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8:32:49

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期刊论文 论文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098-0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中国学者发表的国际科学论文数量快速增长。科技部创新发展司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学者发表SCI论文26.35万篇,连续6年排世界第2位。虽然数量增速明显,但是论文的质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科研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

如何办好大学,如何以科技服务社会,不仅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界自身关注的焦点。好的大学不仅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更是科技创新(包括社会科学)的基地,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技创新,关键在教师。公平、公正地评估教师的工作业绩如科研论文,是激发教师、科研人员投身教育和科研事业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为此,不同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该文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制度三方面分别进行简单评述。

1 评价体系

科研成果一般以专利、论文、专著的形式出现,它们都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形式,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果在使用时是需要付费的,而以论文、专著形式出现的成果则无须付费。重要的成果往往在申请专利保护之后,再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出来。目前我国科研论文评价的主要问题,一是评价体系不健全。其主要表现是:在科研评价中行政化倾向严重,科研人员在评价体系设计中的发言权不够,在评价机构中的比例不足;更有甚者,在一些企业中,成果评价或者考核人员全部为行政部门负责人,一线科研人员基本没有发言权,这不仅影响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而且也影响成果评价的公正性。二是有的评价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的问题。其表现是:我国论文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的数量急剧飚升,但原始创新不足,导致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屡屡出现学术腐败现象。致使“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样的钱学森之问短期内无解。

为此,张萌物等[1]提出构建发展性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即从评价对象过去、现在、未来的贡献出发,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王峰等[2]也提出了目前我国核心期刊存在不思进取、人情稿、关系稿等问题,实际上某些核心期刊存在的问题远甚于此,有些核心期刊把版面出租给某些公司,把期刊当成了摇钱树,这也是导致我国某些期刊近年来被核心期刊、EI驱逐出去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论文进行评价时,片面采用核心期刊作为指标也是不客观的。于敬等[3]则认为,要克服现行科研评价机制存在的不足,必须建立弹性的科研业绩考核机制,必须建立分类评价和管理方法,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才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到目前为止,国内甚至全世界也没有一套大家公认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期刊论文评价体系,实际上这样的体系也不应该存在,因为好的评价体系一定要符合国情、域情,符合学科特点。

2 关于评价指标

从宏观上讲,论文的评价不外乎两个标准,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核心是质量标准的评价,这也是期刊论文评价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是发明专利是否授权的根据,其参考的对象是全世界公开发表的文献,专利审查员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士,所以专利的评审具有相对严格的尺度。而论文的评审,一般没有统一的尺度,负责任的期刊要有专门的审稿专家库,论文由专家审稿把关。但国内外都有一些期刊没有审稿流程,有些是形式审查,有些是所谓重复率审查,而最重要的稿件质量审查却被忽视了,这是造成期刊论文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

关于期刊论文的质量,普遍接受的标准有三个:一是期刊的影响因子,二是被引频次,三是同行评议。讨论期刊论文评价,目的是希望把确实好的论文评出来,但实际上很难有一个标准是没有漏洞的,因为所有的标准都可以被人为操纵。比如期刊的影响因子,国内外都有一些期刊要求投稿作者要引用投稿期刊发表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有些甚至因没有引用而拒绝发稿;再如被引频次,存在自引和他引以及互相引用的问题,也难以完全杜绝人为因素;被学界普遍认为最好的同行评议形式,也因为许多人情和关系而失去本色。2015年3月底,英国现代出版集团宣布撤回43篇论文,撤回的理由是“同行评审过程受到不正当影响以及存在问题”,导致相关论文的学术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这43篇论文中有41篇的作者为中国人,涉及38所高校等机构。这再次说明同行评审也有人为因素干扰。

笔者以为,如同专利评审一样,对期刊论文的评价,首先要看创新性,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是灵魂,是动力,是源泉。没有创新的研究,不仅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在研究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其次,要看论文的被引频次,在注重他引的同时,还要区分高被引论文和热门论文的区别。被引频次高,说明发表后同行关注度高,论文影响力大,但有时综述论文的被引频次会高于研究论文,而综述论文的本身并不代表研究的最新动态,所以,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要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一般是同行公认的高水平期刊,其庞大的高素质审稿人队伍,严格的审校流程和编辑质量,吸引了高水平论文的投稿。对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研究单位期刊论文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要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还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符合国际潮流,也要切合学科和单位实际;既要有定性指标,也要以定量指标为主,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

