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智库无限风光在险峰

时间:2022-07-17 03:44:36

期刊智库无限风光在险峰

《管理观察》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创刊比较早的杂志之一。为了实现建设新型期刊智库目标,35年来,《管理观察》在办刊理念、知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上M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走出了一条成长型杂志发展的极其不平坦的改革之路。展望《管理观察》杂志未来改革发展还有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管理观察》杂志社很重要的一项措施是成立编辑委员会,依靠制度创新发挥广大编委的聪明才智共同解决杂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真正把《管理观察》杂志建成“学术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政治上有影响”的新型智库。

期刊改革创新36年长征路

回眸《管理观察》35年的成长历程,“认识过去、研究现在、展望未来”一直是其奋斗的主旋律。

36年走出一条极其不平坦的改革路

总的来说,《管理观察》历经了“趁势发展、市场转型、品牌创新”三个不同发展时期。?

1981年至1999年为趁势发展期。1979年,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管理,但是怎么学?学什么?西方管理的内容是什么?当时,国内很多人不是很清楚。正是在这个时候,《管理科学文摘》(《管理观察》杂志前身)于1981年创刊了,它是我国继《经济管理》之后的第二家管理类学术期刊,比《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早了三年之多。为了满足国内广大作者的需求,本刊大量介绍了发达国家的管理科学动态和成果,打开了中国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口,发行量一跃上升到30万份,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管理类学术期刊,在推动管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

1999年至2008年为市场转型期。市场经济决定着杂志的转型方向。20世纪90年代末,很多杂志开始转型,《管理观察》也不例外,1999年,《管理科学文摘》开始转型,当时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遇到两家同名杂志与之竞争,使《管理科学文摘》失去优势,杂志经营一度陷入低谷;二是文摘的性质限制了杂志的发展。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避开竞争锋芒,把转型方向确定为“管理实践”领域并把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作为“管理实践”的靶心,在我国期刊业界开辟出了一片管理的新天地。针对文摘内涵过窄问题,我们引入了“广义文摘”的概念,积极拓宽杂志的发展空间,因此,本刊在转型期不但没有被竞争挤垮,反而转危为安,靠创新实现了成功转型。

2008年到2016年为品牌创新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本刊原有的办刊理念、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与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盲目引进的西方现成的管理经验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国内大量管理实践创新需要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问题亟待解决。《管理观察》20年前第一次遇到的问题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这次遇到的则是怎样认识和理解什么是中国管理科学的问题?对此,需要在理论上有一个说法。我们认识到:管理不仅是知识和学科本身,管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管理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才是当务之急,基于以上认识,2008年,我们把文摘杂志更名为《管理观察》。从此一个反映国内外管理创新新人物、新理论、新成果、新方法,适应全球化与本土化需求,引领管理中国化新实践的全新杂志品牌诞生了。它标志本刊从单一学刊向多学科的综合转变,科技期刊向经济刊的转变,这种转变是硬任务向软实力的质的变化,它适应了中国21世纪知识界和管理界对新型期刊的要求。?

在我国非时政类杂志改革之前,杂志自主创新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更难的是品牌坚持,特别是创新还没有成为模式之时,品牌建设是最具有风险性的。?

本刊不会忘记在品牌创立初期走过一段弯路,曾出现盲目追求数量、远离办刊宗旨的情况,受到了有关部门的严厉批评,但我们没有气馁和逃避,而是以批评为契机,坚持“五年整顿,五年改革”,实现了五年大提高。由此才有了《管理观察》今天的全新面貌。?

总之,35年来《管理观察》一直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往前走,在每个改革转折关头都能自觉地推动改革、践行改革、创新改革。《管理观察》之所以能不断自觉主动地改革这与其内在的机制体制基因是密不可分的。总之,没有改革就没有本刊的今天,更不会有本刊的明天。

为建设新型期刊智库而进行系列改革

中央关于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问题提出来之后,《管理观察》也把建设新型智库提上了日程。可以说,近20年来,《管理观察》改革的方向就是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努力。如何建设创新型期刊,依靠传统办刊运作模式已经跟不上当前的形势了。创新型杂志的核心是“政治家、战略家”办刊,有了这个基本认识,建设新型期刊智库的议题就自然而然地提了出来。新型期刊智库是当前期刊业改革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也是一种全新的杂志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需要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合力变效。

