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资源的管理方法与措施

时间:2022-07-18 02:10:56

浅谈水资源的管理方法与措施

摘要:目前,随着人类用水量的不断增长,节约用水,控制用水量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供需情况,必须采取各种控制需水量增加的措施,如:科学编制农、林、牧、渔和农村生活用水定额,以及工业行业的单位产品用水量和万元产值用水量,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等。为了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从水资源的管理做起。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方法 管理措施

Abstract: at present, as the constant growth of human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saving, control water consumption is imperative.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must take all kinds of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water control, such as: the science of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fishery and rural life water rationing, and industry unit product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ter output value ten thousand yuan, city life water norm, etc.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e must start from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就必须制定好一套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目标与管理措施,形成一个以水权为核心、水价为手段的水市场机制;开发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与实现统一管理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与执法体系;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水资源的管理内容

水资源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取水管理、需水管理、节水管理、污水管理等几个重要部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管理方法。

取水管理。在干旱缺水的年份,由于水的随机性,会出现取水冲突的现象。此时,要解决上下游的取水冲突,管理者要帮助下游发展经济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上游取水者不仅要着力于自己的发展,还要兼顾下游的利益,下游在享受上游水资源的益处时,有义务分摊一部分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合理费用,同时要注重节约用水。取水管理的目标是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天然河道、湖泊、水库与地下水层的取水,尽量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合理公平地分配水资源。

需水管理。需水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供定需。水资源是有限的,且增加供水量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因为开源需要的投入不断增多且增加的供水量有限。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只有依靠控制需水量的增长来改善供求关系。这就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强化需水管理,深入研究来水、供水、用水过程实现三者之间的优化组合。

3、节水管理。节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不同水平年与需水和开源相配合,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系,达到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节水管理措施分为社会经济类与工程技术类。社会经济类管理包括政策、法制管理;建立节水型用水标准化体系;建立国家、地方、用水户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实行地区差价的水价和水资源费政策等。工程技术类包括改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监测与调度管理;设计和执行高效节水灌溉制度;按节水灌溉要求设计、实施新建和配套改造的灌溉项目;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广安装使用节水器具;建立节水技术跟踪、分类、评价信息系统。

4、污水管理。污水管理的主体是开展污染防治、控制污染总量和划分水功能区。水资源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组织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特别是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工业污染防治从以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使工业企业由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转向全面达标排放。保护好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完善江河湖库水体和地下水水质监测网,对城市和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进行监督。

二、水资源的管理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受水资源形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天赐之物”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水缺乏“资源”意识,更缺乏对水资源价值的认识。这种状况必须予以改变。所以为弥补行政手段的不足,应重新树立水的价值观,建立一个以水权为核心、水价为手段、水资源有偿使用的水市场机制。运用经济杠杆来组织、调节和影响管理对象的活动,从经济上规范人们的行为,间接地强制人们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目标而努力。

1、建立高效有力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行政体系,充分体现和行使国家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破除行业、部门、地区分割,形成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的行政体系。同时建立全新的水资源工作机制,它包括三个补偿机制:谁耗费水量谁补偿,谁污染水质谁补偿,谁破坏水生态环境谁补偿。同时利用补偿建立三个恢复机制:保证水量的供需平衡,保证水质达到需水标准,保证水环境与生态达到要求。

2、利用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三维仿真地形地貌,包括流域地形、地表结构等,显示水文站、雨情站、水文测点等位信息,河流、公路、铁路等矢量线属性,水库、湖泊等面状信息,楼房等块状信息清晰地显示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分布;可以测量距离、面积、缓冲区计算、空间信息查询、剖面、水淹面积计算、蓄水量计算、库容量计算。实现gis支持下的扩展的地理数据管理、分析、可视化和各种数学模型与科学计算功能,能支持空间信息查询和属性库查询和检索,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保障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健康和有序发展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

3、建立水市场与水权、水价是不可分割的群体。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水权的初始分配必须通过政府机构。但是水权的再分配并不必通过行政手段,如果通过市场进行,就会形成水权交易市场,简称水权市场。同样,水商品的分配如果通过市场来进行,就会形成水商品市场。实际生活中,我们把水权市场和水商品市场笼统地称之为水市场。使用权出让给市场主体后,市场主体之间根据水资源利用规划,通过协议调整水资源的利用,并进行有偿转让,这样才能形成水市场,而这也才是真正的“水市场”。水市场只能限定于国家建立了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后,市场主体之间的水资源使用权有偿转让,而不是地方政府之间的“使用权”转让。

总之,为实现上述根本目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行“权属统一、经管公开”的办法。所谓权属统一,是指水资源的管理权必须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行使。所谓经管分开,是指各管理单位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按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运营,待时机成熟实现行业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同时进一步明确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的关系,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兴利与除害的关系等,建立一个以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为中心,分级管理、监督到位、关系协调、运行有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实施全过程动态调控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在管理体系上遵循自然规律,以流域为单元实行统一管理,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地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都是有机的整体农村水与城市水相互流动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循环,水量与水质之间相互依存,统一管理能有效避免对水的管理因人为因素而分割、分离。最后,在机构能力建设上,要重点加强流域水管理机构的协调能力并建立与水资源统一管理有关的机构定期交流信息和相互对话的机制。以体现防洪排涝、水资源供需平衡,水生态环境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上一篇:对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材料选择和设计施... 下一篇:浅谈推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和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