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综述

时间:2022-07-17 11:40: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述

摘 要:现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互联网,严重的会成为网络成瘾者,青少年毫无疑问地、首当其冲地受到了这种影响,甚至成为了网络成瘾者。正因为如此,关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正是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对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

当今社会,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更多人受益于互联网的同时,有些人则因沉迷于网络, 超出了正常限度而致使身体健康受损,学业中断,甚至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其间也不乏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这就是网络成瘾。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上网形式的多样化等特点,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因此,对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有关心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

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的界定。围绕着互联网对人们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就有了诸多不同的概念。Goldberg(1995)首先提出的是“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的概念;Young(1996)、Brenner(1997)等使用的是“互联网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简称IA)、“网络成瘾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这一称呼;Anderson(1998)则使用了“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y); Morahan-Martin 与 Schumacher(2000)、Davis(2001,2002)等人使用的是“问题性互联网使用”、 “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概念。

在以上众多概念中,使用较多的是“网络成瘾症”(IAD)和“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IU) 的概念,尤其以网络成瘾最为常见。这也是本研究之所以选择使用“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症”(IAD)的概念,即本文中所称的网络成瘾,最早是由Goldberg(1995)提出的。Young(1996)通过在线调查的方法最终证实了网络成瘾现象的存在。美国心理学会(APA)1997年正式承认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专门讨论它的诊断标准。

网络成瘾的概念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成瘾必须以化学物质(如,药物、等)的摄入为依赖,而网络成瘾并不存在此类物质(梁朝云,2001;雷雳等,2006)。Suler(1999)认为,“成瘾”有可能对生活产生积极影响,在描述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的过程中使用的是互联网依赖或互联网成瘾有可能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由此,Davis(2001)提出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IU)来代替网络成瘾,用以说明是非理性的使用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综上所述,对网络成瘾这一现象而言,相关研究者们并没有特别统一的称呼或界定。本人更倾向于将网络成瘾理解为在无成瘾物质的作用下,由于过度地使用互联网而最终导致个体的生理机能、心理功能等方面受到损害的行为。

2 网络成瘾有可能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危害大体有:交往方式错位;人性异化;自我迷失,网上网下适应能力减退;认知不协调;心理障碍现象日渐增多――品行障碍(说谎、出走、网恋、游戏成瘾)、人格障碍(对“网络人生”产生精神依赖)、情绪障碍(抑郁、孤僻)等(辛丽君,李娜,2008)。

3 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对于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研究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其与外部环境因素(如家庭环境、社会生活事件)有关。有些学者则关注内部因素(如人格、应对方式)在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人格是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发生在个体身上的人际过程(Burger,2004)。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是“在一个人的活动倾向中,稳定不变的那部分。”也就是说,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

国内外许多研究通过分析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质,发现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质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关系。Young(1996)的研究表明,网络使用者中倾向于独处以及倦怠社交的人更有可能会成为问题性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Young(1997)发现,互联网成瘾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网络成瘾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轻度到中度)的抑郁,由此推断出抑郁(轻度到中度)可能是导致网络使用者成为网络成瘾者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甚至可能是主要因素。另外,Young和Rodgers(1998)通过研究互联网成瘾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具有某些抑郁有关的因素,如低自尊、孤独等的人,可能是网络成瘾者的高危险群。雷雳等(2006)发现神经质人格对IAD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神经质人格特征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张海涛等(2006)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和人格特点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人格特质能够预测网络成瘾的倾向。侯友(2007)发现精神质和神经质对网络成瘾产生正向影响。Davis(2001)认为,网络成瘾者自身在人格特质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特征,如社交恐惧、忧郁、物质成瘾等,在此基础上如果再遇到相关生活事件引发更大、更多生活压力,由此就有可能最终造成网络成瘾。

以上关于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表明,网络使用者的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孤独、抑郁等消极的人格特质在网络成瘾者身上表现更为普遍。