新型期刊智库的内涵与核心力量。什么是新型期刊智库?新型期刊智库就是一种“体制能应变、机制能造血、自主能创新”的新的办刊模式。它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大家的杂志。一批领先杂志创造出的新鲜经验能够解决大多数杂志转型怎么办的问题,为成长型杂志生存发展提供经验的共享;第二,决策的杂志。作为一个现代期刊,不但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咨询,而且还能为决策的转化各环节提供政策支撑,成为服务整个决策系统的智囊团;第三,互促的杂志。杂志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不能局限于服务本单位,而且应对其它行业、产业有所借鉴,还能与社会各界进行交流,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总之,目前《管理观察》已具有财经类、建设性、研究型、智库化四个重要特征,有效地提升了本刊核心竞争力,突显了期刊智库的独特优势。

财经类:《管理观察》更名前的视野仅仅局限于科技范畴,《管理观察》转为财经类杂志后,内涵大大拓宽了,把财政、金融、经济领域以及科技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文化管理和社会管理都涉及到了。我国管理科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不仅需要学术研究,也需要引领时代的新人物、新理论和新信息。这不但拓宽了杂志内涵,也扩大了本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建设性:不少人一提“观察”,就以为这是一本以批评、找毛病为主的杂志,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虽然观察始终处于信息的前沿,但我们不会停留在传统思维上,而是对信息背后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为什么的原因”体现了建设性是批评的最高理念。所以,从建设性角度展示《管理观察》的杂志价值、意义和作用是十分必要。

研究型: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杂志是不可持续的。研究是媒体的灵魂,媒体是研究的喉舌。只有跳出媒体,与研究思维相结合,才能产生出别人没有的竞争力。《管理观察》将媒体发挥到极致,将研究发挥到无限,走出了一条守正出奇之路,被人称为是一本“既会编剧本,又会唱戏”的创新型媒体。

智库化:当今,创新型媒体局限于和传递信息远远不够了,为领导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服务更为适时。《管理观察》杂志的智库化,就是按其办刊宗旨,适应全球化与中国化需求、引领管理中国化新实践的一种创新。本刊的办刊宗旨不仅决定了本刊的期刊智库特色,也体现在了一种全新的软知识、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之中。

建立“外联内活”新型体制。一个有效的管理,必须具有权威性和灵活自主的科学决策权。

从实际出发,坚持“外联内活”创新发展。外联主要是通过横向合作弥补杂志本身的弱项,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杂志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来,《管理观察》通过与“管理智库”比较好的结合,凸显了杂志的软实力。期刊杂志与管理智库的有机结合,使期刊杂志的研究性、顾问性和国际化结构性等功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种结合不但起到了整合资源的目的,而且通过知识与活动的交叉,大大强化了杂志的能力建设,为形成和发挥新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全新体制机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内活是指实行“大杂志、小核算”的管理创新,改变杂志内部管理太死的局面。我们认识到,原来的“编辑部、广发部和专题部”三部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在杂志内部大力推广“项目组”制度。“项目组”是负责“创新业务设计、转化和发展”的创新细胞,项目组在机制上“可多可少、能生能灭”。项目组人员不都是自己的,也可以外聘。项目组按照市场化进行考核和分配,是一种灵活有效的新型工作形式,大大推进了杂志的创新工作。

建立具有权威的编辑委员会。为了加强学术性,确保杂志的质量,2016年,《管理观察》杂志编辑委员会进行第三届改选,请李京文院士出任《管理观察》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由全国重点大学、“985”、“211”学科的带头人,41位管理学院院长和教授出任委员。这些委员的加入,不但加强了学科和专业建设,而且也为提高杂志的学术水平提供了人才保证。

用网络技术代替传统制。我刊是国内生产数量较大的杂志,解决稿源是头等大事。过去主要通过多头组稿、价格竞争、采取制来解决。这种方式不但造成混乱,也导致假网站时有发生,给广大读者和本刊的信誉度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我们曾采取组织打假队、向上级部门求援、在网上公告等措施来应对,但效果都不明显。2013年,我们下决心实行网络技术,采用官网征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但解决了稿源不足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杂志的可信度,保证了稿件质量。

用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杂志质量,保证出版周期。提高杂志质量和确保正常出版周期是期刊的两个重要目标。为保证目标的达成,我们先后制定了《杂志管理30条》《流程工作5条》《协同创新3条》等文件。

一是实行“主编、编辑部和责编”三级负责制。首先,落实责任制。旬刊责任到人,每个旬刊确定一名责编,责编对质量和周期负全责,并与效益挂起钩来;其次,用团队保质量。分工不分家,在“来稿审稿、稿件修改、电子检测、稿件合成”等方面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再次,主编实行对稿件“政治把关、终审把关、周期把关”的三把关。三级责任制做到了“职责分明、团队聚力、主编决策”,大家各尽其职,把质量和出版周期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细上。

