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

时间:2022-07-18 06:21:04

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与疏导

【摘要】当前我国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个体趋利性和领导干部职业的公共服务性之间的矛盾因素,表现为其对晋升的高期望和职位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缺乏对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疏导。因此,文章提出了切实强化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疏导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组织人事建设 基层中青年 领导干部 心理疏导

一个人是否健康要从“身”、“心”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只有身体和心理均健康的人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类竞争,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就一番事业。健康是一个人获得幸福并带给别人幸福的前提条件,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是我国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升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强化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府公信的重要因素。

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作为人的个体在适应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过程中,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性等多方面能够做到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外部行为与内部心理协调相适应的良好状态。长期以来,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唯一标准就是身体或体质,认为身体没有毛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以往被长期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完善,认为只有在身体、心理两个方面均健康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健康。

很显然,一个人仅拥有知识技能和身体的健康是无法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较好地应对社会竞争、取得工作成效、获得家庭幸福的前提保障。在当前我国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青年领导干部是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缺少我国广大地区的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积极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就将无法正常推进。为此,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其个人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所在地区、所在单位的各项事业建设,进而影响全国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概言之,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我国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政能力。

党的十以来,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①如何突破利益的固化,除了顶层设计之外,离不开广大地区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基层工作与广大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积极努力。在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形势和越来越艰巨的改革任务,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要想更好地为深化改革作出贡献,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具体而言,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其一,通过切实提升领导干部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使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人格更加完善,使个人的能力素质、道德品质得到锤炼,让广大基层领导干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提升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其二,切实提升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培养健康、和谐党政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如果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我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缺乏保障;其三,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是我国社会各界的模仿代表,其健康和谐的心理对引导社会心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其四,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其五,如果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容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提升其健康水平,能够更好地避免和预防违法乱纪行为。

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的要求

对于自己作为基层中青年党政领导干部的角色具有正确的认识。不同角色的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其言行方式不尽相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角色集中体现在“基层”和“党政领导干部”两个方面,需要对此具有清晰的角色认知。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要将自己作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人,一切工作要紧紧围绕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来开展,把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福利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追求。同时,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只有对自己的角色予以充分认同,热爱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信心和强烈的感彩,才会认同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充满情感和信心,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负责,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能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能够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能否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成败得失,是衡量党政领导干部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尺度。这就要求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具有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职位升迁、工作成败得失,对自己有充分、正确的了解,包括对自己的性格优势、能力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着正确的了解,在对自己的优势充分自信的同时,能够容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正确认识工作、生活中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要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自己的能力才干得到更好的展现,从而达到最优的自我,顺利完成自我实现的过程,在取得成绩时不骄傲,对工作中的失误不气馁、正确看待,善于总结工作中失败的教训以完善今后的工作。要能够按照与时俱进的眼光审视社会、工作与自身的优缺点。

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基层的环境复杂多样,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问题,这就需要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保障其心理健康,顺利克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社会支持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因素是人际关系,如果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够为他们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工作中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支持,从而有利于取得良好工作成效。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是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其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评价标准。当然,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让他们成为“老好人”,否则容易在工作中由于失去必要的原则而导致更大危害。这就要求基层中青年领导干部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讲求原则性、客观性,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切实为人民谋福利。

上一篇:孙德良:靠互联网赢得30亿元身家 下一篇:高龄妈妈怀二胎功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