景教学,就需要语文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地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因为探究性教学和学习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方法。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如利用案例教学法;知识类比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开阔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开慧.高中语文课开展探究式授课的对策[J].魅力中国,2011(8).

[2]柳青琳.语文探究式教学的方法探究[J].才智,2012(13).

上一篇:英语专业四级整体复习教学效果评估及教学策略... 下一篇:让学生爱上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