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毒性”之争的背后

时间:2022-07-19 10:06:17

2014年3月30日,国内某知名PX词条百度百科搜索显示, PX化学性质被描述为“剧毒”,而在此前一天,这个描述还是“微毒”,这一改变,在广东茂名掀起了轩然大波。针对词条被修改一事 ,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力的清华学子自发组织起来在各大网站进行科学知识普及,解答网民的疑惑,有的学生将PX的相关知识制成图片,开展了一场“词条保卫战”。在他们的坚持下,4月4日,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化学性质被锁定为“微毒”。清华学子的行动不仅在网络上被网民点“赞”,而且使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对PX项目的关注转向更理性、更科学的方向。

一、对PX“毒性”的认识误区

目前对于PX的毒性问题,国际上存在争议。一方观点认为PX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一方认为PX属低毒物质,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

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文件关于对二甲苯的描述是为“毒性属低毒类,侵入途径:吸入、眼、皮肤、误食。”以及“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然而该文件的低毒说并没有消除人们对人体危害的担心。

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骞伟中对此作出了解释: PX从化学毒性上看,的确是低毒的,通俗地讲,PX的毒性跟乙醇(俗称酒精)差不多。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和《危险化学品名录》,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很多国家,PX不算危险化学品,在欧盟,PX也仅被列为有害品,PX和生活中我们喝的咖啡一样,同属“可致癌物”。

既然如此,那么咖啡能喝,PX项目为什么会引起人们的恐慌呢?其实这里存在着一个认识的误区:咖啡仅仅对喝咖啡的个人存在“危害”,PX项目则通过对环境的影响危害人类健康。

自2007年厦门PX事件到今年3月底4月初广东茂名PX项目所引发的,都表明了人民对PX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担忧。担忧的理由集中在“PX项目的危害”及“化工厂选址是否应该离城市如此近”。也有专家指出,PX本身的危害性不大并不能代表PX项目的危害性不大,凡是化工业对环境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危害。这也使我们心中泛起了对PX项目的诸多疑虑。

参加过所有大连化工项目环评报告的中石化总公司教授级工程师张庆说,苯系物是剧毒,能够致癌,PX所含的对二甲苯属于苯系物的一个分支产品,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有毒的东西是有分类的,苯、二甲苯、对二甲苯的毒性是依次降低的。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刘瑞雄也认为,对二甲苯是相对安全的,生理毒性很低,在台湾地区就不属于毒性管制品。

据悉,对二甲苯对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如果PX在运输、贮存过程中翻车、泄漏,火灾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对人体的危害在于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而关于PX项目的选址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国外的PX项目选址中得到参照。

韩国石油化学协会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韩国国内共有6个公司生产PX,最早的PX项目建于1980年,最晚建成的是1997年的大山两处PX工厂。它们集中于东南部的蔚山、南部的丽水和西部的大山石化园区。其中蔚山园区工厂距市政府仅4公里左右,最近的居民区仅隔海港相望不过数百米;大山园区距离大山邑约8公里,不过其与最近的居民区距离也不到2公里。

无独有偶,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很多PX项目都被批准建设在市区附近,比如美国休斯敦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工厂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一家PX工厂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裕廊岛埃克森美孚炼厂PX工厂距居民区0.9公里。

日本最大的PX生产企业吉坤日矿日石能源株式会社,其下属川崎制造所等5个工厂都生产PX。川崎制造所总务负责人长沼均曾说,川崎制造所生产PX的设备距离居民区仅有4公里,中间没有任何隔离设施,距离羽田机场直线距离也仅约6公里。该工厂自1991年开始生产PX以来从未发生任何外泄等安全事故,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人发问:PX项目为什么在国外行得通,在国内行不通呢?

二、被妖魔化的PX项目

众所周知,继厦门PX项目、大连PX项目,宁波镇海PX项目被迫喊停之后,广东茂名拟建PX项目的消息一出,也遭到市民的反对,因而暂时停滞。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曾在2007年厦门PX事件爆发后,受厦门市政府邀请,前往海沧担任PX事件应急处理专家之一,他至今无法理解厦门PX事件明明“开了个好头”,为何却成为各地反PX的“经典案例”。他说:“如今PX在中国已成为敏感符号,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实际上,这个项目被妖魔化了。”

在现代社会,没有人能够不接触化学产品,从大件家具、家电,到一件衣服、一支笔,PX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有网友发微博称“没有PX你还真没法过”。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介绍,PX是一种基础有机原料,属于石油化工的中间产品,主要用于制备对苯二甲酸(PTA)进而生产聚酯(PET),其最终成品是老百姓经常接触到的涤纶纤维和饮料瓶等;在纺织业,目前我国合成纤维已占纺织纤维产量的70%,其中有将近9成与PX密切相关;另外,PX还可用作溶剂,用来生产医药、香料、油墨等。

从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化工水平可以用几个指标大致概括:一个是它的炼油能力,一个是乙烯的产量,PX即二甲苯的产量也是一个国家化工化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中国的现状

在中国,2000年以前PX项目发展比较缓慢,但供需关系相对平衡。相关资料显示, 2000年到2010年,中国PX项目迅速发展,生产能力一跃成为世界第一;2010年至2013年国内市场需求持续走高,而PX建设却步伐放缓,产能开始无法满足需求。

据《财经新闻》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四川、河南、天津、新疆等省市。到2012年,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32%,但中国PX总产能比较低,无法达到自己自足。

大量的PX都依赖进口,这无疑增加了我国的工业成本,不利于化工制造业的长期发展。原料受制于人,导致了化纤产业链的利润整体迁移,更多地向PX环节聚集。换言之,海外原料供应商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民族制造业备受挤压。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副董事长张克华指出,日本、韩国等向中国出口PX产品,较国产材料价格都要高出很多。凡是和PX有关的产品价格都会传递到终端环节,最终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四、应该如何面对PX项目?

有人评论PX项目遭遇抵制体现了公民运动的胜利,是环保意识的觉醒,这在PX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无可厚非,但经过专业人士的释疑、解惑,在政府的监督和社会的压力下确保安全建设和生产,应当是正确的抉择,而不应造成国家、政府和公众“多输”的窘状。

哈佛公共管理学者丁兆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众难有渠道得知PX项目的真实危害。事实上,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来说,PX以及PX项目是什么,是一个非常简单问题,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认清PX项目的真面目确实有困难。到目前为止,对于PX项目是什么,依然没有一个官方的、专业的解释。但是PX项目不应该是民众与政府的博弈,而应该是一个需要共同面对和共同解决的问题。

我们期待有更多专业人士能像“捍卫词条”的清华学子一样,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为大众答疑解惑,也期待国家相关部门继续推进信息公开方面的工作,最后更期待广大人民群众在面对问题时以科学的冷静的态度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上一篇:电力信息化的安全的重要性及建立方式 下一篇:基于变频调速大型电机的发展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