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问”――中学历史课上的学生发问

时间:2022-07-17 09:04:43

“大哉问”――中学历史课上的学生发问

《论语•八佾》载,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就是鼓励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碰撞。学生不发问,怎能体现出师生交流的过程呢?

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实践往往忽视了发问,只有教师的设问、学生的回答。这和客观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进入中学后,学生的性格越来越内敛,趋于成熟;而长期以来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又都很重,教师担心学生过分的发问会偏离主题,完不成教学任务;且学生的许多问题的确很幼稚,甚至是故意调皮捣蛋的奇谈怪论。这些现象都是存在的,但是不应该因为这些就抹杀了孩子发问的欲望。忽视乃至抹杀学生的发问,意味着教师始终拥有着话语霸权,意味着与学生的思考与求索精神南辕北辙。

历史课上鼓励学生发问,不仅使得课堂活跃、学生参与性强,而且也能锻炼教师的应变与分析能力,挑战并扩充教师的知识面,的确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有些时候我惊讶于90后的孩子竟能问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真的令我很欣慰。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发问的妙处,并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发现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的乐趣。试举一例。

讲到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人教版)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在“孔子兴办私学”这一部分,我提到《论语•述而》中“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记载。我说,“束”就是“十条干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平常人只要这么做就能享受教育了。结果有学生问道: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自得其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这么穷,也要交“束”么?我当时一愣,这个问题超出了中学历史课的范围,也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我很意外。不知为不知,当时我就坦诚地告诉他,这个问题我没思考过,咱们都下去查书,等思考成熟之后再交流意见。

课后我检索古书,反复推敲,想得比较成熟以后,我把这个学生叫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问他,你做了调查没有?他说在网上搜了,“束”有好几种解释,别的就没查到了,所以这个疑问还是没有解决。我诱导他分析:古书的确没记载颜回是否交了“束”礼,所以其中的环节就要我们推敲了,你认为有几种可能?他说有两种可能。我问是什么呢?他说可能交了,也可能没交。我马上肯定他答得很对:一是颜回勒紧裤腰带交了“束”,这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孔子显得比较固执,不近人情;另一种可能,孔子的话是说给一般学生的,他们交得起“束”,至于颜回是特例,这就是儒家说的“权变”(我给他解释了什么是儒家的“权变”思想,即灵活应付随时变化的情况,“权”即秤砣,处于动态才平衡)。我问他,你觉得哪种可能性大?他说后者的可能性大些。我表示赞同,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这样的孔子更有人情味儿。我说很好,跟他进一步解释道:十条干肉今天去超市买估计也得一二百块钱,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那个时候人们称呼当权的人是“肉食者”,肉是很金贵的吧,孔子开了私学先例,可他也是人,也得吃饭,所以让学生交“束”。但颜回是他最得意的弟子,这么爱才的孔子,想必不会因为十条干肉把好学生拒之门外吧。况且三千门徒也不差这十条干肉。我又问他,孔子说这话是怎样的语气?肯定地说了不交“束”就不教诲么?我让他仔细体会这句话,他凝思不语,最后体会到:孔子只是说交了“束”就肯定会教诲,从逻辑上并不能推导出不交就完全不给予教诲的结论。我还问:结合你查到的资料,除了以上这两种可能外还有第三种可能吗?这时候他灵机一动,说确实还有第三种可能:“束”有不同的解释,把“束”解释成干肉的说法并不一定正确。我说非常好!想到这一点,逻辑上基本没有什么漏洞了,我让他归纳出“束”有怎样的解释。他说大体有三类:一是指十条干肉(《礼记•少仪》郑玄注:“束,十脯也”);二是指“束己修身”(《后汉书•胡广传》:“使束守善,有所劝仰”,“束”即约束自己、提高修养的意思);也有人解释成束带修饰,引申为初入学或初为宦之时(《后汉书•延笃传》李贤注:“束,谓束带修饰”)。如果是后两种解释的话,和颜回的贫富就没有什么关系了。到这一步,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比较令人信服了。通过这个过程,这个学生很有所悟。我鼓励他把以上的分析写成小文章交给我,很精彩。

这个问题时隔许久,我想起来还饶有兴趣。这是因为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满足于教材有限的文字介绍与老师短短几十分钟的讲授,他们会在自己的兴趣点上深入思考、做更大的文章,因而产生了很大的思想碰撞。这一过程,老师不要怕被学生问倒、不要怕耽误时间,因为这不仅是学生上下求索的过程,也是老师活学活用、不断进取的难能可贵的机会。

语文特级教师严寅贤精当地指出,“教师应当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发问,听到更多来自学生的新奇的见解。有更多这样的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有了基础”。其实倡导学生发问并不是目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跳出为考试而学习历史的狭隘概念,自己在广阔的宇宙时空里独立思考、独立探索,有眼光发现问题,有能力解决问题。英国哲人柯林伍德评价狄尔泰指出,“历史学家只是简单地从文献和资料出发,而这些本身并不显示过去……这些资料只是为他(历史学家――笔者按)自己的心灵中复活原来所产生出它们来的那些精神活动提供机缘。”给死材料注入生机,这才是历史学家对浩瀚的历史长河心驰神往、百折不回的原因所在。就这一点而言,倡导学生发问已经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的历史课长期重视抠教材,但教材以外的大千世界,学生要了解,教师更要了解,这样历史课才不至于僵化,这也是新一轮教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可见历史课上倡导发问的做法还大有可为之处。

(作者单位:北京101中学)

上一篇:对话刘建平:用整合创造特色 用特色铸就生命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下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