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措施

时间:2022-07-17 05:35:21

浅谈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措施

高效课堂,以我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发展良好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能达成这个目标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以下几点的重要性。

一、设法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提出问题:小明上午支出5元,下午收入3元,今天他还剩多少钱?(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其他情况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这样要比学生死记硬背强,也便于以后在做题时检验对错,除了法则之外还会联系到情景,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参与,观察总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弱,教师可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入手,举出贴近他们生活的例子,让他们觉得数学贴近生活。能让学生说的尽可能让学生说,能让学生操作的尽可能让学生操作,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观察和思考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被大大激发。

二、重视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

在讲新课之前,发给学生导学稿,在导学稿的导学提纲引导下进行预习。预习本节课涉及的基本内容、性质、定理等,并做一部分导学稿上的习题。把没有看懂及没做上来的习题记下来,等到上课时认真听讲,带着问题、带着疑问听课会有较高的效率。

2.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听好课是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与成绩的重要环节。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听课时要集中精力,调动眼、脑、手、耳等各种感官认真听课、养成随手做笔记的好习惯。

3.指导复习方法

学习完新授课之后要及时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抓住重点,多做似会非会的题目,做后注意总结题的做法。学习完一章的知识后,对整章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效率就必将大大提高。

三、根据课堂实际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1.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面对农村中学学生的这种现状,教师设计教学依据对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学习对象的细致分析,着力创设一个符合预期目的的教学系统,安排好相应的策略、过程、评估及情境等教学条件。如何进行合作教学,就是根据农村中学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理念来对合作学习课堂进行合理的设计。为了让每一个农村中学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分层设计。

例如:探究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

提出问题(1):根据函数关系式x能取0吗?那么y呢?

提出问题(2):由于x、y都不能取0,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有交点吗?

提出问题(3):由函数关系式知xy=1,你知道x、y的符号有什么特点吗?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会在第几象限?你能猜想它是什么形状的吗?

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函数图象的形状,学生能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形成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了推理的能力,增强了农村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

2.进行有效的学习任务设计

将学习任务转化为农村中学生感兴趣的具体任务,以课题的形式表述出来,而且学习任务必须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有成就感,才会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如果任务太简单,反而影响学习效率,如能直接得出结论的题型等,分组合作学习反而会影响效果,因为这些内容需要的是个体活动。同时设计农村中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以便学生在自然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的开展活动。

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也不能做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应通观全局,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且深入到小组学习中去,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引导、点拨。在合作中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从而真正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总之,高效课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构建农村高效课堂的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 山东省陵县宋家中学)

上一篇:基于网络和多媒体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下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