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孤独逃不过我的眼睛

时间:2022-07-18 05:46:58

你的孤独逃不过我的眼睛

接手“孤独”,疑惑重重

侯淑琴,一个长着一头黄发的小姑娘。她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我从未看到过她的笑容。在班集体中,她是最弱小的身影,在那个几乎无人光顾的角落里,她独自守候着自己那份孤独和神秘,我曾经多少次尝试与她交流,但总是以失败而告终。我总想,在她的心里是怎样看待周围的人和物,她是否也期待花季少年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她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是难言之隐呢?我真心想走近这个小女孩,打开她的心扉,解开她的心结。

2013年9月,我接任了三(1)班的班主任,级部主任给我介绍了班里的几个“特殊学生”,侯淑琴就在其中。经过几天细心的观察,我发现她比级部主任描述的还要特殊,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孩子,却表情呆滞,沉默无语,从不与人交流,也不合群,学习一窍不通,既不动手写字,也不读书,上课时课桌上无一件学习用品,下课后从来不参与小群体活动,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只是一味地守着那份孤独。我尝试与其沟通交流,可她却没有任何反应。天哪,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小孩?难道说,她是语言发育障碍,或者是自闭症,抑或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惊吓,失去了正常的交流能力?她的表现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

尝试沟通,无果而终

带着各种猜测和疑惑,我找到了她的家长。本想从家长那里解开心中的疑惑,没想到,她爸爸的一番话,更是让我疑虑重重。爸爸说,她在家很活泼,也很爱说爱笑,完全不像在学校里的表现。我半信半疑地继续观察着这个女孩,发现她只与班里的一个男生说话,也就是她的同位王启超。我找来王启超了解情况,从中得知,她除了同桌,根本不与学校任何人交往,这样的情况大概从一年级就开始了。我就很纳闷,为什么她这么长时间不正常地生活在正常的环境中,没人发现吗?

我的疑惑更重了,神秘感笼罩着这个平凡而又特别的小女孩,我该怎么办?不能让她远离这个温暖的班集体。不能舍弃这个孩子!我去拜访了教过她的老师,让我感到有点失望的是,明明老师也给家长反映过这个孩子的情况,却为什么没有引起家长一点点的重视呢?这让我对这个小女孩的情况感到更加不可思议,也坚定了我寻根问底的决心。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那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专门等待侯淑琴的家长来接她。看到她的妈妈,我直言不讳地描述了孩子在校的诸多表现,建议她带孩子去看看心理医生,没想到她的妈妈也肯定地说,她在家表现非常好,跟正常人的表现没什么两样。从她妈妈的眼神里看得出,她对我的建议感到不高兴,也不怎么相信我的说法。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就算孩子没有心理疾病,但是她的表现已经让我很担忧了,一个自我封闭、没有正常交流的孩子放在班里,以后会是什么样子,我简直不敢想象。然而,家长的轻视,让我的一片好心,就这样被拒之千里之外!

寻求支援,但求转机

回到家,我给做医生的老公仔细地描述了她的症状,立刻引起了老公的重视。根据症状分析,这个孩子很可能是“自闭症”,严重的自闭会引起自虐、自杀等倾向,我感到了一阵阵的不安。老公说:“赶快通知家长,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后果会很可怕的。”第二天,我把这件事汇报给了校长,校长听完我的汇报后也很重视,立刻给家长下达了通知书,强烈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去接受治疗,学校并为其办理休学手续,希望此举能督促家长赶快带孩子去检查,大家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好消息的到来!

经过了一个寒假的等待,等来的并不是我们期望的美好,而是家长完全不负责任的冷漠。开学第二周,家长把学生送来,我欣喜地抚摸着侯淑琴的头,以为她能开口和我正常交流,费了半天的口舌,换来的还是沉默不语。看来家长并没有带孩子去治疗。此时,我的心情变得很糟糕。家长的无动于衷让我很费解。难道,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者他们有什么难言之隐,又或许他们根本就不信任我,所以才对我的良苦用心置之不理。

峰回路转,拨云见日

谜底像乌云下的太阳一样,等到风儿吹来,它悄悄地探出了头。经过我再三苦口婆心的劝说,侯淑琴的姨妈领孩子去做了检查。开学第二周的周二早上,我便得知了消息,这个孤独的女孩患有“苯丙酮尿症”,其症状为生长发育迟缓,除躯体生长发育迟缓外,主要表现在智力发育迟缓。他们的智商低于同龄正常孩子,重型者智商低于50,语言发育障碍尤为明显,苯丙酮尿症长期得不到治疗又引起了孩子的心理上的疾病――“自闭”。然而,孩子的病一直得不到控制,十岁的孩子智商只有五六岁孩子的水平。一切都明白了,不幸之中的万幸,事情出现了转机,现在,侯淑琴正在接受治疗,希望在期待中慢慢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香城镇中心小学)

编后语

本文中的班主任及时发现了班里小琴同学的异常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她与家长的交流过于简单,反馈给家长的信息也不足以说服家长;再者,赵老师对学生的帮助方式也带有强制性,可能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或排斥。

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最好能够做到:第一,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及时发现学生一般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帮辅建议,以便维护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二,与家长共情,能够体恤和理解“问题”学生家长纠结、逃避、无助等复杂的心理状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协助家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通过倾听、提问、鉴别等技术挖掘家长和学生言语背后的信息,发现问题,帮助家长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转而能够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

(张 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在砂卵砾石地层条件下的水平定向钻的穿越技术 下一篇:鼓励“说出来”,人才方好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