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时间:2022-07-19 05:39:57

浅谈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摘 要】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关键词】生活实践;学习兴趣;数学知识

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而服务。的确,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生活的数学没有任何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究的主题。

一、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存在,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才会有兴趣学数学,才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教学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哪些东西都是圆的?再想一想这些东西为什么不造成方的或三角形的?比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先从生活中引入数学,再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圆,认识圆,同时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概念,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数学中的小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

(2)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再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平均数=总数÷份数”中的“平均数”不易理解。所以我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身高,此时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求出结果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哪一组的同学最高?哪一组的同学最矮?”“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情况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这种活动与学生自身生活相结合,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在现实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

任何学科的学习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首先要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合理利用时间后,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谈谈怎样算是合理利用时间。比如,烧稀饭和洗衣服同时进行时,怎样才最节省时间;比如,周末在家包饺子,烧水、洗菜、切菜、包饺子、和面的时间应该如何安排才最节省时间。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想出最佳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作用。而且也渗透了珍惜时间的一些理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数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离不开生活,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如:在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搜集年历,上课时,让孩子们把自己搜集到的年历都拿出来,分成小组,观察这些年历,找规律,学生很快会找出所有的年历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都是31天,四、六、九、十一月都是30天,而2月份,有的年历是28天,有的是29天,当学生发现了这些规律后,先给予一定的鼓励,再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年历上的2月份是28天?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上完这节课,还安排这样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孩子们自制今年和明年的年历。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特别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实践中领会数学的真正作用。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并能与时俱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基于有声思维模式下翻译策略的个案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的美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