网络成瘾问题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日益凸显,使人格特质在其中的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二)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应对是指个体在遭遇生活事件时, 对于应激事件和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先期进行评估, 之后不断做出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Burger,2004)。不同的人格发展往往会伴随和产生不同的应对方式。良好的应对方式有益于精神健康,而缺乏良好的应对方式则会损害精神健康 (肖计划,1996;彭虎军等,2008)。

肖计划等人(1996)的研究表明, 使用“ 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较多的学生在整体精神健康状况方面存在较高水平, 不仅如此,他(她)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状态,。使用消极应对方式较多的学生在整体精神健康状况方面存在较低水平,不仅如此,还常常伴随着 “ 焦虑”“ 抑郁” 以及一定程度的“?强迫症状” 。韦有华和汤盛钦(1997) 的研究发现:大学生面对压力时较多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较少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并且在年级、情境、性别方面呈现出了较大差异,而在城乡、专业、性格方面却呈现出的是较小差异。张建卫等人(2003)研究发现:大学生在3 种应对方式上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式上呈现出的是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以及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显著差异。朱孔香等(2008)的研究发现男生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认为这可能与男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有关。

不少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也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梁宝勇等(2000)的研究发现,消极应对与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与外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则呈显著负相关。温岚等(2010)的研究表明,积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呈现的是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则呈现的是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会防御抑郁,消极应对方式则加促抑郁情绪。

Kraut(1998) 发现网络使用过度的人群有较高的忧郁感;Young 和Rogers(1998)认为抑郁与网络的过度使用存在显著的相关。

从以上一系列研究中可以看到,网络成瘾与消极应对方式、消极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较为密切,而网络成瘾者普遍具有抑郁、焦虑等人格特质。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一旦遭遇某种挫折,其需要得不到很好地满足, 可能更容易到网络上寻求支持,以至于网络成瘾。此时,网络成瘾便成了一种应付挫折与压力的手段。

(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侯友(2007)的研究表明,上网游戏时间、生活事件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倾向,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上网时间上有显著差异,上网时间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的倾向。但林绚晖,阎巩固(2001)的研究表明在上网时间上,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是不是可以通过上网时间来预测网络成瘾,相关研究的结论却并不一致。

Young(1996)、Morahan- Martin&Schumacher(2000)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比他人有更多的理由上网。姚建国等(2006)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组使用网络目的以游戏居多,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

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网络成瘾具有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容易沉溺于网络(Morahan- Martin &Schumacher,2000;欧居湖,2003)。但Brenner(1997)的研究却显示男性与女性的网络成瘾倾向没有差异。朱孔香等(2008)的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学生性别、所学专业相关, 男生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Morahan-Martin &Schumacher(2000)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与否与上网年龄无关。但欧居湖(2003)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在不同年级学生中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张海涛等(2006)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网络成瘾程度大,差异性显著。李涛等(2004)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倾向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胡岚(2005)的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的倾向。

由上述研究可知,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时,结论可能有所不同。这可能与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研究方法不同及问题本身的复杂程度有关。

4 网络成瘾的成因

(一)对网络成瘾成因的探讨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在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探讨的问题上,相关研究大多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的:有一类研究在分析可能造成网络成瘾的原因时主要侧重于从互联网角度入手,如互联网服务类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有一类研究主要是从用户角度入手,探究可能导致互联网用户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从而成为网络成瘾的心理行为变量,如人格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还有一类研究是将个体因素与互联网特点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如神经质人格特征、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服务偏好对PIU的影响雷雳等(2006)。

(二)对网络成瘾解释的探讨

在众多对网络成瘾进行的相关研究中,Young 的ACE 模型、Davis 的认知-行为模型、Grohol 的阶段模型和社会一生理一心理模型是对网络成瘾予以解释的几种比较常见的模型。

(1)Young的ACE模型

Young(1997)提出由于互联网具有三个特点:匿名性(Anonymity)、便利性(Convenience)、逃避现实(Escape)。正是因为网络存在以上这些特点才导致了网络使用者的成瘾行为,这一解释称之为ACE模型。

