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2-07-17 10:42:32

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摘要:以安徽省和江苏省1997-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两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江苏省与安徽省GDP的差距由1997年的2.5倍扩大到2007年的3.5倍,进出口贸易额的差距由1997年的7.66倍扩大到2007年的12.79倍;安徽省FDI对GDP的带动作用远大于江苏省,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带动作用略小于江苏省;安徽省的出口依存度等外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增长缓慢,在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而江苏省的外贸发展水平测度指标在逐年上升。

关键词:经济发展水平;外贸发展水平;贡献率;比较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3-0067-06

一、引言

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随着安徽省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区”步伐的不断加快,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额增长迅速。但是,与临近的江苏省相比,安徽省的外贸发展水平以及对外贸易对GDP的贡献率等还存在很大差距。究竟安徽省与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多大差距?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有多大?外贸发展水平存在多大差距?本文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对外贸易及经济增长的研究较多,庞英(2004)运用1992-2002年的数据,对内蒙古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内蒙古对外贸易对推动其经济功不可没,但是与全国相比,对外贸易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存在很大差距。王滨(2006)根据1993--200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分析表明,在最近lO年中,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挤出国内投资。吕立才、黄祖辉(2006)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进口、出口和总贸易量与FDI之间皆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互补性。吴一丁、毛克贞(2006)研究表明,我国出口贸易通过不同路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出口贸易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较小、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有限、对市场化进程及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作用;出口贸易主要通过带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吴德进(2007)根据1981--2006年福建省统计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福建省FDI流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福建省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出口和进口明显促进了经济增长。从短期看,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产生了偏离,但偏离误差修正的速度较快。康赞亮、张必松(2006)研究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双向因果关系,但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我国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国家且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姚远(2007)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对进口贸易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比较各区域,发现东部地区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钟晓兵(2007)在对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检验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单项的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安徽省和江苏省1997-2007年的统计数据,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别比较了两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

三、安徽省与江苏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部地区经济特别是临近江苏省的安徽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临近的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较,可以明显发现两省的差距非常大。

1.GDP的比较。安徽省GDP从1997年的2669.95亿元增至2007年的7 364.18亿元,增长了约2.76倍,年均GDP增长率约12.45%;而且GDP增长率波动较大,从1997年的14.14%跌至1999年的3.68%,然后又增至2007年的20.11%。江苏省GDP从1997年的6680亿元增加到25 741.15亿元,增长了约3.85倍,年均GDP增长率约13.83%。另外,江苏省与安徽省GDP的差距由1997年的2.5倍扩大到2007年的3.5倍(见表1)。

2.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安徽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97年的31.16亿美元增至159.31亿美元,增长了约5.11倍,其中出口贸易额从1997年的20.05亿美元增至88.21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为21.61%;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97年的238.77亿美元增至3 496.71亿美元,增长了约15.90倍,其中出口贸易额从1997年的152.18亿美元增至2 037.33亿美元,增长了13.38倍,年均增长率为33%。而且,江苏省与安徽省的差距由1997年的7.66倍扩大到2007年的12.79倍(见表1)。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较。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97年的687.3亿元增至2007年的5 093.68亿元;江苏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由1997年的2 203.09亿元增至2007年的12 268.07亿元(见表1),江苏省与安徽省的差距由1997年的1 516.6亿元扩大到7 174.39亿元。

4。FDI的比较。安徽省FDI由1997年的3.85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35.71亿美元;江苏省FDI由1997年的92.71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527.07亿美元(见表1),江苏省与安徽省的差距由1997年的88.86亿美元扩大到491.36亿美元。

四、安徽省与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分析

就地区而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由出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总额、FDI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反映。因此,笔者运用OLS法,采用Eviews5.0软件分别对1997-2007年安徽省和江苏省GDP指标与出口贸易额、进出口贸易总额、FDI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R2和调整的R2都在0.9以上,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高;相关系

数R都在0.95以上,说明自变量都与GDP呈正相关关系。另外,F统计量、T统计量均通过了α为5%的显著性检验。因此,回归方程的可信度高。

(一)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对GDP作用的差异分析

从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见表2),R都在0,99以上,表明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与GDP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就自变量系数而言,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4.6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1.26个单位;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进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4.6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进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0.71个单位。这表明安徽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远大于江苏省,这主要是因为与江苏省相比,安徽省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因此,安徽省要提升GDP总量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该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

(二)FDI对GDP贡献率的比较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R都在0.95以上,表明FDI与GDP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就自变量系数而言,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FDI可以带动GDP增加19.4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FDI仅使GDP增加4.5个单位。这说明安徽省FDI对GDP的带动作用远大于江苏省,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的促进作用潜力巨大。因此,未来安徽省应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外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带动作用的比较分析

从回归结果看(见表2),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表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呈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就自变量系数而言,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带动GDP增加1.08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使GDP增加1.8个单位。说明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带动作用略小于江苏省,主要是由于投资结构不尽合理,投资效益不够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不相适应,以及投资体制问题较多,民间投资不活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活跃民间投资,尽力发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五、安徽省与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为了进一步认清安徽省和江苏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笔者结合以上基础指标(见表1),并运用与其相关联的衍生指标作进一步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指标及计算方法说明