3 关于评价制度

推进期刊论文评价改革的关键要靠制度建设。首先要推动科研机构行政权、学术权的分离,建立以学术为本的管理体系,实行学术自治、专家治研。2013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规定了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原则和导向。2014年7月,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了《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对科技评价工作的具体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作了详细规定;2014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再次发出《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的通知》,要求典型地区、典型高校针对问题,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实践,强化引领示范。

实际上,除了教育部以外,其他科研院所也了关于科研评价的指导意见。以高等学校为例,北京市主要针对“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以科研质量为导向,逐步建立一套有效促进和形成优良学风的评价体系;上海市教委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除了分类考核体系和科研成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外,上海积极推进“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和“国际评价”等评价方法,建立与国外接轨的评价制度。河南省教育厅在2014年底也发文表示,到2020年底,全省高校将逐步形成包括社会专业机构评价、市场评价和必要的政府评价在内的多元化科技评价体系。

黄维[4]指出,在我国建立科研评价体系,必须解决三关问题,一是质量关,二是人情关,三是功利观。解决质量关,就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核心是要选择学术水平高、判断力强,品行操守好和具有公道心的专家队伍。解决人情关的问题,就是要靠严格的奖惩制度。解决功利关的问题,要靠强有利的反腐措施。

有鉴于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学术评价制度。首先是要确立正确的导向。一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指导地位,在对哲学社会科学专著和论文进行学术评价时,应放弃不符合我国国情的西方标准,回归中国学术优良传统,采用中国学术规范,运用中国评价标准。二是坚持以质量为本。质量是学术成果的生命。在学术评价中,应破除数字迷信,树立精品意识,以真理性和科学性为根本评价标准,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注重学术成果的创新价值,坚决抵制科研商业化、论文商业化的不良风气。

关于学术评价方法,文献浩瀚,笔者以为,一是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二是将专家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三是将期刊的影响力与论文本身的影响力和创新性相结合。在科研成果评价时,加强科研成果原创性考核的比重,完善针对学术论文的评价体系,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考核的比重[5],让科研回归学术本身,让科研人员回归学术阵地。

4 结语

科研成果大部分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期刊论文的评价自然成为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全面、公正、准确地对论文进行评价,不仅关系到对教师、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职称评定、岗位津贴的发放等教师、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这些直接影响到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关系到人才的评价、发现和选拔,最终关系到高校的科研和学科发展。许多高校也制定了科研成果考核办法及奖励办法,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现行的期刊论文评价办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办法考虑的因素较少,缺乏对论文整体的量化考核,如单纯靠期刊的影响因子评定论文的水平,而没有考虑论文内容本身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因此,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简便、定量综合的期刊论文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对于推动高校科学研究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高校科研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萌物,薛斌.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研究综述[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6):94-99.

[2] 王峰,周文胜.关于我国高校学术论文评价标准的探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3):136-139.

[3] 于敬,周玲.高校科研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8):73-75,81.

[4] 黄维.科研评价要过好三道关[N].人民日报,2015-05-04(7).

期刊论文范文第2篇

尽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评价多以SCI、EI收录论文为标志,但由于SCI、EI收录文献数量及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譬如SCI、EI收录文献集中于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领域,SCI、EI侧重于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刊物及英文科技期刊的收录,使得这种评价并不能全面反映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产出的全貌[1]。

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又称中国知网,建有期刊、学位论文、报纸等一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是CNKI旗下、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条件为:从“2011年”到“2015年”,来源类别分别选择“全部期刊”,作者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模糊匹配方式,进行检索。

2011年至2015年发文量统计,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的数量基本稳定,共发表《中国学术期刊》收录期刊论文20424篇。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发文量超过600篇的学科共有9个,如表2所示。陕西师范大学以建设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从发文量最多的学科即可看出,陕西师范大学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等教育等学科研究较为集中。除此之外,发文量较多还有中国文学、数学、体育、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史、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也显示出陕西师范大学的师范特色。

检索结果显示,陕西师范大学作者论文标注的主要基金项目见表3。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的主要基金多为国家层面的基金项目,其中有3553篇论文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占同期总数的17.39%。作为“211工程”建设高校,陕西师范大学的科研实力雄厚,申报科研项目的能力强劲[2]。

