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 分类分梯度培养高职人才

时间:2022-07-18 07:19:56

校企深度合作 分类分梯度培养高职人才

摘 要:本文提出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

>> 深度校企合作的软件人才培养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思考 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美容行业创业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 共育物流人才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理论基点与实践 建立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深度校企合作发展的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需要“深度融合” 浅析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 高职软件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探究 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对策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深度合作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问题研究 深度校企合作效应之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应用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研究 推动“校—校—企”深度合作,促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出成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校企深度合作 分类分梯度培养高职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 分类分梯度培养高职人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提出校企深度合作培养高职人才的对策,即全产业链对接,引导企业参与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类分梯度培养 一、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发展概述

在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本向区域性产业高地集聚的过程中,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国内外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理念上一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超前性。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在对西欧和日本职业教育进行考察并借鉴的基础上,创设了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代表的“教学工厂”模式,强调专业设置与岗位对接、课程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1]。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新加坡各高职院校注重研究政府的人力资源开发需求策略,从而产生合理的市场需求预测,因此其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基本吻合,进而保证了就业通道。

天津开发区作为国内设立较早,规划较完备的部级开发区,连续15年获得部级开发区中和发展水平总指数第一。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经济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人才支撑平台,定期走访开发区发展计划、招商引资、劳动人事等主管部门,了解产业现状和发展动向,坚持按照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在比肩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教学工作室,实行企业管理模式、提供真实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先后建立起覆盖各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培养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成为签约企业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供应基地。

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经过20年开发建设,实现了后来居上的跨越发展。新加坡的经验表明,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超前培养员工的技术能力与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同样重要。为配套经济发展,“为产业办教育”的理念引领园区建立了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1998年为适应外商投资企业对高级技术工人需求而成立的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应对产业规模扩大急需大量中等技术人才而成立的工业技术学校,以及2008年为服务园区产业转型升级而成立的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均在全面借鉴新加坡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特别是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率先创设的“教学办公室”模式,几乎再造了一个中国版的“南洋理工学院”。 二、现实选择:人才分类分梯度培养

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指院校从市场、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专业和培养目标进行划分,给予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且清晰的定位,同时通过高职教育与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相互衔接的培养制度,输出不同层次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中,以分类分梯度为指导原则开展合作已有先例,比如,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受部分企业委托进行了定向人才培养,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具有系统性要求,除具备企业参与合作的条件以外,还需利用调查方法掌握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不同能力特征人才的需求,并针对教学环节进行探索和实践。

为摸清底数,2014年四季度笔者设计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需求调查,意在明晰本区域企业因产业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化人才培养需要。调查根据区内二、三产业企业总数27204家,确定96家以上企业的抽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实际共有114家企业参与调查,获得有效样本97家,较好地反映了全区服务业企业对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认识和经营活动影响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

表 参加调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有效样本)

调查数据突出反映为以下五项特征:

(1) 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信心良好。调查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意愿明显,有96%的企业认为开展培养目标明确的校企合作有益企业人才梯度储备,有70%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适用项目制和标准化管理,有48%企业感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将会有大幅度增加企业竞争力。

(2) 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设置分类发展目标。28%的企业为员工规划了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对员工能力水平差异、发展定位差异、岗位属性差异分别设置目标管理的企业,分别占比27%、34%、64%。有11%的企业认为希望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实现员工能力素养总体提升,且并不以此为前提消除员工差异化发展。

(3) 企业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际用工比较谨慎。调查发展,受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影响,56%的企业实际利用毕业生源不足,38%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实际利用毕业生培养、转化成本过高;不少企业认为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毕业生相对更适应企业需求,但仍需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够予以定岗或与其共同规划职业发展路径。

(4) 企业希望校企合作人才分梯度培养前置,以缩短人力资源开发周期。45%的企业表示愿意与职业院校尝试合作探索课程设置、修业年限、专业方向灵活并有效实施培养过程监测的人才培养模式。

(5) 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缺乏市场定位与吸引力。38%的企业认为迫切需要打破统一的教学培养计划,其中多数企业建议按高度聚合的知识模块和区分岗位、区分能力要素的培养计划以减小所培养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

从企业反馈信息看,人才分类分梯度培养是有效沟通高校与企业的人才供求信息,协调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和规模的现实选择,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从根本上,市场对人力资源的流动和优化起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人才的梯度聚集、转移有其内在规律性。一方面,地方在更高层面参与国际分工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研发、销售、采购、共享中心、地区总部等高附加值环节,将极大程度上刺激关联行业产生大量产业背景强的专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金融、物流、商贸、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传统“政府主导”领域对企业有序开放,伴随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行业投资准入门槛的普遍降低,初创阶段企业开始参与市场活动,而原已从事相关行业的企业则更因感受到竞争压力而主动创新服务、延伸服务内容,从而进一步分化对不同层次人才、不同能力特征人才的需求。

第二,有企业共同参与的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对解决特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可通过一个金融服务产业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案例来解读:近年来,园区集聚各类金融服务机构560余家,随之产生的金融、财务人才缺口越来越明显(包含在岗人员的技能、知识结构提升,人才缺口超过5千人规模)。为加快培养具备信息操作能力、专业金融财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业人才,园区推出了合作培养计划并由企业共同参与。由来自企业的富有经验的职业人士担任顾问,负责课程的设计(区分不同企业对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不同功能岗位定位),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进行讲师的选拔、派遣和管理。同时为参与培养的学员建立数据库(区分不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背景),将其课程表现的每项指标添加到可被查询的人才档案中,为金融服务机构快速、有效选择合适岗位人才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精细化结果导向的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帮助导入了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更为人才培养进行了精确的目标定位。

