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固定资产投资亟待更快增长

时间:2022-07-17 10:49:53

滇固定资产投资亟待更快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保障社会和谐稳定都有重要作用。对于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而言,这更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2010年初,云南省设定了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5500亿以上的全年目标。目标制定之后,围绕桥头堡建设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各级各部门按照“增投资、扩消费,转方式、调结构,重民生、建和谐,快发展、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投资,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组织实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同时,云南省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云南省的交通、城建、水利等重点行业的重点项目给予了强有力的授信支持,使得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10年1月至8月,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98.24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全年5527亿元目标任务的48.82% 。

在不久前举行的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座谈会上,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建华对云南省2010年1月至8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政策调整掣肘投资

2010年1至8月份云南省固定资产贷款余额为3904.82亿元,比年初增加585.09亿元,增幅为17.62%,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对云南省重点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年目标的48.28%,达到2698.24亿元,同比增长22.8%,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刘建华说:“从1至8月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看,形势非常严峻,时间过半而任务未过半,后4个月要完成51.2%即2829.8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十分艰巨。”

在会议上刘建华指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几个因素必须得到重视。首先,是政策因素。一是2010年以来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适度调整,呈现逐步从紧的趋势,特别是两次提高贷款准备金率,降低了各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二是为防止信贷投放过快增长,中央确定今年货币调控政策的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比去年低10个百分点,新增贷款7.5万亿元左右,比去年低2万亿元。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各银行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重点和节奏,制定了全年贷款投放计划和月度、季度控制目标,加强了对信贷投放的控制;三是“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和国务院19号文件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知的出台,以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作为贷款主体、财政承诺还本付息的贷款行为被严令禁止,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融资困难;四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作用显现,云南省房地产投资增速大幅放缓,从一季度的31%下降至1-8月的15.7%,比全国平均增速低21个百分点;五是云南省重工业比重大,受节能降耗、环保等调控政策影响较大,特别是支柱行业如电力、钢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大部分属于“两高一资”行业,受土地、环保、节能等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截至8月末,云南省关停落后产能涉及106家企业,202座装置或生产线。

其次,是项目因素。目前,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相关准入条件的落实,已成为制约固定资产贷款投放的重要决定因素。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成熟度不够,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进度。如铁路建设,资本金5亿元和银行贷款65.5亿元均于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全部就位,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原因,铁道部未下达开工计划,资金未能有效投入使用;二是资本金不足是制约银行信贷资金跟进的主要障碍;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相关报批手续、抵押担保等不落实,影响了固定资产贷款的发放。

另外,还有融资渠道因素。目前,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少,主要是企业自筹资金、中央和省的财政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而利用外资、民间社会资金、直接融资等资金渠道极少,一方面加大了财政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压力,另一方面使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难以拓宽。

最后是工作协调因素。相关项目业主与贷款银行的相互配合协调不够,没有针对政策变化提出相应的对策,特别是围绕“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来进一步做实项目的贷款条件、重新办理贷款相关手续这些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导致原已落实的信贷资金就位困难。

加强融资助力投资

刘建华表示,云南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省份,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投资不足1万元,要缩小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必须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速度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投资增加使生产能力扩张增加总供给;另一方面,投资又能通过乘数作用扩大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2010年的目标任务,可以从下几方面来进行:

首先,树立信心,确保完成信贷增量目标任务。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战略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把自身业务发展建立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多渠道、多方式为云南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努力完成8月召开的金融运行分析会议上曹副省长代表省政府提出的信贷增量2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一是抓住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以及2010年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情况,积极向各家银行总行最大限度地争取追加信贷规模,不断加大对云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突破传统的贷款手段,通过同行业务、同业合作等产品和渠道,如通过融资租赁、总行直贷、资产转让、联合贷款等为云南省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持续输入资金;三是充分发挥云南省小贷公司融资功能。目前,云南省已审批小贷公司176家,开业145家,新增贷款44亿元,力争年底达到60亿元,成为完成2010年信贷增量目标任务的一支新兴力量。

其次,转变观念,进一步落实项目贷款条件。尽管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出台了新规定,并不意味着就此关紧信贷闸门,关键是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要达到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只要项目好,并达到银行贷款的相关要求,是可以争取到银行的信贷支持的。因此,各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要转变观念,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改变依靠财政担保或承诺还本付息的做法,积极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衔接,按照“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要求做实项目的贷款条件,如资本金、抵押担保和还款来源等的落实。同时,可借鉴上海每年年初将银行、发改委、财政等单位召集在一起,共同对项目进行对接的“三位一体”的做法。