“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量超过200篇的期刊有7种,如表4所示。这7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十二五”期间连续入选2011年、201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说明陕西师范大学作者的主要期刊影响力较高。

表5列出了“十二五”期间陕西师范大学作者标注频次最高的15个关键词。可以看出,陕西师范大学论文高频关键词“大学生”“对策”“高校”等显示,陕西师范大学科研关注大学生、高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若将关键词“西安市”“西安”合并考虑,则“西安”一词使用频次共计189次;若将关键词“陕西省”“陕西”合并考虑,则“陕西”一词使用频次共计166次。“陕西”“西安”这两个高频关键词说明陕西师范大学科学研究立足地方、围绕地方、服务地方、特色鲜明。

期刊论文范文第3篇

科技期刊是专业性、理论性和学术性极强的学术刊物.科技期刊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其本身的存在就具有科学性.它一方面作为科技成果的现实反映,另一方面又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新的学术理论和实验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期刊的审稿必须做到客观、准确、科学、严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不断拓展的现象更加凸现,形成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虽然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面对分工越来越细的学科种类和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成果的论文,难免会对稿件中的有些新观点把握不准,甚至可能会因自身学识的局限而错误判定稿件的学术价值.因此,必须借助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稿件的学术水平,如观点、方法、材料、结论等做出准确的评价,而且提供能否采用或修改意见,以确保期刊载文的学术质量.因此,科技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把关是同行专家和编辑共同完成的,编辑在选稿时主要看同行专家的评议意见,同行专家对稿件的把关至关重要.编辑部要严把对稿件的优化选择和对同行专家的遴选这一关.科技期刊稿件的审稿一般都采用传统的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其中专家复审是三级审稿中决定稿件能否采用的重要一环.编辑部将稿件送同行专家复审的目的,就是借助专家的学术专长,在评价稿件质量,决定稿件取舍方面,提出权威性的意见和建议.

2科技期刊审稿专家的遴选

同行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既然审稿专家对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起着这么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编辑部或编辑对专家的选择要有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所以编辑部对承担外审的同行专家有一定的要求.

2.1外审在科技期刊中的作用

科技期刊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由于科技期刊论文的学术性较强,稿件外审就成为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专家审稿意见不仅可以用来筛选稿件,而且指导作者修改稿件.专家审稿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保证.外审专家审稿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的关键,所以编辑部要遴选出一批学术造诣精深、学风严谨、为人正直、科学道德高尚学术上无偏见的学者,并建议编辑部建立动态的审稿专家库.

2.2遴选审稿专家的原则和要求

科技期刊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期刊所的学术质量.也就是说,最能影响科技期刊质量的是所刊登论文的学术质量.虽然论文学术水平的高低主要靠论文的作者,而决定论文能否刊用发表的主要依据则是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审稿意见).为了提高稿件的评审质量,要找准德才兼备的审稿专家.另外,审稿人审稿质量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审稿人学术水平的高低,还要看审稿人的负责程度.遴选审稿专家的原则和要求:(1)专业对口,遴选的审稿专家必须是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即同行专家,最好是教授(正高级)以上的职称,至少也是该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并有该研究领域的专著和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2)学术造诣方面的要求:因为科技期刊审稿要求专家从文章的立意、价值、行文结构、论证的严密性以及文章一旦刊发后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给予审阅,并明确能否刊用.因此,对审稿专家在学术造诣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从审稿人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而言,科技期刊的审稿人不仅需要学术水平、眼界见识,更需要风度胸怀、品格修养.科技期刊审稿人应当学识渊博,眼光独到,才能把好稿件的学术观.(3)品德方面的要求:科技期刊的外审专家要对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与要求及稿件的学术观点、技术水平、理论和实际意义、有无发表价值等方面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要求专家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对稿件做总体学术评价时,做到客观、公正,对作者的学术观点无偏见.审稿专家需要保持一种对期刊负责,对作者负责的态度.审稿专家要谦虚审慎,有容人的度量;心有尺度,行有准则,有服人的见解.这是学术评审对审稿人的要求,也应是一个审稿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不变追求.另外,遴选的审稿专家不仅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要有一定的语言文字书写规范能力.不仅要把握整篇论文的学术内容和观点,还要指出稿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修改的地方.所写的审稿意见要言简意骇,概括性强.不能把审稿意见简单写成“可以刊发”或者“不宜刊用”“退稿”等.目前,专家审稿存在审稿质量不高,审稿时间拖延,审稿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下降,时效性强的稿件发表滞后等等.这个也有客观原因,其一,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科技期刊的外审专家一般都是高校的老师,高校老师不仅要上课,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这使得他们无暇顾及或者不能按时审完编辑部送去的稿子,再加上现在的审稿费少,客观上没时间和精力,主观上没动力,这也是造成专家审稿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要寻求一种合理的科学的审稿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审稿方式的多样化创新,寻求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审稿方式

