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趣味化学教学方法

时间:2022-07-17 05:51:59

浅谈趣味化学教学方法

摘要:寓教于乐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要积极改善学生获取知识的环境,以学习兴趣引发主动学习。

关键词:初中化学;趣味课堂

一、化学趣味教学的概念

趣味教学是一种愉快教学法,实行寓教于乐。化学趣味教学方法,即用艺术化的手法传授知识,把化学知识同诗歌、成语、谜语、故事相结合。教学中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趣味教学能满足学生学习中的情感需要,促使学生“乐学”,其教学过程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感召力、启迪力,引起心灵共鸣,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是享受,以智育满足求知欲的快乐,其设置愉快的学习氛围,突出人的全面发展,以智育为主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和谐并进,学习如沐春风,益智愉心。

二、趣味化学实验研究的主要途径及重要意义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学生就能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自然而然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参与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当成是快乐的享受!趣味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途径有:(1)利用教材中现有的实验,巧妙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如:Na2O2与H2O反应设计为“滴水生火”实验。(2)利用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巧妙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如:H2O2的分解设计为“蛋糕”实验(KI催化剂+洗涤剂起泡剂)。(3)利用逆向思维方法,巧妙设计趣味化学实验。如:将“水中花园”实验中的难溶物的生长方向由下往上生长改为由上往下生长,用磷酸盐等作生长液,实验效果更加奇特壮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色,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中多开展一些趣味化学实验活动,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方法

(一)拟人记忆

1.酒精灯的“迟到早退”

氢气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这个实验对于探究氢气的性质以及金属的冶炼原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此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的操作顺序,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会造成危险。正确的操作顺序:检查氢气的纯度后,先通入氢气,排净空气之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实验现象后,还要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以上操作步骤比较复杂,学生很难记住,因此在教学中将其归纳为:酒精灯要“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个实验的要点,顺利完成实验操作。

2.导气管的“深入浅出”

气体收集、洗涤和干燥是初中化学实验重要的基本操作,但是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学生往往把握不准导气管的位置。其操作要点是:进气的导气管必须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而出气的导气管应刚刚露出橡皮塞。实验操作时归纳成:导气管要“深入浅出”。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其中的道理,就能很好的掌握。推而广之,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较好的理解相关的实验操作,如气体发生装置中,导气管为什么不能插入太深等等。

(二)谐音联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联想记忆是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把所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会更有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1.“Hello―亚克西”,记忆稀有气体的名称

学习空气成分时,有的学生为记不住稀有气体的名称而苦恼。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为帮助学生记忆,利用“氦氖”与英文中的单词“Hello”发音相似,同时单词中的前两个字母正好是氦的元素符号帮助学生记忆;而“氩氪氙”正好又与学生熟悉的新疆语“亚克西”相似,学生在一片相互问好声中轻松地记住了稀有气体的名称。与此相似,学习金属部分内容时,对金属分类中的黑色金属:铁、铬、锰,学生就很容易的想到“铁哥们”。

2.谐音记忆金属活动顺序

金属活动顺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记忆的一个难点。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学时教师给学生介绍了一种谐音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钾(嫁)钙(给)钠(那)镁(美)铝(女),锌(新)铁(铁)锡(衣)铅(嫌)氢(轻),铜(统)汞(共)银(一)铂(百)金(斤)。连在一起就是: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嫌轻,统共一百斤。几遍下来,多数学生就能记住了。

四、坚持尊重学生、灵活引导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个人指导的魅力,还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器具摆放、装置组合、规范操作等,强化其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实际操作时教师更多的是行使自己的监督功能,发现学生的不当操作并及时给予制止,但不直接给出正确的操作方法,而是使用启发性的言语进行逐步引导规范。另外,我建议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意识:一是要让学生全面观察,如观察红磷的燃烧,不仅要观察燃烧发生的现象,还应观察有没有新物质生成以及生成物的颜色;二是要指导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同时注意主次之分,如观察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的现象(只能发生红热,不能燃烧),但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e30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而总结出物体燃烧的条件。

五、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原则

科学实验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是为他们今后更深入、更专业的探究行为埋下了伏笔。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学生实验报告表撰写规范性的重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很多学生在写报告的时候往往是按现成的理论知识来进行填写,或者抄袭他人、或者凭空想象,敷衍了事。这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化学实验的大忌。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合作实验的过程中明确分配好各小组成员的职责,一边进行实验一边填写报告,建立尊重实验数据的科学精神,爱惜自己的}动成果,做一名合格的小小科学家。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4月

[2]施良方,崔允t编.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下一篇:对新课标教改后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