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宇 雕塑日记

时间:2022-07-18 06:42:22

李鑫宇 雕塑日记

初见李鑫宇的作品是在黑桥的一个群展上,展览是由艺术家自发组织的,没有什么统一主题,没有前言,没有展签。在大厅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匹马和三只青铜小猫,虽然那时候没有一点艺术家的信息,但是直觉上认为这些一定是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李鑫宇有点儿不太像雕塑家,他不粗犷,也没有络腮胡,戴着一副民国范儿圆眼镜的他,有点像那个时代的诗人。

开幕当天,在自己的第一个个展现场,李鑫宇几乎全程带着温暖的微笑。这样一个“细腻”的李鑫宇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这样的性格表现得一览无余,那些以“马”为代表的表现大型动物的作品轻巧灵动、光滑圆润,翻滚的骏马,卷着鼻子的小象,俯身的长颈鹿和那只引起无限关注、萌态十足、瘫卧享受的北极熊首先在造型上凸显着属于李鑫宇的“细腻”――手工精致,瞬间姿态的捕捉敏锐,对动物表情的塑造尤为到位。

大型动物表达着李鑫宇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腻”,而那批以他的爱宠都咪和喵喵为原型的以《我家都咪》和《我家喵喵》命名的作品系列则表达着艺术家内心的柔软与细腻。看这些带有情绪与动态的作品,能让人想象到李鑫宇和他的爱宠们是怎样一种“和谐相处”的境况,而“憨厚”与“慵懒”、“服从”与“霸气”、“矫健”与“灵动”,都在还原着一场又一场动物大战或动物世界的现场,不知道李鑫宇的“观察”,又花了多少时间。

对于一位笃信“作品的核心来源于艺术家本身的气质与感受”的艺术家而言,李鑫宇的细腻在作品中完成了忠实的反映。而作为一个渴望“做一个纯简的人”的李鑫宇,或许他的烦恼才刚刚开始。

古典;是雕塑的芯儿

李鑫宇认为自己的作品是有一点儿古典的。选择青铜化学着色这种媒介,既是受了他的老师――雕塑家王伟的影响,也是他探索不同材料之后的决定。他曾经做过木雕和大理石,甚至用化纤等材料给他的猫做过一个仿真的头像,栩栩如生,使他对自己手上功夫更加自信。但是几年学习和创作实践让他逐渐清楚了自己的追求,最终做出现在的选择。“当我刚进到第一工作室,老师就一直要求我们做‘瘦’。以前的我不是很理解,到后来才明白做‘瘦’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瘦’那么简单。其中含有做雕塑时要看大,看完整的形,做雕塑的芯儿。”正是因为对这种创作理念的理解,他的作品着重强调雕塑本身的建筑感以及对完整性的把握,使作品在视觉上更饱满、结实、有张力。而青铜的质朴感和力量感,以及化学着色得到的自然过渡的层次感和效果的持久性,正是实践这种理念的好方式。尽管因为工艺本身的特点,作品的制作过程总是充满波折,李鑫宇还是乐此不疲。

李鑫宇的创作完全出于个人兴趣,他认为作品的核心价值在于艺术家的气质和感受,没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就不会好的作品,如果作品没有亲和力,连自己都打动不了、说服不了,就更加无法打动观赏者。虽然在如今这个资讯发达时代,艺术家坐在工作室里就可以看到国际艺术界的最新消息,他却一直对外面的风云兴趣不大,因为“一味地咀嚼他人已有的思路并改头换面所导致的结果是自我创作意识的模糊甚至是丧失”。兴趣体现的是个人的色彩,与人的成长和经历有关,是相对诚实的。

李鑫宇的成长和经历是比较简单顺遂的,来自简单的三口之家,父母都有不错的公职,也不给他什么压力。他从小喜欢画画,大一点就上了一所艺术高中,高考时一次就顺利地考入了中央美院。在毕业前夕,他的“长颈鹿系列”很幸运地卖出了几件,于是他用这笔钱在黑桥租下了现在的工作室,不假思索地成为了自由艺术家。

虽然成为了职业艺术家,出售作品的收入是唯一的生活来源,李鑫宇却并没有把自己的“饭碗”看得很紧。曾经有一次,有位外国藏家想给自己已经死去的爱犬做个雕塑,拿着照片找到了李鑫宇,热爱动物的他当然欣然接受,并把爱犬的神韵雕刻其中,让收藏家倍感欣慰。

平常时间李鑫宇,很少来798,即便他的工作室和家离这里只有15分钟车程。谈及对798的印象,他说:“我看见了很多人,我很少看见那么多人。我每天7点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直到晚上累了才休息,平时除了跟黑桥的艺术家朋友们打打球,几乎没别的活动。”

他对艺术圈的潮起潮落不太感冒,对各种形式的能“露脸”的活动并不积极。这种不积极的态度,在如今年轻艺术家纷纷急切地追求成功的大环境下倒是显得更为特别。也许正是因为他安于平淡的性格,才能雕塑出一只又一只干干净净的动物。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然后又变成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这不是静止的火车,与相邻列车交错时,仿佛自己在前进的错觉,而是我、喵喵、都咪共同真实地成长,在这过程里成了另一种我们。

我的生活就是做雕塑,还有自己玩,玩着玩着想做的东西自己就出来了。这样做出来的东西,不管别人觉得怎么样,这是我的生活的记录,雕塑记录着所有感动我的东西、生活的点点滴滴。

雕塑;记录下我的感动与没落

李鑫宇的老师曾说,好的艺术是玩出来的。李鑫宇把这句话深深印在脑海中,并从中找到精华,“我也在玩,我的玩伴有两位,喵喵和都咪。那时候喵喵两岁,长在工作室里,过着无聊又寂寞的生活。可是有一天,都咪出现了,两位对视而坐,一位非常警惕,一位非常热情。前几次接触都咪都被打得非常惨,没办法,你入侵了喵喵的地盘。不过现在它俩一起吃一起玩儿,有时候还一起睡,已经完全接纳了对方。通常我喜欢与变化的东西保持距离,但是因为我的这两位朋友,我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我的生活也更充实了。我喜欢它们,观察它们,自然而然地逐渐记录下它们平时的动作。我做得很随性,没有什么理论核心,就是单纯的喜欢,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告诉我或者要求我怎么做,但是我做得很开心,也让我喜欢我的雕塑。其实就算有人说了什么,我也会坚持做我的东西,因为它们在我的眼中是独特的。”

李鑫宇也喜欢其他动物,从小他就对动物很感兴趣,比如说马、犀牛、长颈鹿。他的毕业作品是做长颈鹿,“我一直觉得它们从形体到气质都赏心悦目。记得小学暑假的时候我去了动物园,看到了只在电视和图片里见过的长颈鹿,当时的感觉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第一次意识到长颈鹿是个很庞大的动物。我还骑着爸爸的脖子,试图给长颈鹿喂叶子,但是当长颈鹿真的向我靠过来的时候我吓得差点哭出来,不过也因此对长颈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这段特别的经历。”现在他想把这种感受以雕塑的形式留住。

在工作中李鑫宇逐渐意识到,没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就不会有好的作品。这种“兴趣”与“感受”绝非字面上那么单纯,作品的核心来源于艺术家本身的气质与感受,这样才能打动观赏者。“同时我也意识到,艺术没有过去与未来,一切感知的积累与整理和形式上的运用,都在逐步形成我们相对完整的心灵。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的表现是越来越宽容,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逐渐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喜欢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讨厌什么,然后做一个纯简的人。”

上一篇:浅析中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 下一篇:初中物理语言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