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美术课堂氛围浅析

时间:2022-07-18 12:59:00

构建初中美术课堂氛围浅析

摘 要: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只有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实现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因此,本文主要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氛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不仅作为文化载体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类型。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文化情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美术,真正学会运用美术的方式表达情感。

一、更新教学理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很长时间以来,美术教师都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对范本进行临摹,使学生习惯于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就大大阻碍了学生在美术课程中的发展与进步,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发挥。随着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教学的形式与过程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就要求美术教学的形式也要适当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美术教学的发展要求。因此,美术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中心模式,注重并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帮助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同时,美术教师也要注重美术教学活动的多层次与整体性,对美术教课堂教学进行准确的定位与思考,认真设计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合作、自主的课堂文化氛围,提倡学生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行要求学校教学要注重教学中的双边关系,也就是说,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还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与辅助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平等、和谐。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与教师求知的场所,因此学生与教师在相处的过程中应该以民主的方式进行,人人平等。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具有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责。另外,教师自身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其专业水平可以令学生信服,再加上教师熟悉教材,具有很强的教学与组织管理能力,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深入的了解,可以对学生的绘画水平进行切合实际的点评,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表扬、肯定与鼓励,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就会遵守课堂纪律,真正参与到互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合作探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课程改革要求学校注重教学的合作与探究,因此课堂就应该变为师生共同拥有的交流空间,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播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和教师合作探究。例如,在进行“人物画赏析”教学的时候,教师就需要介绍人物画的特点及发展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另外,在素质教育形势下,美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长远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自身的美术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也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增加学生的凝聚力,这样有利于愉悦、轻松学习氛围的形成,最终实现美术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

四、运用精炼的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精炼的语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构建,并且从语言的运用上还可以看出教师自身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材的熟练程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单调乏味的语言,力求使教学语言生动简洁,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拓展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与观察力。另一方面,对初中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全方位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对不规范以及批评性语言的过多运用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等不良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风趣幽默的语言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美术和谐课堂文化氛围的构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要注重教学组织,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很重要的发展性意义。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并掌握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再结合美术教学的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文化氛围的有效构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加强合作探究以及对精炼语言的运用。这样一来,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就能够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促进个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J].考试(教研版),2009,(10).

[2]徐宏飞.提高美术课堂时效性之我见[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07).

[3]叶志杰.架起美术课堂预设与生成的“鹊桥”[J].中学课程资源,2009,(11).

[4]任素珍.新课标下主体性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6,(09).

[5]王金花.如何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J].考试(教研),2011,(04).

上一篇:试论研究性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探究中引导学生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