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公租房是保障房主体

时间:2022-07-17 06:21:18

廉租房公租房是保障房主体

这十多年来,城镇商品房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却严重滞后了。这是商品房市场价格失控的基本原因之一

内在于人类无限需要中的需求,是经济活动中最为本原的存在,它以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为载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需求具有自发性,但它背后有着各种动机。以购房需求为例,其动机基本分为自住动机、投资动机和投机动机,进而形成自住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自住需求就是民生需求,投资、投机需求则是为了资产保值、增值而产生的需求。

由于一套住房的价格不菲,对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的老百姓来说,靠其自身收入难以满足自住需求,由此就有建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必要。中等收入以上的人们大多可以通过购买商品性住房,来满足自住需求。也就是说,自住需求分别由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商品性住房的供给来加以满足。

与购买股票的投资动机和投机动机不易区分不同,购房的投资动机和投机动机还是比较容易界定的,就像现在提出第三套房不贷款,就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第一套房是自住,第二套房是投资,第三套及以上就是投机了。

和其他商品与服务一样,住房价格大涨,要么是供给不足。要么是需求旺盛,抑或二者同时存在。在中国近几年房价高涨时,往往都是二者并存。这种情形出现时,首要的当然是增加供给,尤其要弄清增加哪一类供给;同时,要有区别地对待需求。对上述几个方面的需求,要有明确的差别性措施。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差别性措施不是“急就章”,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根据国家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战略设计,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自住性需求,尤其是确保保障性自住需求,是确定无疑的。对于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在不同国家(地区),都有适应各自国情、区情的战略和政策。

一般而言,各国都要在商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政策及各自的大致比重,商品性住房作为投资品的门槛,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等问题上作出战略性的安排。这些战略性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自住性需求,特别是保障性自住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为此,我们在战略层面至少要思考和规划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根据中国城镇常住人口及其增长、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和住房用地等关键数据,确定在中国城镇的常住人口中,居住商品性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比重。一旦这一比重作为战略指标确定下来,就要坚决地保证实现。国际经验表明,在美国,这一比重为20%―25%;在新加坡,这一比重高达80%左右。

根据中国的国情,这一比重应定在什么水平?根据上个世纪90年代国务院两个关于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专家认为,在我国结束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后建构的城镇家庭住房供应体系中,要向2/3的城镇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遗憾的是,这十多年来,城镇商品房市场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却严重滞后了。这是商品房市场价格失控的基本原因之一。

其二,在商品性住房中,作为消费品(以自住为目的)和投资品(以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比重应该如何把握?易言之,将商品性住房作为投资品保值、增值,其门槛应当如何设定?经验表明,不设门槛,听任市场调节,肯定不行。就像过去的时间里,我国投资、投机买房几无门槛,进入退出都十分容易,由此导致资产泡沫过大(可由收入房价比、租售比和空置率共同验证)。由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多、人均土地少,适宜居住的地区少,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决定,住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宜作为投资品的。

如果说以往的战略和政策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那么,今后就要加大调整力度,设置某种程度的门槛,使商品性住房主要满足中高收入居民的自住需求,而不能成为炒家谋取暴利的投资品。与此同时,要开发其他可供城乡居民选择的投资品,如固定收益债券,以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

其三,在城镇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中,主打的品种是什么?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在深化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和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保障性住房的提供对象,将必然从户籍人口扩展到常住人口。如果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么,这里的战略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打品种。这是由资源硬约束决定的。而且,考虑到目前收入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经济适用房在配售过程中,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战略层面对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要以推行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为主。

讨论和解决上述房地产业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老百姓“住”的问题,即满足一个基本的民生需求。民生需求在任何社会都是“天”。不把问题上升到这个层面,就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也难以得到真正的解决。过去二十年房地产业发展的现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一轮“房地产新政”对这个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城市,已经把公共租赁房的提供对象扩大到了城市常住人口。尽管现在都有房源不足的问题,但一旦问题这样提出来了,就有解决的希望。这既是我们的期待,也希望藉此加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即民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上一篇:做好再生资源综合服务 下一篇:“涨薪潮”将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