3.1审稿方式及手段创新

送给审稿专家的稿件,不仅要匿名还要隐掉所有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单位等.模仿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的方式,隐掉项目申请人的所有信息,避免作者身份给专家“先入为主”影响,给专家只提供一篇没有任何作者信息的稿件.如果是基金项目成果论文甚至可以把基金项目的有关信息隐掉,可以说给审稿专家的是一篇裸稿和一张审稿单(审稿单设计成上方只有专家姓名和稿件题目,下方是审稿意见填处).以确保稿件审稿质量,为科技期刊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3.2网络送审

利用网络送审稿件,就科技期刊而言,多数是双月刊或季刊,利用互联网送审稿件不仅能使编辑和专家联系紧密,缩短专家审稿周期,更能确保稿子直接到专家手里.

4结束语

期刊论文范文第4篇

839篇相关文献共被引2491次,著录规范化相关研究论文被引最多,表明了文后参考文献规范化的重要性;自动化(网络)著录上升为第二,表明编辑人员和科技人员开始注意到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录入参考文献,和自动调整参考文献标注顺序的优点[3];著录编辑加工与审核排在第三,表明期刊编辑部对参考文献在著录中的具体要求受到关注。此外,被引频次超过20次的有21人,其中单篇被引频次最高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陈浩元撰写的《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规则及注意事项》,共81次。该文被频繁引用的原因是作者讨论的内容是科技人员在撰写论文时最容易出错并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研究热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参考文献标注与著录规范化、标准化是信息传递、交流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据南京大学CSSCI统计,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图书情报学期刊的参考文献标注与著录规范化程度明显好于其他各类期刊[4]。本次调查中,研究参考文献著录问题与纠错、著录规范化的论文分别占到了28.13%和24.67%,足以说明参考文献著录的规范化问题带有普遍性。常见不规范现象包括正文中无标注、文后参考文献不加“[]”,期刊的期、卷、总期数著录混乱,不标注引文页码,责任者项著录不全,不标注文献类型,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电子文献等类型文献著录随意性大。外文期刊著录问题更多,如著者只写姓、未写名的缩写字母,以及外文期刊名称缩写、期刊卷期号和书籍出版项极不规范[5]。虽然出台了国家标准,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现象仍频频出现,作者虽有责任,但关键是期刊编辑部审核不严谨。因此期刊编辑人员要严格执行《规则》,认真审核每一条文后参考文献,尤其是核对外文参考文献,可大幅降低错误率[6]。参考文献引用的篇数与有效标注是研究的热点参考文献数量多少为宜一直存在争议。刘雪立[7]认为论著引用参考文献不超过10条,综述不超过25-30条。杨丽[8]认为在引用合理的情况下,论著可以不限制文献数量。张靖安[9]认为不能搞形式上的标注,避免参考文献庸俗化。笔者认为,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数量应根据论文写作具体情况而定。有的作者是创新性论文,确实没有参考过多的文献,但为了达到期刊规定,将无关紧要的文献给予标注,造成参考文献无效标注多,引用文献质量不高。当然,借鉴了一定要给予佐证,提倡实事求是的有效标注。