第三,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对提升地方人才软环境、吸纳新型产业具有前瞻性意义。我们可通过对地区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结构来评估分类分梯度人才培养的价值:当前阶段,本地区在医疗器械技术应用与服务方向所需的本(专)科专业人才梯度供给匮乏(现有人才培养以理论研究为主且培养规模较小),其中,以具备系统设计能力人才为代表的研发服务类人才约占到总需求的35%,市场营销人才约占总需求的20%,其他需要按比重分别为运营、生产、质量、采购供应链、行政商务服务人才。分类分梯度培养能够为企业提供完整的人力资源方案:获得岗位聚合知识、情景化学习与实训的高职人才能够高效地完成企业基础性技术与服务工作;与高职衔接的应用本科、专业硕士高起点人才能够快速扩充企业研发团队。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是名符其实的朝阳产业。尽管区内相关企业多数仍在起步阶段,但在新兴产业获得资本支持大发展在即的背景下,加快引导相关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按企业功能需要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衔接性高的学历教育服务,搭建市场、产业与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的应用型职业教育对话平台,对于完善产业链条,显著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 三、分类分梯度培养的有效实施途径

1. 鼓励企业参与课程调整,按照企业目标市场分类培养。在企业同质化竞争中衍生出细分目标市场差异化竞争的业态,从而对院校培养人才的适应性提出了调整,针对企业细分市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能帮助企业获得既掌握行业共性知识结构又掌握细分市场技能的专门人才。物业管理专业是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最早实行所有学生接受企业全订单化培养的专业,物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初通过与物业管理协会合作引入了3家具有国家物业管理一级资质的企业参与专业共建。三家物业企业分别是商业住宅物业、科教服务物业和国际会展服务商方面的标杆企业,在各自目标市场中拥有丰富的服务案例。企业纷纷主动提出对其所设立的定向班进行课程深度定制,其中以国际会展服务为主业的迪诺曼公司更是对多达8门专业课进行了调整,结合企业服务场景引入真实服务案例,着重培养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及技能。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因其按照企业不同目标市场要求分类培养的特质,正在吸引更多的标杆型企业主动对接合作。

2. 吸引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按照企业核心业务岗位要求分类培养。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顺应地方生物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成立生物信息专业,新专业的设立得到了从事基因测序研究的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关注。学院与该企业签订协议合作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企业全程参与了生物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企业针对其两大核心业务“基因合成”和“基因测序”开发课程并纳入到培养计划中。企业运营与技术负责人受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企业带头人,参与整个专业培养方案设置的审核和课程开发。校企双方又在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授课、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推进合作。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金唯智公司面向学生开展生物信息职业技能认证,由企业为认证合格的学生颁发行业资格证书,学生由此获得除金唯智公司以外更大选择的行业空间。此后,生物信息专业因与金唯智的成功合作而吸引了信达生物制药公司主动对接合作。目前生物信息专业也成为所有学生接受企业全订单化培养的专业,实现了按照2家生物医药公司的不同核心业务岗位要求进行分类人才培养。

3. 引入企业重构专业建设,按照行业人才层次分梯度培养。在技术先进型企业中技术人才结构一般呈现出“橄榄型”,而传统院校人才培养一般注重输出高层次技能人才,将招生、教学、实习、就业整个链条上各环节的控制细节与合作企业的人才层次需求挂钩则能避免这样的系统性矛盾。2012年,思科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达成全国唯一一家大专类院校合作共建专业协议,合作将最新企业技术标准、行业发展紧密嵌套,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于企业标准的基础型网络技术知识和最新相关互联网行业专业技能应用,并对学生实行分梯度培养。合作专业主干课程80%由企业提供,使用思科网络学院教材和电子资源。学生按其能力特征获得基于企业标准的中、高级国际通用证书,毕业后在相关技术上下游企业中能够得到相应层次的技术认可,为其充分就业、高匹配度就业提供了保障。

总之,以分类分梯度原则为指导,发挥企业主导的引才用才育才机制效能,针对性地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可提升合作培养人才对企业、产业链、资本的吸引力。在各地方从传统业态向创新型园区转型发展中,高职院校充分把握企业需求变化动态,实施更加主动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为本区域提供人才竞争力方面具有更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姚寿广,经贵宝.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以南洋理工学院为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16.

(上接第41页)

2014年12月5日,“化学与社会”首期课程结束,共有99名学生获得合格证书(其中包括39份优秀证书),占选课人数的3.6%。选课人数多,获得证书者少,这也与目前MOOC在各种平台上开课的实际情况吻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物无定用,适事者器;物无定味,适口者珍”,MOOC的建设也是如此,希望上述关于MOOC建设及应用的几点一得之见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杨. 一次融合与创新的MOOC实践――访MOOC电路原理(一)主讲教师于歆杰[J]. 中国大学教学,2014(3):41-45.

[2] 张铭. 立足北大,放眼未来――“数据结构与算法”MOOC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9):65-73.

[3] 施建华等. “军用光电技术及应用”MOOC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S2):246-249.

[4] 袁婉清. 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谈为文科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体会[J]. 高等理科教育,1994(3):70-72.

[5] 耿承延. 高校文科类专业开设化学选修课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1994(4):7-8.

[6] 竺际舜. 化学,别把文科学生拒之门外――开设“现代人与化学”课程之探索[J]. 化学教育,1999(Z1):25-28.

上一篇:悬在七楼的树(短篇小说) 下一篇:浅析我国金融营销现状及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