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学生学习“高原期”的思考与策略

时间:2022-07-17 02:13:28

应对学生学习“高原期”的思考与策略

摘 要:学习高原期也称学习高原现象,指在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进步并非直线的上升,有时在一定阶段会出现暂时的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步速度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的现象。

关键词:高原期;策略;障碍

一、学生学习“高原期”究其原因

1.身心障碍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长时间过度劳累,将会使思维迟钝、学习效率降低。同时,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怕苦怕累,时冷时热,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等不良心理因素都可能使学习的正常过程受到阻碍。

2.方法障碍

学生学习经过初期快速进步之后,达到了当时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后,要想进一步提高成绩,需要调整和改变旧的学习模式结构和方法来适应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

3.兴趣障碍

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自己要求不高,加之社会、家庭等消极因素影响,这是造成学习成绩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某一学科学习时间较长,学习兴趣可能有所降低,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也会导致成绩停滞或下降。

二、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的对策

1.作好心理诊疗

作为教师,要正视青春期每个跳动的节拍,用科学的思维去“会诊”高原期的学生,通过“望、闻、问、切”来对症下药,兼治标本。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消除虚荣心,打开闭锁的自我,调节不良的情绪。

2.注重情感投入

情感是一种智力,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给人以自信和希望。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把热爱、尊重和信任全体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3.加强学法指导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师不能“就事论事”地表面去看学生成绩下降问题,要认识到这是学习过程中由一个阶段进到另一个较高阶段的客观表现,也可看成是取得更大进步的先兆。

4.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事情感兴趣,主动地想要接受,就会不知不觉地减少厌倦情绪。

总之,正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而且,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才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高红霞,女,1964年11月出生,大专,就职于吉林桦甸市二道甸子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语文。

上一篇:班主任要做到“勤” 下一篇:巧用差异标准 激励人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