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的合理选择

时间:2022-07-17 10:09:36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的合理选择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402-01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有高血压,其中一半是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21.3kPa或160mmHg),舒张压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降血压;药物

有统计资料显示[1],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7.17%,我国老年高血压病患病率已达38.2%~57%。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有高血压,其中一半是纯收缩期高血压(即收缩压≥21.3kPa或160mmHg),舒张压

一、 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

1、 老年高血压病病人使用降压药要合理[3],要注意各类降血压药的作用和副作用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2、 要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半衰期往往延长,因此药物在体内容易蓄积。

3、 老年人生理病理与药代动力学等均与青年人不同,所以老年人用药时应开始从小剂量及缓慢增加为原则。

4、 坚持系统治疗,切忌随意中断服药。

二、 常用的几类降压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4]

对每个具体老年病人来说,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合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合理的选择。在用药过程中还应考虑患者的靶器官受损的情况和有无糖尿病、血脂、尿酸等代谢异常以及降压药和其它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选择因素还有患者承受能力,尽可能在一般高血压患者中推荐使用低廉的降压药,首先提高治疗率,要此基础上,再逐渐提高控制率,临床医师应选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作为一线降压药。

1、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导致体内一系列生化指标变化,包括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症等。但除非原有糖尿病或痛风者,老年患者并不一律禁用。欧洲有一组老年高血压研究:在用噻嗪类利尿剂的同时合用储钾类利尿剂,以防止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低血钾和低血镁,使冠心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为提高安全性,可减少用量,如双氢克尿噻12.5~25mg,每日1次。目前主张联合用药,除了可与储钾类利尿剂合用外还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即可减少副作用又可增加疗效。

2、 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主要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剂) 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临床上合并有心绞痛,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塞及肥厚性心肌病时,β受体阻滞剂则更可取。应用时最严重的问题,是该药可引起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及支气管痉挛。故禁用于有这类病变的老年患者。水溶性β阻滞剂氨酰心安主要是肾脏排泄,脂溶性者如心得安、主要在肝内代谢,故宜根据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情况选择用药剂量。老年人选择β阻滞剂较为合适,如美多心安及氨酰心安对有支气管病或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可能有利。心得安、倍他来克此类药物有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傅导、增加哮喘者气道阻滞 。故在老年人高血压病治疗中不作为首选药物。

3、 钙通道阻滞剂(目前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钙通道阻滞剂是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而使血压下降,它不会直接影响心、脑、肾的血流。对动脉硬化后血管亦有扩张作用,此类药特点是作用快而较持久,而不会引起高尿酸血症,同时有抗心绞痛的作用,因此特别适用于合并有冠心病的一些患者。但得注意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个别患者出现面部发热、头晕、心动过速等反应。

4、 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苯那普利、西拉普利等):ACEI在各年龄组包括老年人属于高度有效的降压药物。对不依赖肾素--血管紧张系统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同样奏效;可降低血管系统阻力而不导致反射性心动过速,不会产生直立性不适感;减少了伴噻嗪类所致的各种代谢改变并改善轻度的肾功能不全,ACEI、巯甲丙脯酸尚可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ACEI治疗开始时要注意防止低血压,特别对药物作用敏感而脱水或利尿过度的患者,而对药物作用敏感而脱水或利尿过度的患者,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故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三、 联合用药更需慎重

考虑老年人疾病情况比较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对老年高血压联合用药要进行综合分析[5],原则上应用一种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如降压效果不明显时,更换另一种降压药,尽可能做到不随意加用两种降压药物,只有在更换其它降压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再采取联合用药。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病是一组综合证,常伴有其它疾病存在,故抗老年高血压病治疗是否有效不仅在于控制高血压,而对其它病情亦需控制,更重要的是降压药物合理选择使其均可达到理想疗效。

参考文献

[1] 阳晓,杨定娇,阳旭.高血压患者行为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效果的调节.高血压杂志,2005,13(1):45-47

[2] 王素芳.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69

[3] 赵鑫,曲毅,方宇.高龄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1):50-53.

[4] 王红,李力,王汉斌.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中国医刊,2009,44(1):67-78.

[5] 谢和辉.国际高血压治疗新药研究现状和展望.世界临床药物,2003,24(5):156.

上一篇:睡前服二甲双胍治疗黎明现象 下一篇:浅析医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