第三,要拓宽渠道,运用保险资金等进行投资。一是运用保险资金。2009年底,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平安集团在北京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渠道,拉开了云南运用保险资金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序幕。平安集团承诺2010年运用不低于50亿元保险资金对云南进行股权、债权投入,但由于项目前期工作准备不扎实,资金等相关条件的落实不理想,项目还未落地。目前这项工作在云南省金融办牵头下正在积极推进,争取保险资金尽快落实到位。二是与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进一步推动云南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发行;三是与证监局、发改委共同推动云南省公司债、企业债的发行,积极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不断拓宽云南省固定资产融资渠道。

另外,要优化环境,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要认真贯彻国务院(2010)13号文件精神,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相应措施,优化投资环境,鼓励民间资本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对云南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进行投入。

最后,加快清理,规范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要按照国务院19号文件精神,认真抓好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工作。一是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完成清理工作;二是尽快完成规范和公司的界定工作,使这些公司尽早开展正常业务;三是推动融资平台公司逐步向实体性公司转变,采取整合资源的办法,拥有必要的资本金和运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云南省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设贡献力量。

多管齐下促进投资

刘建华指出,2010年以来,受宏观政策约束和投资基数制约等因素影响,云南省投资增长进入周期性回落区间。他说,保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资增长速度,不仅应立足于短期措施,更应把握住宏观调控效应显现的有利时机,着眼于促进投资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着眼于促进投资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以投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后劲,推动云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就如何促进云南固定资产投资适度较快增长,刘建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首先,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制定云南省投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云南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土地利用、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发展等综合规划,适时出台《云南省投资中长期规划》。当前,可结合国家《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尽早制定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投资发展规划。利用近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和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认定的有利时机,尽快编制云南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以形成我国重要的专业性种质资源与基因资源保存、开发利用基地为目标,依托和发挥云南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战略资源的优势和技术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效应,做大做强特色生物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要强化规划的法定效力,树立规划的权威性。三是规划编制应体现战略性、前瞻性,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间要相互衔接协调,特别是要充分体现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要求,根据其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科学规划产业,合理布局项目。

其次,继续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投资管理效率。一是深入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在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上,项目前期工作要与规划紧密结合,按照规划的要求,分期分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分类改进项目管理效率机制,在条件成熟时出台《政府投资管理条例》,逐步将政府投资管理纳入法制化框架。三是建立健全社会投资引导机制,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投资信息等方式,做好预警预测工作,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政府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四是探索建立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管理系统,通过实行具有约束力的逐级上报的备案信息系统,政府可以掌握投资意向信息(拟建项目),与统计部门的投资现实信息(在建项目)相配合,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及时地对投资运行进行监测,既有利于全面掌握企业投资意向信息,适时投资信息,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也有利于提高投资管理效率。

最后,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可持续增长。完善的投融资机制是促进投资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一是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真正形成云南省投资增长的内在机制和多元投资主体、多种投资方式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抓住当前交通运输业投资大幅下降的主要矛盾,多方扩展建设资金来源,探索建立云南省公路、铁路、民航产业基金;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包括保险和社保资金在内的各方资金参与云南省交通业投资;积极研究制定鼓励投资的具体措施,如可对参与云南省交通运输业的各方投资者实行适当的税费减免,赋予投资企业一定的运输价格自,鼓励国内外企业参与云南省交通运输建设。二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支持。例如,近期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支持西部地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合作意向书》,在五年合作期内,国家开发银行将向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的部分省级开发区提供约150亿元贷款,用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改造、发展规划和重大课题研究。此外,法国开发署面向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和重庆等省市区提供单个项目不低于2000万欧元的贷款,有关部门可积极与之协调争取获得支持。三是尽快制定民间投资优惠政策,稳定和巩固民间投资发展的主体地位。四是积极探索建立创业投资基金。长期以来,云南省中小企业金融资源配置不足,商业贷款和国家开发性政策贷款难与中小企业对接,直接融资渠道发展缓慢,制约了云南省企业投资的能力,为此,可通过发起设立基金,投资于云南省资源优势行业,促进集中布局,提高优势资源加工增值比重。五是改进和完善产权登记制度,为推进探矿权质押、林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云南省矿业、林业投资发展。六是极力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增强企业投资能力和活力。

上一篇:建行云南省分行 下一篇:期待成为地方经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