二是严格流程管理。为了保证按期出刊,我刊制定了杂志生产周期管理,按照旬刊的特点,规定了送稿时期、排校时间、邮刊时间、出版时间等具体时间的节点,确定节点负责人,为了强化流程管理,我们还设立了流程主任,负责全程统筹,对出版流程作业进行严格监督和考核。

三是实行“主办单位与编辑部”双向协同机制。为了确保质量和出刊周期,我们加强了主办单位对杂志的协同管理,主办单位对每期杂志进行“风险、质量、周期”评估和测试,形成旬刊检查报告,及时返给编辑部进行修改。这种协同机制,既保证了杂志的质量,也是主办单位对编辑部进行的动态管理创新,同时密切了编辑部与主办单位的关系。

改革的影响与效果

改革创新对《管理观察》影响和效果,既包括自身学术质量等方面,也有社会、政治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提高了编辑部改革自觉的意识。《管理观察》杂志35年的变化形成了自觉的改革观。首先,改革已成为本刊的一种工作状态,本刊有今天的成绩全靠改革创新,没有改革,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改革,我们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其次,增加了改革创新的能力。我们以领会中央精神和政策为主旨,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

《管理观察》影响力日益扩大,期刊的智库作用日益突出。这里,请允许我引用一下知网、万方、维普、龙源四大权威信息机构对我刊的评价:

据知网统计分析:全球收存《管理观察》杂志的有5086个用户,分布在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外有南澳大利亚大学、法国国际大学、牛津大学、日本国家图书馆等著名大学和机构都有收存。

据维普网统计分析:2012、2013、2014三年被引用率之和为0.0351,引用时间跨度为4.102,这表明被引用率全面提高,学术影响逐年提高。维普网还表明,《管理观察》他引率为0.9779,这表明本刊学术交流广度、深度和交叉度都是领先的。

据万方数据统计分析:本刊基金率不断提高,由原来更名前2008年的8.45上升到2015年的13.26。

据龙源网统计分析:本刊已进入影响力期刊百强(TOP100),成为全国党政机关阅读第47名,这表明本刊的期刊智库理念正在发生影响和作用。

另外,管理观察官网累积点击率已达到282350人次。仅2015年,点击率就突破了129141人次大关。

《管理观察》曾被改革办列入调研重点单位。本刊在创新办刊体制、机制和方式方面的改革经验受到改革办的重视,专门致函科技部办公厅索取《管理观察》改革发展情况。

《管理观察》曾连续四年被获准采访“全国两会”。《管理观察》以期刊智库为定位,选准主题、服务两会,受到代表重视。2012年以城市改革为主题的采编活动,2013年以“职业教育兴国之道”为主题的采编活动,2014年以“自贸区建设”为主题的采编活动,受到“两会”的重视,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管理观察》改革35年来,历经不少困难,也遇到不少问题。正是改革创新给了我们体制、机制的活力,《管理观察》的影响不断扩大到国内外,学术、理论和政治影响力不断上升。没有改革,就没有《管理观察》的一切,这就是回眸《管理观察》35年最重要的一个结论。

理论创新决定期刊发展前途

本届编委会确立了推动管理中国化为我们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建设期刊智库是我们的任务,强调了建立知识共同体是我们的保证,以上三个方面也是本届编委会要完成的使命,所以我们必须有新理论的指导,寻求在管理中国化、管理智库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

管理中国化理论决定《管理观察》杂志发展前途。大家知道,中国管理发展与改革开放十分密切,我国管理现代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从1979年向西方学习管理开始,到现在已有近40年的历史,这40年里,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也干了不少事,但是我们缺少对40年经验系统的研究。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贸易、外交、文化都在走向世界,中国管理走出去的步伐却比较缓慢,虽然我国管理学术论文、论著总体上不少,但大多数是从学术到学术,脱离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当前我国管理理论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正如同志所指出的一样,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当最有发言权。中国管理科学在国际上影响不大,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当前中国管理学者要从“黑板管理学”和“资料管理学”中解放出来,回到解决中国和世界真实问题上来,一句话,就是要大力推动管理的中国化。

大家都记得,40年前,我国改革开放曾设计过多种模式,曾考虑过选用日本、南斯拉夫、西北欧洲等模式,最后由总设计师邓小平选定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模式,1979年,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达成协议,中美两国在大连共建一所管理培训中心,培训中国企业管理人才,引进美国管理理论、技术和教学方法。这可以看作中国管理现代化的开始。

