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管理“四金招”

时间:2022-07-19 02:09:16

大连城市管理“四金招”

大连城市历史不足百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连往往给人一种沉重、落后的感觉。然而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大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我国首个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而且被人们誉为“北方的香港”。其城市管理有哪些独到的地方呢?

■ 金招一: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舍得“本钱”

基层基础建设,投入是根本。

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五”期间,大连共投资600亿元,先后完成了国际机场扩建、火车站改造及扩建、矿石码头、集装箱码头、城市轻轨等工程,开工建设烟台―大连火车轮渡,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取得很大突破。

二是加大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大力提高燃气普及率,城市管道煤气普及率达84%,新增供热能力1800万平方米,市内四区供热总面积已达8373万平方米。推进城市集中供热,拆除锅炉996个、烟囱727根,集中供热率由2000年的50%增加到近70%。

■ 金招二:规划不超前,决不实施

穿梭在大连的街头,处处入眼的,是如诗如画的北国美景,是这座城市独特而细腻的浪漫气质。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这座城市有自己独到的规划理念――规划深度不够,决不开工;规划不深入,决不讨论;规划不超前,决不实施。

在大连引以自豪的滨海路上,沿线除了雕塑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外,没有一处地产开发项目,也没有一处违法建筑的身影。据了解,大连近20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都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大连市副市长宋增彬介绍说:“大连市总面积12500平方公里,虽然土地资源相对富裕,但我们始终对土地严格控制,对城市规划要求很高。大连市委、市政府曾作出决定,对这45公里滨海线,不考虑清楚就不开发,就是多等三到五年也不能盲目开发,决不允许房地产项目占据滨海路的景观资源,破坏掉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

这仅仅是大连在城市规划方面立足长远、超前考虑的一个例子。这样的理念还体现在“拆房改绿”等很多方面:1995年以前,大连市的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居民住宅乃至休闲娱乐场所,清一色地都被围墙封闭着。另外,城市路街两旁散布一大批违章临时建筑――大连称之为“小房”。1995年,是“拆围墙,种草皮”年,1996年,是“扒小房”年,1996年又实施光明工程,使大连市区逐渐亮丽起来。

同时,大连市政府还提出“让大娘、大嫂们出家门就进公园”的城市建设口号。几年来,大连修建了各具特色的5大公园,新建森林动物园,新建了230多处游园、街心绿地和20多个广场,城市周边植树3亿多棵,重点绿化了35公里的滨海路,通过绿化使市内7条主干道变成了“绿色长廊”,目前大连绿化覆盖率达42%,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城市的绿化水平。

■ 金招三:交通新思路带来新效率

大连也曾遇到了交通拥堵的难题。大连的办法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管理。

――单位班车社会化。随着机动车辆大幅增加,大连在拓宽机动车道的同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保留并适度发展了运输量大的有轨电车,还着力发展轻轨交通。此外,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将各单位的班车联网,市民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乘坐其它单位的班车作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市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将单位的班车社会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严格禁止摩托车,有效减轻了交通压力,保障了交通秩序。

――单行道“划出”城市效率。在车多路少的情况下,大连市通过减少交叉路口、减少左右转弯、减少行车干扰,实现一进一出,将较窄的双向车道变成单向车道,车流量增加一倍,车速可提高30%,达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

■ 金招四:管理精致到细微末节

散步街头,大连城市的洁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在沿街建筑物立面,鲜见扰人视线的广告招牌,少有凌乱设置的架空管线,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野广告也难觅踪迹。

什么办法根治了大连的“城市牛皮癣”?

原来大连出台了一种新办法――69个野广告电话号码被公开曝光并移送到市电信部门,电信部门在48小时之内切断这些电话号码的信息。同时,部分社区楼院新建一到两个广告栏,选择性疏导部分有价值的广告信息。针对野广告在繁华路段多、深夜贴广告活动频繁的特点,市执法部门与各区联合组成专业队伍实行在重点时间、重点地段的巡查,让野广告无处可贴。“连打击带疏导”,终于将顽症野广告进行了有效综合的治理。

(摘编自《深圳商报》)

上一篇:从观念和机制上提升城管水平 下一篇:独腿继父育出博士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