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7-18 07:24:10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各行业各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成为我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的推动力。水文勘测作为水利工程的基础,主要是进行为系统收集相关的水文资料,从而进行水文检测和调查。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在具体的水文勘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水文勘测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文勘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 R857.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化进程加快,水利工程成为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在我国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勘测事业,对于推动水利工程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促使我国水文勘测由单一的主站固守断面朝向站队结合的模式转变,并且逐步稳定运行。同时,提高了对水文的勘测能力,使水文勘测工作的技术手段更加的专业化科学化。

一、水文勘测的特点

水文勘测是指按照计划方案为系统收集相关的水文资料,从而进行水文检测和调研。水文勘测的特点包括基础性、地区性与综合性、长期性与时效性以及公益性等。

(一)基础性

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需要对水文的基本信息进行详细的调研与了解,而这些工作的基础就是水文信息。

(二)地区性与综合性

由于建设规模与建设层次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提前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水文信息进行了解,形成点、线、面模式的水文勘测体系。

(三)长期性与时效性

水文勘测不只是对空间信息的积累,也是对时间信息的积累。因此,对水文信息的检测必须紧跟经济建设活动的步伐,保证时效性,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期调查,提供持续的基础信息。

(四)公益性

由于水文勘测工作枯燥乏味,工作条件相对简陋但工作任务艰巨,因此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有一颗甘愿为国家建设贡献的心。

二、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水文勘测数据准确性以及水文勘测能力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目前,我国水文勘测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面对河道控制受水面涨落以及冲淤等因素影响的问题,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找到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解决,改善水文勘测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对工程影响较大的区域或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文勘测区域,要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手段,改善水文控制条件以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第三,对水文勘测工程中的设施设备以及配置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仅要对信息化条件下水文勘测设备的结构和变化进行总结,还需要对不同地区、不同功能的水文勘测站点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使设施设备以及配置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第四,加强研究不同水文勘测技术手段的适用性,避免出现一些盲目情况,导致不必要的失误。只有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水文勘测工作中,才能更好的进行水文勘测工作,为水文勘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工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机制不健全

水文工作包含了水文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快更好的推进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水文信息在管理、存储、服务、分析、传输以及处理等方面的改善,提高了综合效率和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政府和相关企业一味的重视对资金的投入,忽视了对技术手段以及设备更新方面的支持。虽然在投入机制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不够健全。虽然将自动测报系统以及ADCP测流新方法投入使用,但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与之对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水平有限,限制了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利于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技术引进滞后,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不能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水文勘测站不能及时的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一定情况下制约了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发展,对水文勘测工作的开展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水文勘测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在硬件设施上的技术更新不及时,在面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无法及时的做出合理的解答,导致在工作中出现滞后情况,严重影响水文勘测工作的效率,严重阻碍了水文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三)培养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

为了适应水文勘测信息化发展的速度,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一些既精通计算机又能够熟练掌握测绘以及水文技术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一线职工对设备仪器的使用以及维护都无法熟练操作,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健全培养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尤其是一线人员和实际操作工作者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对我国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促进了水文事业的发展。

四、完善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应当以水文勘测为基础,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加快水文信息化进程,同时,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我国水文勘测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开发进行不同业务信息采集、处理以及信息服务系统。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如下:

(一)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

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水文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为水文事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水文信息化不断发展离不开数据库的发展,推进水文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对我国水文数据库进行同意比对和审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补录和解决,进一步完整和准确水数据库,早日实现跨流域以及跨河流,跨地区以及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软件和平台,符合信息化发展的综合需求,使信息的传输与管理更加的便捷高效。

建立功能强健的自动勘测系统,保证水文勘测的工作质量,对水文数据进行实时传输,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勘测任务。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尽量减少员工的工作量,要根据勘测地域的实际情况,保证水文勘测质量的前提下,研究出更适合本地水文的测验设备,测验技术以及相关软件,并投入使用。

通过建立相关检测河道数据库,把水流的实时数据库作为工作基础,地理位置的信息系统作为工作平台,利用防汛会商的系统,综合运用B/S三层体系结构,通过WEB 服务,对防汛水情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同时,政府和相关企业部门也应该对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

发展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不断促进我国的水文勘测事业的信息化建设,快速实现资源的共享。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软件系统的研究与推广,进一步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二)全面培养具备信息化技术的水文勘测专业型人才

我国水文勘测事业能够如此快速发展离不开作为水文勘测工作实施的执行者的专业型人才,也是保证我国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和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但目前我国无论在知识框架结构问题、实践操作问题,还是人才建设结构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建立健全水文勘测综合性专业型人才培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要根据实际需要,满足我国水文事业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到地区的综合性与差异性,培养全方位的现代化水利知识专业人才。使他们充分掌握先进技术的使用方法,了解设备的具体操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使引进的新技术新方法得到广泛引用,而且对于推进水文勘测事业信息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促进水文勘测事业信息化与现代化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进了水文勘测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了现代化程度的加深。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解决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对相关环境和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模,尽快应用于水文勘测工作之中。推进技术创新,使水文勘测系统更加的完善,使勘测数据更加准确,有利于推进水文勘测信息化与现代化。

五、总结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环境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包括河湖、地貌、植被、地形,这些改变对水文勘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文勘测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虽然面临这机制不完善、人才缺乏、技术设备不先进等问题,但我国水文勘测事业依旧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只要完善对水文勘测信息化制度的建设,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基于完善的数据库建设,就能够充分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水文勘测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文勘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水文勘测的工作效率和数据检测的精度,使水文勘测工作朝向专业化、科学化、技术化方向发展,促进水文勘测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结平. 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中洪水标准复核计算[J]. 中国农村水利水

电, 2008,(04) .

[2] 贾志宏.川中地区公路中、小桥涵水文设计新方法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11,9(5).

[3] 段其所.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CAD 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J]. 珠江现代建设,2008,(5) .

[4] 洪立波.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纪念中国测绘学会成立四十周年论文集,2009,6(5).

[5]徐鸿昌,何旭东,余威. 水库水文计算系统软件开发研究[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8,(3).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检验验收管理要点分析 下一篇: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节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