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测度,本文主要是借鉴庞英(2004)的测算方法,主要指标包括:出口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外开放度、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出口依存度=当年出口额÷当年GDP

外贸依存度=当年进出口贸易额÷当年GDP

外资依存度=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当年GDP

对外开放度=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年出口额一上一年出口额)÷(当年GDP-32一年GDP)

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DP增长率

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对比分析

笔者运用以上公式,分别计算了安徽省和江苏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具体度量指标,计算结果见表3。利用表3的数据,运用Evlews5.0软件作图,分别对两省11年来出口依存度、对外开放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和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走势进行了比较(见图1、图2、图3、图4、图5)。

1.出口依存度的比较。据统计资料显示(见表1),安徽省1997年以来出口贸易和GDP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出口从1997年的166.4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679.22亿元人民币,GDP从1997年的2669.9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7 364.18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了4.08倍和2.76倍。1997年以来安徽省的出口依存度有所提高,但增长很缓慢,11年间的年均值仅为0.07。江苏省1997年以来出口贸易和GDP都有了飞速发展,出口从1997年的1263.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15687.44亿元人民币,CDP从1997年的668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25741.15亿元人民币,分别增长了12.42倍和3.85倍。1997年以来江苏省的出口依存度提高迅速,11年间的年均值为0.36。就变化趋势而言(见图1),江苏省的出口依存度在逐年上升,呈不断增长态势,安徽省与江苏省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安徽省应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的步伐,不断挖掘出口贸易的自身潜力,充分利用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对外开放度的比较。根据表3计算出,1997-2007年安徽省对外开放度的年平均值为0.13,其中外贸依存度为0.11和外资依存度为0.02;而同期江苏省对外开放度的年平均值为0.79,其中外贸依存度为0.65和外资依存度为0.14,就对外开放度而言,安徽省比江苏省低66%,表明安徽省进出口规模较小和吸引外资能力弱。

从11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图2),代表安徽省对外开放度的曲线相对平缓,说明从1997-2007年安徽省的对外开放度增长缓慢;而代表江苏省对外开放度的曲线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1997-1999年与安徽省对外开放度曲线的距离不大,但是1999年以后两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明江苏省的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相反则表明安徽省对外资和国外资本市场的利用程度严重不足。

3.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据表3数据计算得,1997-2007年安徽省和江苏省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年均值分别为0.08和0.61,安徽省比江苏省低53%,表明安徽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不及江苏省。从趋势上看(见图3),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基本同步,但是安徽省的趋势线波动较大,由于出口的不稳定使得1999年的出口额减去1998年的出口额后所得的出口增加额为负数,以致1999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值。另外,两条曲线之间的差距很大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安徽省和江苏省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距不仅不会缩小还呈不断拉大之势。

4.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的比较。从趋势图上看(见图4),安徽省的曲线较平缓而江苏省的曲线变化较大且上升幅度很大,两条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而且1999年由于安徽省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负值,导致其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为负值。另外,从数值上来看(见表3),11年间安徽省和江苏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的年均值分别为

1%和8%,江苏省比安徽省高7个百分点;而且2005年江苏省和安徽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分别为14%和2%,相差12个百分点,达到期间最高水平,表明安徽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弱。因此,安徽省应借鉴江苏省的成功经验,改善出口结构,促进出口贸易增长,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5.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比较。利用表3的数据计算出1997-2007年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年平均值,安徽省和江苏省分别为0.05和0.36,江苏省是安徽省的7倍多;而且2003年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江苏省为0.48而安徽省仅为0.06,相差42个百分点,是11年中差距最大的。另外,从趋势图上看(见图5),代表安徽省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曲线很平缓,表明其直接利用外资能力提升缓慢;代表江苏省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曲线高悬于代表安徽省直接利用外资能力的曲线之上,而且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2003年以后虽有所缩短,但总体而言两者之间的间距还是很大,表明与江苏省相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安徽省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FDI所占比重较小,而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都在0.99以上(见表2)。因此,安徽省应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充分利用外资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不足。

六、简要结论

本文通过将安徽省与江苏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就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安徽省GDP从1997年的2669.95亿元增至2007年的7364.18亿元,增长了约2.76倍,且GDP增长率波动较大;江苏省GDP从1997年的6680亿元增加到25 741.15亿元,增长了约3.85倍。江苏省与安徽省进出口贸易额的差距由1997年的7.66倍扩大到2007年的12.79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差距由1997年的1516.6亿元扩大到7174.39亿元。FDI的差距由1997年的88.86亿美元扩大到491.36亿美元。

2.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都可以使GDP增加4.6个单位;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1.26个单位,增加1个单位进出口贸易可以使GDP增加0.71个单位。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FDI可以带动GDP增加19.4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个单位FDI仅使GDP增加4.5个单位,说明安徽省FDI对GDP的带动作用远大于江苏省,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安徽省的促进作用潜力巨大。安徽省增加1个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带动GDP增加1.08个单位,而江苏省增加1单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使GDP增加1.8个单位,说明安徽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带动作用略小于江苏省。

3.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且有不断扩大态势。具体表现为:江苏省的出口依存度、对外开放度、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和直接利用外资能力在逐年上升;而安徽省的出口依存度等指标增长缓慢,在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上一篇: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再探讨 下一篇:日美农业贸易保护的特点\绩效比较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