时,中国正处于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或者是一个正待转型的时代,一下子引进西方管理思想、方式和方法,包括教材全部引进、强调双语教学等等,这样就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人把西方管理学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圣经,认为管理如科技一样,中国一引进很快就实现了管理现代化了。20世纪80年代,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很时髦的名词,有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和杂志等等。第二,由于国与国体制不同,所以管理的内容也有别,我们慢慢才明白,管理不同于科技的,是不能全盘引进的,而是要学习,如果学习消化跟不上,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出现以上问题,实质上涉及到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管理界的一个理论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管理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30年前,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和经济总量的扩大,中国管理向西方学习的规模、数量、人数加速度增长,中国在管理方面已成为全球的“学习型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学习还不完整,更多的是在学科领域,比较零星和分散,还是处在经验阶段。近10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变化,全球化和世界对中国管理的期待和需求不断提高,中国正在成为向世界输出管理的一个大国。

管理中国化的内涵就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基础上形成的,“学习型大国和输出型大国”就构成了管理中国化的基本特征。管理中国化理论的形成不单单来自逻辑关系,更主要来自我们的实验结论。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部分管理工作者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管理中国化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研究,特别是国家项目“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的实施,加快了管理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建设步伐。

我国管理中国化理论的形成是自主的,没有跟在西方后边照抄照搬。中国遵循了“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的学习方式,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发挥了“政研企”相结合的体制优势,走出了一条管理中国化的道路,形成了管理中国化的宏观理论和方法。

微观方面,中国把“案例研究”作为研究中国管理理论的一个入口,对西方的案例进行本土化改造,提出了“案例三个车间”模式。真实事实是案例的灵魂,真实事实不是来源于高校而是来自企业,企业是案例研究不可缺少的第一车间,把企业提供的经验资源,按照管理学知识点改制成教学案例,形成高校第二车间;把好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理论与世界发展中国家共享交流,其国际化是第三车间。“三个车间”模式也是中国学习西方具有中国原创性的一个成果。

中国向西方学习获得积累成果,也是解决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需求中国管理的一个可靠的方案。

管理智库建设能力决定《管理观察》作用与高度。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于2013年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问题,建设新型智库是挑战传统决策模式的不足,但智库运行三年来效果并没有达标,那么是什么影响了智库的创新力呢?有两大障碍:第一,建立新型智库要取消成份论、不能“论资排辈”,也不要“学霸”,应体现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拿成果说话;第二,跳出学科专业局限,从国际和国内实际出发,出真招、办实事、见实效。

怎样理解新型智库呢?我认为,从国家层面上讲,新型智库应当定义为“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总智慧。办这样的大事,靠一个人、一个学科、一个单位是办不到的。它必须依靠不同的学科交叉、不同专家的组合、不同方式和方法的交融才能做到。总之,总智慧是一种大科学力量,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

建立中国管理智库是当务之急。中国智库从国家大战略出发,应当设立“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和管理”五大智库,前三个智库工作已日益见效,至今管理智库还没有排上号,这是中国管理落后的一种表现。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任何智库运作都离不开管理,离开管理就成不了事。建设管理智库具有潜力巨大、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的优势、发展管理智库应是国家的一项大战略。

怎么建设管理智库?建设管理智库不能跟在别人后面走老路,我们要建立“联盟智库”。对于管理界来讲,校校、院院、所所都来自办智库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管理界办一个联合起来的智库联盟是可能的、现实的,也是有效的。管理智库联盟应联合攻关解决两大课题:第一,治国理政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管理科学的关系,从中找出管理创新的新对策;第二,集中一批管理学者和管理传媒工作者,讲好世界管理的中国故事、中国案例、中国理论等等。

建设新型管理智库不能割断成功经验和削弱科学实验结论。我国管理智库先行者在转型的30年里,重点开展了“大型企业调研、软着陆建议、管理本土化、南南合作”等四大管理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第一,为转型时期的国策提供了建议和咨询。一是大庆科技进步调研,揭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规律,为中央搞活大型企业提供了政策咨询。二是本刊向朱F基总理提出的“软着陆”建议后来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对策。三是提出管理本土化理论,为振兴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提出政策建议。南南合作研究为中国走出去,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关系提供了政策咨询。第二,管理智库成功所具有的五个共同品质。管理智库的成功必须具有的五个品质是:“国策(政策)对路、理论创新、成果转化、领导重视、社会影响”。我刊目前已基本具备了这五个品质,因此办好管理智库联盟我们有可靠的基础,我们相信,只要管理界携起手来,就一定会办好中国最具重量级的管理智库联盟。

