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杂交水稻空秕粒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7-18 10:22:39

种植杂交水稻空秕粒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摘要:经过近年来观察、摸索、种植杂交水稻空秕粒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受气候、土壤、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等因子影响。针对这些因子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了产生空秕粒的各因素的影响力,对症研究对策,摸索出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杂交品种;适时早播,平衡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以提高结实率,增加杂交水稻产量。希望能为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S233.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产生空秕粒的主要原因

种植杂交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不全或不能完成授粉过程而形成空壳(不实粒),即使完成授粉过程,但由于环境条件或穗部营养不良,使子房中途停止发育而形成秕粒(半实粒),在我区一般正常栽培条件下大约有10%-20%的空秕粒,在不正常的年份则更高,影响杂交水稻产量。因而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是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

1.1、不良气候的影响。高温伤害花粉发芽力和授粉能力,同时高温造成根系早衰,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功能下降,逼熟灌浆不足,呼吸作用强烈,有机物积累减少,空秕率上升。低温造成花药不开裂、花粉散不出、传粉和授粉不能进行。开花遇大雨或绵绵阴雨冲刷掉柱头分泌物,花粉吸水破裂,空壳增加。“禾怕午时风”,干旱或气候太干燥,不能正常灌浆,特别是穗分化期对水分敏感,干旱会引起枝梗、颖花败育。风速过大,造成花器官直接损害增加空秕粒。

1.2、土壤条件的影响。水稻土具有的四害:即冷、烂、毒、串,导致“杂交”水稻长期不能正常生长。空秕粒高,产量低,其主要原因是:土粒分散,泥脚深。因长期溃水,使土粒高度分散,泥脚深达33厘米;通透性差,多还原有毒物质危害。因长期溃水,土中水多气少,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低,产生亚铁,有机酸,硫化氢,毒害水稻;土温低,有效养分缺乏。由于水的热溶量大,水温,泥温不易升高,烂泥田土温在春季低于一般田1-2℃,夏季2-5℃。地下水位高的田更低。因冷湿、缺氧,好氧微生物不活跃,矿化度低,有效养分含量少。 1.3、施肥不当。一是氮肥施用量过大,使植物营养器官生长过旺,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矛盾,产生空秕粒。二是氮肥施用过迟,造成贪青,不仅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生殖生长,而且茎鞘中贮藏的化合物不能通畅运到穗部。三是氮磷钾配合不当,重氮轻磷钾,致使磷钾相对缺乏,导致糖份代谢和运输遭到破坏,营养器官糖份增加,转送到穗部的糖份相应减少,使穗分化、灌浆迟缓,甚至遭到破坏,造成空秕粒增加。四是施肥量过少,造成早衰,光合作用低,营养不良,空秕粒增多。

1.4、病虫害。病虫害影响杂交水稻正常生长,植株长势弱不能很好发育,特别是中后期病虫害严重会大大地加重空秕粒产生。孕穗期病虫害,造成幼穗不能正常分化,抽不出穗或抽出白穗,产生大量空壳;抽穗扬花期病虫害,空秕粒大量增加;后期病虫害,影响灌浆结实,形成大量秕粒。

2、主要对策

2.1、因地制宜,选用良好的杂交良种。一是选分蘖力强,能获得足够的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高的品种。二是选茎态适中,分蘖不过于紧集或松散,叶片较窄上挺直立,后期不贪青或早衰的品种。三是选花期能忍耐高低温,具有较强抗逆性和丰产性的品种。我镇主要选用Q优1号、渝优35、丰两优1号、Q优6号等杂交组合。

2.2、适时早播。杂交水稻空秕粒高低与抽穗扬花期的气候密切相关,故应避免等于或大于30℃的高温阶段和干旱发生,否则小花败育,空秕粒高。因而要根据各个组合从播种至齐穗所需日数来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同时还要考虑小苗寄栽。我区7月中旬到8月上旬常有伏旱或暴雨发生,因此杂交中稻抽穗扬花期应安排在7月中旬前,我镇属海拔650米以下地区应在2月底—3月10日前崔芽播种;观寺、金盆九石、天台、丰山、洪溪等村在海拔650—800米区域在3月10日—15日崔芽播种。

