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目标教学法

时间:2022-07-17 05:32:42

试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目标教学法

【摘要】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聊聊天、听听音乐。因此,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常会发现学生们三三两两借故偷懒,躲在树荫底下聊天嬉戏,尤其是部分女学生,对体育更是不积极。只有少数人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地投入训练。难道体育课只是闲聊消遣的"美好时光"吗?难道体育课就真的如此一无是处吗?作为初中体育教师,我们应该设法让学生明白体育的重要性,对他们加强目标教学,重在加强学生对身体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交流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目标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230-01

一、帮助学生强身健体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年华。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具备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重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学生们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体育教学正好给予了他们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契机。如,在教学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之后,适时地举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因此,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要使学生改变以往对体育教学敷衍的态度,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体育老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竭尽全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新一代中学生,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与其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中,由于孩子少了,所以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百般迁就,溺爱至极,从而造就了孩子自私、狭隘的性格。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以自我为中心,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例如接力赛,我们都知道不管你个人跑步多厉害,如果没有队友的配合,那么你们这个队就永远只会落于人后。接力赛需要高度的团体精神,需要队友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有时还需要互相包容。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取得佳绩。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从而使他们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促使该集体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优秀团体。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当今的社会,人们竞争意识强,而承受能力较为薄弱。中学生尤为突出,他们满足于成功的喜悦,却畏惧于失败的苦楚。他们认为失败是可耻的,即使是小小的挫折,些许的不顺都会导致他们情绪低落,精神颓废。这样的心理素质是不可取的,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应该改变他们的这种想法。所以,我的体育课总是力求让学生在比赛中进行活动,在比赛的结果中评出优胜。一开始,失败者欲欲寡欢,似斗败的公鸡。但是,很快地,在他们未能尽情咀嚼失败所带来的失落时,另一场赛事又开始了。如此周而复始,他们逐渐发现,失败实际上也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不必过于在意。而自己还曾经为此精神沮丧,太不应该了。这也使他们对失败有了全新的认识,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就能迎来更为辉煌的成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每位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肩负起建设强盛祖国的重担。

四、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性格

从教十多年以来,我渐渐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开朗,侃侃而谈。但也有的学生性格内向,默默无闻,这也许是天性吧。但我也发现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时并不甘于沉默,他们也有与人交流的欲望,只是胆小,缺乏勇气。于是,我在体育教学中有意组织了许多互助的活动,如双人垫球比赛等。当然也会对输者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惩罚,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赛中,学生们与自己的搭档互相交流,商量对策,同时又赢得了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起初,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命令,不得不参加。但随着参加次数的增多,心态也渐渐变得自然了,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乐在其中。这样,他们的话渐渐多了,喜欢与人交流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这就是体育课的强大魅力之所在。

总之,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特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教师应该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努力创新,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上一篇:浅析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进行实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