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8 09:09:52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近30年来,行为导向教学经常出现在国内外各种文献和著作中,这种教学改革通常用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大家共同讨论,团结协作,最终解决问题。由此思想发展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

在机电专业课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以成为本专业教学达到“依托任务训练、强化学生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的课程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询问、指导和答疑解惑。通过每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每个步骤的要求和侧重点。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掌握完成项目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了综合能力及认知水平。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团结协作解决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问题。所有需要学生在实际中解决的问题,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大家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过程,也是学生们积累知识的过程。

2、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3、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缘于积极的参与。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好奇、求知欲、兴趣的提高等等。

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但这并不影响教师的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更高。

三、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技术》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现行的PLC控制教材和其他的专业教材类似,适用于“由浅入深”的系统教学,以《PLC控制技术》的教材为例,从PLC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配置、基本指令及编程、步进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等,以章节分类,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循序渐进的展开。假如按照教材中的章节按部就班的授课,必然会减少这门课程的趣味性和综合性,很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即将面对的工作,也将无法和教材中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果运用项目教学的方法来教学,将会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不再强调章节的系统性,更加注重的是章节间知识的联系,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PLC涉及到的指令和程序的基础知识,更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有效的学好了本领。

(二)可行性

《PLC控制技术》是操作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内容也存在许多不常用的语言,如:指令、硬元件、软元件等。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就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项目教学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四、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技术》教学中具体实施过程

实施条件:针对《PLC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人数不多的现状,以及学校配备的PLC实验室设备先进的优越条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利用项目教学的相关理论,开展本课程。将各个具体的任务编成项目,循序渐进的组织学生完成,同时编制各种表格在项目的不同实施阶段组织学生填写,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由始至终的引导和评价。

实施过程:

1.选择教室。结合项目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课程将在PLC实训室开展教学。

2. 学生分组。按学生自愿兼顾学习成绩均衡两方面条件,将全班同学分成几组,每组3人,并推选出一名同学担任组长,同时要求组内分工要明确。

3. 项目实施流程:

第一、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下发项目任务书,组内同学讨论。

第二、制订计划。学生制订计划并最终确定方案,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第三、实施计划。学生明确分工,并按制定的方案在操作台前动手实施计划,并反复修改直至达到要求,组内成员合作完成。

第四、检查评估。各组选出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估及组间互评,填写自评表及互评表,教师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第五、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五、体会与反思

经过项目教学法在《PLC控制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感觉项目教学优势突显,归纳如下:

1、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于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积极的讨论增多了,死记硬背消失了,学生的潜在的能力被有效的挖掘出来。在讨论中,结果不再是静态的、唯一的、一般的,取而代之的是动态的、多样化的、更好的。

2、提高了学生自主工作的能力。通过采用这种项目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形成学生自主完成工作的能力,通过由浅入深的操作,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学生就不会再束手无策了。

3、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由于采用项目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例如,PLC项目实施过程中,老师巧妙设计学习情境,给学生一份客户订单,要求学生完成任务。面对不同的客户,就会共同搜集信息,做出最佳选择;编程时,组内同学共同探讨,决定最佳方案;在验证环节,各司其职,共同论证试验结果,逐步改进方案,最终达到要求。

4、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般要想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任务,总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综合学科的知识,这时学生要完成这个任务,就不能学习单一的某个学科的内容,而是将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到一起,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增强,不断发展的企业所需的劳动者不再是只有单一的某项技能的工人,而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较高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而我们所提倡的项目教学就是培养劳动者综合能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质量最为适合的方法,这也将会是我国职教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一篇:部分排查帮扶教育工作在高校学生中的意义及实... 下一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条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