培育多蘖壮秧。“谷从秧上起,秧好一半谷”,说明壮秧是高产的基础。壮秧体内干物质多,发根力、抗逆性强,栽后返青快,分蘖早生根快发、整齐,无效分蘖期短,养分充足,抽穗扬花时间集中,结实率和千粒重高。措施是大力推广旱育秧和抛秧技术,培育壮秧增产,增加积温,加快生长,缩短生育期,提早抽穗扬花,避过伏旱,提早成熟。加强秧田肥水管理,搞好秧田病虫防治,防止烂秧。移栽前7—10天看苗施好送嫁肥。栽后2—3天浅水管理,7天后亩用尿素2.5—3公斤提苗促早返青,杂交水稻分蘖快、封行早,植株粗壮、后期分蘖无效穗多。旱育秧实行宽窄行栽培能改变群体结构,既保持了合理密植的优点,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又保持了宽行的好处,“边际优势”强,通风透光条件改善,下层叶片荫蔽少,光合作用效率高,能较多地积累有机物质,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虫发生,提高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规范化栽培应大力推广。据我镇4年田间多点调查,实施宽窄行条栽较随手栽秧平均亩增窝数0.21万,基本苗增加1.13万,单株分蘖平均增加0.38个,有效穗增加1.9万,结实率87.11%,高出9.13个百分点,千粒重提高0.9克,亩增产55.2公斤,增产11.4%。

2.3、平衡施肥。杂交水稻茎叶生长量大、穗大粒多、需肥量大,应坚持“施足底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酌施粒肥”的原则进行合理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亩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草木灰200公斤、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硫酸锌L 5—2公斤。杂交水稻依靠分蘖成穗,追肥宜早,栽后7--10天亩施5—6公斤尿素促早返青、早分蘖。对于前期生长不足的田块在拔节初期增施促花肥,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争取穗大和部分动摇分蘖成穗。在齐穗后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60公斤喷雾2次,每隔7—10天1次,对于保肥力弱、中期叶色淡绿的田块可用1%的尿素溶液同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种植绿肥。增施热性肥和速效磷肥,针对性施用锌肥。

2.4、科学管水。深水返青,以不淹最上全出叶的叶耳为度,保持5厘米左右,创造保温稳温条件。浅水分蘖,以1.5厘米为度,使基部和土壤充分受光,降低分蘖节位,缩短分蘖时间,强化茎杆组织。有水源保证的够苗田块,分蘖末期晒田,抑制无效分蘖发生,增强植株生长势。杂交水稻孕穗期生长旺盛,叶面积大,气温高,是一生中生理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应浅水勤灌,以3—4厘米深为限,满足幼穗发育需水,提高营养物质的溶解量,保证物质通向穗部,并调节泥温和小气候,减少颖花败育和不孕。促进抽穗快而齐。齐穗后关3—4厘米浅水层以利扬花和授粉,充分利用雨水灌溉,保护老根生长机能,延长叶片功能,以利灌浆争粒重,保证收割时杆青籽粒黄,穗大粒饱。

2.5、综合防治病虫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搞好病虫预测预报,加强药剂保护,开展统防统治。近年来水稻常有螟虫、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和稻瘟病等病虫害发生,应抓紧时间防治,减少空秕粒产生。螟虫,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可亩用31%氟腈、三唑磷二包或5%杀虫双大粒剂1.25—1.5公斤或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稻飞虱可亩用25%扑虱灵20—25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毫升,纹枯病亩用5%井岗霉素150毫升或井岗霉素高浓度粉25克;稻瘟病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或40%富士1号可湿性粉剂100克等防治。降低空壳率,达到增产效果。

3、结论

本文从杂交水稻生长发育与受环境影响因子等因素方面,对杂交水稻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进行了理论,田间试验观察探索,希望能为我区进一步挖掘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提供参考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能等.1997.中国水稻科学.11(2)70-76

2.西南农学院,四川农学院.1983作物栽培学(上篇,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32

3.籼粳杂交理想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及其应用研究课题组.1999.沈阳农业大学学报.30(4)397-403

上一篇:分析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 下一篇:砌体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