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健康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时间:2022-07-17 10:07:40

浅谈如何健康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摘要:体育课在当今中国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而且新的教学大纲着重强调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健康体质的不可或缺性。

关键词:体育 团队协作 创新 能力

体育课程在当今中国是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而且新的教学大纲着重强调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健康体质的不可或缺性。体育课程被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当时的一些欧洲国家把体育课程首次纳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肯定了体育教学课程在基础成长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这一做法延续至今,并被普及开来。现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小学的课表中都把体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罗列其中。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是作为必修课程存在的,而且在升学招录考试中也按一定比例分数作为衡量标准的。这在中国当今以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现实中,也对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身体健康是一切学习工作生活的根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尤其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是每一个教育从业者的责任,首当其冲的就是体育教师。然而,作为中学体育教师,我们不得不承认及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的很多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严重缺乏,普遍体质偏差,不断有学生因为缺锻炼体质差导致猝死的事例见诸报端,令人心痛。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现在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个孩子,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成员对于孩子过度保护,使得很多孩子没有机会参与到一些日常的体育锻炼中来,甚至基本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我们承认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孩子可能摔倒,可能发生肢体碰撞而产生一定的伤害,这种可能付出的小代价对于体质健康的提升与维持是相当重要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因噎废食,短视地让孩子远离运动锻炼。

也许作为体育教师,我们没有太多机会说服学生家长,减少他们对于孩子参与到一些运动锻炼中的无必要担忧,但是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建立一定的体育品格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学到一些体育技巧,更要建立一种体育精神,使得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目的与任务。这一点对于所有体育从业教师来说,都必须明确。换而言之,体育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于学生体质的锻炼技巧的教授,还必须包括体育基本知识和体育基本精神素养。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贯彻这样一种体育技巧与思想有机结合的教育思维,让体育教学内容生动具体。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肢体主导的身心活动,在体育知识及技巧的不停学习记忆实践的活动中,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也有人说,体育课就是一门社会课。因为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体育课相对自由度比较高,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较多的时间进行人际交往协作,学生的个体思维和情感特质能够得到充分的流露体现。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体育课不再限于体育一方面,也要实现体育与美育及德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跟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做好这一点,要求体育课程的组织者――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从而更加从容地面对体育教学课程的新标准、新要求。

体育学科教学活动是开放性的,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开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开展一定的肢体锻炼和进行团体协作活动。体育课程教学要求也是发散性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体育学科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作用是巨大的。

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基于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教材。中学体育学科教材是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性指导资料,体育教师有必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和场地实际,组织规划好体育课程开展的模式方法,在保留必要体育教学活动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进行一些取舍。对于一些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不予进行,取而代之进行一些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富有地方特色,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自己故乡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比如,在我执教的地区很多学校就把富有民族风情特色的花灯舞作为体育学科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开展一定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在肢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充分感受到了民族文化风情魅力,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无定法。”体育学科的教学也不应该禁锢在枯燥的动作练习中,更不应该变成粗放的“放羊模式”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组织好每一节体育课,让体育课变得生动有趣,可以融入音乐,融入色彩,融入民族地方特色,让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优秀的团队交际协作能力以及不错的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的中学阶段执教的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建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健康地开展。

(责编 张宇)

上一篇:谈谈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 下一篇:创建和谐美术课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