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阿瓦提县灌区测水设施及设备运行管理

时间:2022-07-19 05:17:13

浅谈阿瓦提县灌区测水设施及设备运行管理

摘要:灌区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供水,渠道量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尤为重要,健全的量水设施既能保证流量科学调度,实现节约用水,又能确保水费廉政工作的顺利实现。为灌区渠道量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本文通过对阿瓦提县在灌区测水设施及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管理上取得的一些经验的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测水设施测水设备运行 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阿瓦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寒暑变化剧烈,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升温和降温迅速,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年降水量稀少且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农业生产全依赖于地表水灌溉。阿瓦提县多年平均气温10.4°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C,极端最高气温39.4°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8.3°C,极端最低气温-25°C;多年平均降水量46.7mm,多年平均蒸发量1890.7mm ,无霜期211天,年均日照2679小时;气温年较差34°C,年均日较差15°C;平均风速3m/秒,年平均大风日数 15天,平均浮尘日数52天。春季(3~5月)升温快而不稳,冷暖交替频繁,干旱且多大风;夏季(6~8月)炎热,多干热风,日照时间长,降水集中,受冰雹危害;秋季(9~11月)气候凉爽,降温迅速,霜冻出现;冬季(12~翌年2月)天气寒冷而漫长,平均气温-8.3°C。气候特点使玉满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河源流(三河汇合处)和上游水库成为夏日避暑度假旅游的胜地,而和田河成为秋冬季节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旅游的优良场所。

阿瓦提县灌区由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地表水季节分配上的不平衡,还存在着盐碱,旱灾难于避免,春旱较重.

玉满水源地工程为塔河治理项目,工程建成后,每年春季向阿瓦提县提供4406*104地下水,能够有效解决玉满灌区春季缺水,并可置换出玉满灌区2628.77*104m3的地表水,调到阿瓦提县其它春季缺水的乡镇场,减轻阿瓦提县因春季缺水,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可减少了从上游河流的引入水量,达到了塔河项目节水输水的目的。

灌区渠道量水设施是灌区灌溉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科学用水,精确调配水量的关键环节。健全灌区末级渠道量水设施,推行精确计量供水是灌区应当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灌区由于向塔河项目输水,灌区的灌溉定额逐年减少,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测水设施及设备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来提高高效调度水量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一.水管站测水设施及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管理上存在问题有:

1.测水断面的不标准,冲淤现象较严重,严重影响测水值的准确性.有的渠道渠底及测水断面纵坡不理想.渠道水时常有拥堵现象。

2.看水位的水尺设备由于经济原因使用的还是用由1-1.5CM的木板做的,一面有刀口迎水,很少用铁皮水尺.并且用木棍或钢管树立.水流急时水尺迎水产生波浪一上一下,测水人员不好读水尺,有的读上面的,有的读下面的,没有统一标准,易产生错误.并且木制水尺的刻度剥落。

3. 测水设备既测水仪器是一种比较昂贵的消费品.新测水仪器使用一年要由生产厂家校核,但由于校核费较贵,由于经济原因行不通,只能使用2-3年.新测水仪器使用,时有更新,也解决其中的许多人为因素,提高了测水效率,准确性,但价格原因,经济原因不能很好的推广.

4.由于河水,渠水含沙量较大没有督促措施督促工作人员及时清洗测水仪器,致使测水仪器不能很好旋转,使测量水量降低准确性.

5.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体进行技术指导,维护,运行,管理.

二.解决水管站测水设施及设备运行、维护以及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建议:

1.在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建设好标准测水断面,渠道渠底及测水断面纵坡.减少或杜绝冲淤现象.

2. 在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建造好的水尺,如用不锈钢韧性能好材料做薄型水尺,以减少阻力产生波浪,设立统一读水尺标准.

3. 在将来经济条件,环境条件发展好了充许的情况下,新测水仪器使用能很好的推广.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体进行技术指导,维护,运行,管理.

4.建立建全督促、管理、维护、运行措施,督促工作人员及时清洗测水仪器,提高测量水量的准确性.

5.按排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体进行技术指导,维护,管理.使用.

三. 是国家应建立保障灌区能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国家应在定位灌区为公益属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立包括骨干和田间工程建设改造、运行管理和维护在内的稳定投入机制,这是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的首要保证。四. 是进一步改革灌区管理的运行机制,明确灌区管理机构的公益事业性质。这样灌区管理单位,包括用水者协会都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灌区的用水管理和工程管理,灌区管理的任务和考核目标定位在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执行效果上,灌区运转经费既可采取“收支两条线”或由国家在农产品流通中增值部分用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五. 是灌区内的水资源由灌区进行统一管理。为提高灌区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灌区管理机构必须对灌区内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如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与优化调度。因此,要赋予灌区管理单位对灌区内所有农用水资源的管辖权、政府指导下的核价。

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效益低下。灌区自身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而引水流量规模小(30-50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大(168万亩)、节水工程少,更加剧了灌区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开展了灌区运行管理体制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灌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灌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

目前很多对国民经济长远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重点产业,包括很多人口密集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受到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双重制约,水资源这一战略性资源的重要作用已经显现得更加突出。

六. 为了加强供水管理,提高站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能力,近几年, 站行灌区管理处成功举办几期供水管理运行技术培训班。多次培训要求人人动手,独立完成相关技能操作。通过本几次培训,提高了运行值班人员的技能水平,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七.测水设备、测水设施维护,设备运行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以人为本,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务必解决好责、权、利,大、中、小,近与远,建与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建立起符合灌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理顺现有的管理办法,切实落实经费渠道,科学界定单位性质,严格定岗定编,加强内部控制,严肃资产管理,推进水利工程的管养分离,建立起合法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完善水费计收办法,妥善安置人员分流,落实好财政税收扶持和社会保障体系,同步加大水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小微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八.灌区各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一要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二要积极宣传,广泛动员;三要落实经费,保障实施;四要加强督办,落实责任。

以上是本人通过二年担当对老大河中段整治工程甲方代表,建设完成后,在多年工程管理和测水管理工作中及工程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上取得的一点经验,当然也有许多没有考虑周全,不完善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篇:试论中央空调施工组织优化设计 下一篇:CAST工艺在保定市蠡县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