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危机事件

时间:2022-07-18 12:20:27

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危机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63-01

【摘要】:目的是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危机状态的相关因素,增加对精神病患者危机状态发生的预见性。方法是将4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精神病护理常规; 对照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MMPI测试。结果为对照组200例住院患者与同期给予护理常规护理的200例观察组的患者比较,观察组出现危机事件48例,发生率24%; 对照组发生危机事件24例,发生率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护理;危机

一、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400例,男226例,年龄18~63岁。女174例,年龄16~65岁。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2、 方法

①由专业人员采用邹义壮编制的MMPI计算机诊断系统(MMPI、2002)在患者住院10天左右进行测查。完成项目数566个条目。MMPI量表(T)正常分界值40~60,将所测量表中D(抑郁)、Pa(偏执)、Pd(精神病态)、Ma(轻躁狂)、Sc(精神分裂)因子分>60分结合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

②将40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即观察组200例患者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集中在一级病室,专人监护,按照“四防”护理措施(即防外走、防冲动、防自杀、伤人、防躯体疾病)。对照组在给予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危机状态原因调查表,内容包括: 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既往攻击行为、诊断、精神病症状(如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易激惹、延迟满足困难、敌对猜疑、行为紊乱等),再按照疾病类型进行分类对比。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量(MMPI)给予评估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并与观察组的200例进行对照,对有关资料进行X2检验。

二、 结果

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不同的危机事件发生率分布。

两组危机事件发生率比例。

三、 护理

对危机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由疾病类型对比提示情感性精神障碍危机事件发生率最高( 48. 83%) ,酒依赖患者发生率次之( 37. 5%) 。精神分裂症也是危机事件的高发人群,另外,年龄 20 ~40 岁的患者发生率也高。提示危机事件的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应针对MMPI 测试结果,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家庭环境、个性特点及心理应对方式、因人而异,给予针对性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教会患者放松技术及学会延迟满足、疏泄不良情绪,改变不良的应对方法。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可能导致的危险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及监护,这是预防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关键。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因情绪不稳定、对行为的控制力减弱、易发生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幻听、妄想的影响,易导致自杀、自伤的发生。护士应了解患者精神症状的特点,严重程度,增强预见和防护能力,认识患者危机状态发生前的先兆症状。如:怒视对方、高声说话、不配合治疗护理、易激惹等,应即使给予劝说、安慰、隔离、把先兆表现控制在萌芽之中。

新入院患者因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及新的人际关系,使其感到陌生,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这种负性情绪,常常转移到病友及工作人员身上发泄,而发生冲突。护士要做好入院新病人的护理,对患者的行为给予评判,使用阳性强化法,对表现好的行为给以奖励。给患者目标激励,让患者有一种努力方向。

为患者创造安全、安静、舒适的环境,对易激惹、爱挑剔的患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避免激惹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化要求,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缺少自制力,不愿意接受治疗,特别是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将工作人员涉入精神症状中,因而对医护人员产生敌意,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与不同患者的接触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关系,关心、尊重、体贴患者,使患者安心住院,患者出现冲动行为倾向时应与医生联系,便于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四、 讨论

危机状态是指突然发生的个体无法控制的可能危及自身、他人或物体的一种状态。国内多数资料表明精神病人发病与其个性特点、既往暴力行为和精神病态有关。MMPI 提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与危机事件的发生有关系。有效预测分析和及时护理干预可预防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掌握 MMPI 的测查用途及方法,根据每例患者测评结果,结合临床资料确定高危人群,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宋维珍,MMPI 使用指导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11: 1 -17.

[2] 董荣.住院精神病人对医务人员伤害因素分析.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0,16( 7) :424 -425.

[3] 王志英.住院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9,30( 2) : 82.

[4] 刘世华.林建新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征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6) : 613- 614.

上一篇:简析乡镇医院放射专业技术水平局限的因素与对... 下一篇:浅谈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