该模型是基于网络本身特点和网络行为而提出的,认为之所以出现网络成瘾首先是源于网络的特性。其特性使得网络使用者在网络上表现得更自由、更隐蔽,以至于引起过多的网络的过度使用,并最终导致了网络成瘾症状的出现。

(2)Grohol阶段模型

Grohol(1999)认为,网络使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要想实现由第一阶段跨越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必须要借助外界力量的帮助。即:网络成瘾是网络使用成熟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3)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

Davis(2001)认为影响网络成瘾的核心因素是非适应性认知。它位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病因链的近端,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能够产生的充分条件。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会受到不良倾向(个体的易患素质----个体具有的诸如抑郁、社会焦虑、物质依赖等素质)和生活事件(压力源----紧张性刺激, 在此是指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它们则位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病因链的远端,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产生的必要条件。个体易患素质与压力源的结合,对于网络使用者而言就更容易形成病态网络使用的行为。

该模型是基于网络使用者内在心理状态和行为而提出。

(4)社会一心理一生理模型

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网络成瘾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刘树娟等(2004)认为网络成瘾受社会、心理和生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应通过“社会一生理一心理”统一的模型,综合各种因素来解释。雷雳、李宏利(2004)认为不仅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导致了PIU的出现,还有可能存在着社会环境因素对PIU的影响。网络成瘾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可显示出各种相关效应,综合各种因素予以解释可能会更加合理。

(三)网络成瘾的诊断与测量

虽然对网络成瘾现象的研究很多,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对网络成瘾的准确界定和测量直接影响着对其的诊断、干预、治疗。

在众多研究者中,Young最早对网络成瘾进行了量化研究。Young(1996)通过对病态的诊断标准进行修改与订正,最终形成了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被试对这一共包括8个题项的问卷进行作答后,如果其中有5项的作答是肯定的,那就属于网络成瘾。

Goldberg(1995)提出的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包括突显性、耐受性、退瘾症状、戒断症状、冲突性、复发性、心境改变七种症状,无论一年中的任何阶段、时间,只要如果网络使用者有多于以上所列七种症状中的三种症状出现,那就可以被判断为网络成瘾。

Brenner(1997)编制了“互联网相关成瘾行为量表”(Internet Related addictive Behavior Inventory, 简称IRABI),一共包含了32 项内容。这一量表后经台湾学者Chou(2000)进行了翻译,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中文版量表第二版(C- IRABI-II),一共有37 个项目。

Griffiths(1998)提出,要界定网络使用者的行为是否是网络成瘾必须要满足诸如:显著性、心境改变、耐受性、退瘾症状、冲突性、再发性共6项原则。

Suler(1999)认为有8个因素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待互联网的热情到底是属于健康性的,还是属于病理性的,抑或者是介于健康性与病理性之间。

Morahan-Martin与Schumacher(2000)编制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共10个项目。

Davis(2002)编制的在线认知量表( the Online Cognition Scale,简称OCS),是一个多维度判断网络成瘾的工具,包含5个因素,共36个题项。通过计算被测试者的总分或者计算被测试者在任一维度上的得分来确定被测试者是否属于网络成瘾。

陈淑惠(2003)在研究中提出对网络成瘾的测量,其量表必须包括四个症状维度: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退瘾症状;网络成瘾相关问题。

欧居湖(2003)在研究中提出判定网络成瘾可以依据以下九个方面:智力受损、注意力缺失、动机冲突、双重人格、成瘾行为、适应不良、抑郁、孤独感、躯体症状等。

此外,雷雳等(2007)等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网络成瘾量表。

现有对IAD测量的量表虽然很多,但其仍然只处于探索阶段,因为编制精良、信度和效度较高、适用广泛的量表依然处于缺乏状态。

生活中人们更多是受益于互联网使用的,网络成瘾只是对正常、健康使用互联网的偏离。因此,对网络成瘾相关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网络使用可能带给用户积极影响的基础上。

总之,网络成瘾是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面对网络成瘾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Davis, R. A.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 17(2), 187-192.

基金来源: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高职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GS2014-22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公益性之浅析 下一篇:山西会计师事务所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