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2-07-17 11:36:49

高中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学生应该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多个省份已于 2007年开始相继将文学名著纳入高考考查的范围,而且力度都相当大。由此可见,高中生课外名著阅读贫乏的现状足以令人堪忧,高中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也随之倍受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也不能不倍受关注。

一、“雷声大,雨点小”——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兴趣不高

有一位学生曾这样说,所谓名著、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又谁都不愿浪费时间读的玩意儿”。该学生的话很能反映当代大部分高中生对待课外文学名著的态度。“雷声大,雨点小”可以说是笔者在实地调查研究中总结出的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经过调研,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学习任务的繁重和学习时间的紧张;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极端的应试功利目的;言情、奇幻、网游、盗墓等浅薄网络小说的冲击;名著的故事事件、文字、人物性格等方面和中学生的阅读取向有落差;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引导不够等等。

针对以上原因,结合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认为用以下几点来培养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对策1:通过“影视欣赏”,激发阅读兴趣

课内外阅读相衔接,通过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配合教师的辅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并写简单的观后感。比如在学习了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等名篇后,让学生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影视鉴赏,并针对其做了影评,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变得空前高涨。

对策2:组织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把学生分为若干个读书兴趣小组,把喜欢读书的和想读书的组织起来,经常性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课外名著阅读活动的发展。在成立读书兴趣小组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演讲、辩论赛、读书征文、编排校园剧、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要进行必要的表彰。举办活动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对策3:降低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的心理压力,培养阅读兴趣

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此时,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位高一新生曾经告诉我:“老师,我看到名著就头痛,又长,又深,又厚……。”相当多学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一看到大部头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第一学期笔者不向学生推荐巨著,而是推荐一些文字优美或传奇性、故事性强的小册子导读:如名著导读系列、名家谈红楼等,在 “没有-初步-深入”的阅读宗旨下,一步步地培养他们阅读优秀作品的自觉性。

对策4:与时俱进,以时尚流行促阅读热情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流行时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追逐欲。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就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让时尚流行为阅读服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时,学生从网络、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了相关情况,很感兴趣,教师又借机组织学生观看此类相关节目,使得《三国演义》在班里就热起来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浓厚,不仅认真阅读,而且热情讨论,同时在读书交流会上群情激昻,各抒己见。其实关注流行时尚和名著阅读并不矛盾,如果引导得当,反而能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时尚追求欲望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旺盛的读书欲,促进他们逐步形成“阅读-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时间和能力欠缺

然而,学生阅读热情被点燃后,很快会遇到以下问题:如果学生过分倾向于短、平、快的缩略、梗概式阅读,那即使接触原著,如《红楼梦》等,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改善此种状况。

对策1: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从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根据认知水平的差异,各个年级有所侧重;且考虑高一到高三的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高一任务重一些,以中外名著,中长篇小说为主,高二、高三以名人传记、杂文、古典诗词、科普读物为主等。每周安排1—2节阅读,暑假、寒假可读一些中长篇小说,课余时间看一些报刊、杂志等。总之,根据每学年的读书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课外阅读,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

对策2:充分利用媒体优势,促进学生思考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许多是可以被语文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如果能充分地利用,就能有效地推进学生的阅读,包括名著阅读。如在教学中定期向学生播放“读书时间”、“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作家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比较生动,而且富于变化,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此外还可以把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人物或精彩之处。

对策3:创设名著交流平台,加强名著阅读的效果反馈

开展读书交流会。可采用课堂交流方式,每月举行一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可以是朗读、复述、谈话、看影视片段、谈话、讨论等等。它提倡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接触原著,远离标准化的赏析,强调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没有一致的见解,但必须随时随地记录下感受和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彼此进行交流的基础。这种读书交流会支持、提倡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独特体验。

根深方可叶茂,固本方能求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名著阅读的乐趣,是我们众多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和最大幸福。

上一篇:过程生态361,导引育人NO.1 下一篇:小学唱游教学特点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