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

时间:2022-07-19 10:32:13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方式

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虽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介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几种常用方式。

一、联想式导入

联想式就是由此想到彼的一种思维形式。运用这种方式导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课始,我先让学生回顾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都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然后说:“今天,我们学习与商不变性质相同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新旧知识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又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实例式导入

实例式导入就是通过学生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规律,进而揭示新课题,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动手把8根小棒中的每4根小棒拼成一个菱形,再将9根小棒中的每4根小捧并成一个菱形。这时,学生发现剩下一根小棒不够摆一个菱形。在学生摆小棒的基础上,我趁势指出“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从而自然揭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设疑式导入

在导入新课时,巧妙设疑,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始,我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小花和小官是一对好朋友,他俩各自做了一个长方形相框。小花做的相框是长6分米,宽2分米;小官做的相框是长4分米,宽3分米。他们一起来到玻璃店,为相框按玻璃,在付钱时,老板却让他们付同样的钱。这合理吗?为什么?”学生听后都大感奇怪,纷纷追问原因。我说:“当同学们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后,便知道老板的做法是否合理。”这样的导入方式,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专注于课堂学习。

四、原知识式导入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往往又是旧知识的延续和发展。用旧知识导入新课,既让学生重温了旧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课始教师引导学生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再出示练习:“一桶柴油倒出3/5,刚好15升,这桶柴油共有多少升?”在学生解答后,教师将题中的3/5改为60%,再让学生计算。这样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进行导入,既温故知新,又达到导入的目的。

五、操作式导入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课始,我说:“四年级同学要举行套球比赛,15人一组。球的位置是固定的,15个人不能站在同一位置,但每个人的距离是相等的,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我刚说完,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在纸上画了起来。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六、趣味式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的有趣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我先出示14.5和145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这样描述:“由于145大,有点飞扬跋扈,经常欺负比它小的14.5。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非常生气,趁145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5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同学们说,第二天,145(1.45)还会飞扬跋扈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这样的导入方式,将单调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易于接受。

七、直入式导入

直入式就是紧扣教学目标,直接进入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时,课始,我就直入主题:“我们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今天我们要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样,在课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导入方式简明扼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品德课堂中有效创设情境的探索 下一篇:如何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打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