改革创新力度决定《管理观察》未来的后劲。关于杂志改革发展的问题,前面讲的不少了,我这里重点讲如何建立“影响因子”的中国标准问题。

平台为王的时代对新闻媒体冲击很大,对以知识为主的杂志冲击不是很大。近10年来,本刊开始思考应对这个挑战,同时策应管理中国化思想的落地。

期刊智库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建立“影响因子”的中国标准。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杂志,不但要,关键是怎样制定评价中国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本刊在探讨这个问题时,就与从西方引进的“影响因子”SCI发生了冲突。

大家都知道,期刊中“影响因子”在中国捧过了头,已经被推崇到接近荒谬的地步。在中国“影响因子”成为确定“核心期刊”的生死牌。在当前学术界的错误导向中,普遍将期刊“影响因子”看成理所当然的权威学术评估手段,视为一种“学术衡器”,用于衡量个人、学术团体、研究单位,甚至国家的整体学术成果。据悉,某研究院对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文章,奖金是25万元人民币,某大学甚至开出了3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历史和背景不是很了解。“影因子”(SCI)在国外是用来赚大钱的一家私人公司,最初由公司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使用“尤金・加菲尔德学会”开办,于1960年才改名为“科学情报研究所”,听起来就完全像一家政府科研机构了。这个掩人耳目的做法,欺骗了中国学术界不少人。

国外“影响因子”评价方法,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成果评价标准不能受西方SCI的左右,而应当独立探求“影响因子”的中国标准。对于怎样评价中国科技成果,国内学者有许多探讨,本人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科学产品转让额问题”以及“科研释知率”的概念,这是对这个问题最初的思考。现在我把它梳理一下,中国对科研成果应当采取系统综合评价的方法,它是从三个维度考虑的,即“学术(理论)引入率、成果转化率、知识普及率”这三个指标。当然这个模型还要不断完善,但应当肯定的是它更符合中国管理创新的现实。

探讨“影响因子”的中国标准,中国期刊本身要进行改革创新,改变过于崇尚学术论文的风气,回归到知识的本质上来,让人们知道推进科技进步不是仅有学术内容就行了,还要有转化、推广和普及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例如英国世界顶尖的杂志《自然》是典型的“两栖类”杂志,它不都是学术论文,论文只占三分之一,而非论文占三分之二,栏目不都是学科这一套,在设立的十五个栏目中,还有消息、读者来信、讣告、招聘、t望等一些非学术栏目,初看,这些都与学术无关,是离道的,但恰恰是这些才是持续学术后劲的有机土壤。

《管理观察》2008年改革之后,开始从单一的科技、学术类杂志向涵盖“学术人物、学术理论、学术方法、学术动态”的两栖类杂志转变,学术类内容占三分之二,非学术占三分之一,不但学术水平日益提高,而且在提高创新组织和个人的软实力、影响力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突出。《管理观察》在“全国两会”“期刊改革”“期刊智库”上的表现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管理观察》的改革趋势很符合国际上的“两栖类”潮流。《管理观察》杂志的改革,正是我们探求“影响因子”中国标准在媒体上的响应。

期刊智库创新永无止境

第三届《管理观察》杂志编委会按章程三年一届。今年是编委会开局之年,希望全体编委乘着这次会议的东风,积极展开编委会的各项工作。为此,提出以下三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认真落实第三届《管理观察》杂志编委会章程及特约编辑工作守则。各位编委要进一步领会编委会主任委员李京文院士的报告精神,向所在单位广大管理工作者传达会议精神、介绍本刊先进理念、开通连接《管理观察网》客户端,调动广大管理工作者推动管理中国化及办好《管理观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把《管理观察》杂志使命与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本刊媒体平台,把编委及广大管理工作者的优秀论文、科研成果、教材专著推荐在杂志上发表。同时要利用《管理观察》的品牌影响力推动特色名校、领军人物、高校改革、“双一流建设”的改革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编委单位的软实力建设,认真制定院社合作计划和编委工作计划,全面推动编委会各项任务的落实。

第三,做好第二批中青年专家进入编委的选拔工作。为他们的进步提供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加强对中青年专家的宣传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工作。

《管理观察》在中国是一个极其宝贵的资源,是一个在中国很难找到的一个独特的舞台,《管理观察》杂志编委会是一个管理精英团队。我坚信,在李京文院士指导下,我们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更大的胜利!

上一篇:烘箱减风优化推进凹印环保化的有利之策 下一篇:如何制定大型运输包装件的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