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两带六走廊”建设“全域成都”

时间:2022-10-19 02:54:54

“一城两带六走廊”建设“全域成都”

2007年8月9日,在成都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关于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情况的报告》(下称《报告》)新鲜出炉。

这份《报告》最大的亮点是,成都将运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逐步形成“一城两带六走廊”格局。

这“一城两带六走廊”格局是指:一城即中心城,两带即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六走廊即中心城―华阳―正兴、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温江―邛崃、中心城―郫县―都江堰、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龙泉。

在“全域成都”理念和“三个集中”原则的基础上,成都将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做大做强产业支撑。同时,将加快市域城镇群建设,高质量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报告》透露,成都以“三个集中”为核心,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初见成效。工业方面,成都制定了城乡一体的工业布局规划,将原规模小、布局散的116个工业开发区,调整、归并为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通过规划调控、政策引导,建立投资促进机制,强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集中度达59.9%。

农业方面,土地规模经营稳步推进。2006年底共实施土地规模经营153.8万亩。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580家。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系带动农户123.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9.2%。此外,成都遵循“因地制宜、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城镇新型社区和农村新型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有组织、分层次地梯度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全市共规划建设600个农村新型社区。截至2006年底,近27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

《报告》显示,成都以市场化为动力,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006年,成都农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7.4%。成都鼓励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有专合组织总数达1581个。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村组集体资产达46.8亿元,有集体经济收益的建制村增加到1516个,占总数的57.6%。

四年来,成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也大幅增长,总数达到123.6亿元,2003年投入6.8亿元,2006年达到71.3亿元,年年保持成倍以上的增长。

(摘编自《成都晚报》)

上一篇:统筹做大城市群 下一篇:从观念和机制上提升城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