适度限制参考文献自引率是确保期刊学术的严谨性和作者诚实性基本原则自引包括作者自引和期刊自引。作者自引可以说明其研究的系统性,也可以提高自身影响力;期刊被引频次是评价期刊质量及文献情报价值的重要指标,因此不少作者和期刊频频自引。蒋鸿标[10]认为自引不能反映学术期刊的真实价值,自引文献不宜提倡。国外不少核心期刊十分注意回避文献的自引现象。以3种世界权威医学期刊Lancet,JAMA,NewEngl.JMed为例,作者自引率仅4.3%-4.8%[11]。笔者对某单位学术论文被引频次的调查,个人排位第一者的自引率高达80%。不少期刊为了冲刺核心期刊或提高期刊影响因子,在论文录用通知书上要求作者必须引用该刊文献2-3条。上述现象导致作者、期刊引用文献的不良动机,极为庸俗。因此,提倡学术道德的纯洁性,正确对待自引,不要为自引率而自引,期刊更不能对作者下发“命令”式录用通知书。最大限度减少参考文献间接引用是确保论文质量的关键间接引用即A看B文,B文引用C文,A未看C文,通过B文直接引用C文。关于这个问题,至今未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规定。调查中发现存在两种观点,一是鼓励作者标注引文的原始出处,即使间接引用,不应指责[12];另一种是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文献[7]。为什么会出现间接引用现象?笔者认为,一是当今社会快节奏工作和生活极易导致浮躁心理,必然会出现间接引用的现象;二是电子文献为作者获取文献提供了方便,但电子文献存在时间的局限性。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为例,收录最早时间为1994年,之前的文献只能查找纸质,致使不少作者不愿深入查找纸质,直接采取间接引用。因此,要提倡纯正、踏实的学术风气,同时建议《规定》补充在无法查到原始文献时可以采用间接引用,但需要注明转引何刊,以供他人查询核对。

本文调研只是对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现状的了解和剖析,还有很多问题和现象亟待讨论和探索。但是,无论是期刊编辑部还是作者,只要正确认识期刊文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引用和著录论文参考文献,将会促进我国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进一步规范。

作者:宋敏

期刊论文范文第5篇

科技论文题名要求用词真实、准确得体、中肯、客观,不应使用主观评价性用语。调查的论文中有21篇题名中包含初步分析、初步研究、研究初报、初报、初探等词,占调查论文总数的2.35%。在论文题名中,有的作者出于谦虚或出于对研究成果的不自信,使用了一些与客观试验研究无关的主观评价用语,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可直接删除这些冗余词,使论文题名更加简洁、主题更加明了。例如,题名“……扩张蛋白Cs-EXP10基因5’序列的克隆和表达的初步分析”,编辑加工此题名时可以将“初步分析”直接删除,改成“……扩张蛋白Cs-EXP10基因5’序列的克隆和表达”比原题更加简洁又明了。还有作者在科技论文题名中加“新”字,调查的论文中有16篇题名中包含“新”字,占调查论文总数的1.79%。如“……3个新种记述”“……含cry新基因的……”“……对小麦新品种……”“……焙烤加工新工艺研究”“……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新型生态建筑设计探析……”等。在这些题名中,有的“新”字过于宽泛和笼统,影响了题名对论文主题的明确表达。例如,题名为“……焙烤加工新工艺研究”的文章,其研究采用真空入味烘烤新工艺的优化条件,论文题名对主题的反映不够明确,若改为“……真空入味烘烤工艺研究”能将论文的主题明确告诉给读者,并且将研究的创新之处(采用真空入味烘烤工艺)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还有一些论文的题名,在展示了创新点的同时,在创新点前或后再缀个“新”字,希望吸引更多人的注目。有人认为在题名中加个“新”字,可以使题名醒目引人;而有人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新颖与否,自有专家、读者评说,作者不必在题名中自加评价,所以编辑对这个“新”字也要格外注意。仅凭题名中一个“新”字不足以吸引真正的读者,只有靠科学研究内容的“新”才能真正吸引读者。科技论文本身具有首创性,即论文内容必须有独到的创新点,科技论文若都以“新”字为标题,那岂不是要“新”字泛滥,而最终导致科研论文标题缺乏新意。

二、题名中数字用法欠规范的问题分析

调查论文中有79篇题名中包含数字,其中有66篇采用了阿拉伯数字,13篇采用了汉字数字,占16.46%。大部分题名都遵照了数字使用原则,如“1株产α-半乳糖苷酶乳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特性”“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硝酸盐累积差异的生理机制”“黄土高原3种灌木林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23份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和ISSR标记分析”等,但还是存在题名中的数字本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而实际上采用汉字数字的情况,如“一株水产地衣芽孢杆菌的……”“两个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α亚基基因……”“三种人工饲料对……”等。相应的改为“1株……”“2个……”和“3种……”为更好。另外,农业学术期刊论文题名中的作物品种名如果包含数字一般也采用阿拉伯数字,而不用汉字数字表示。如水稻新品种“吉农大30号”、大豆新品种“吉农26号”、玉米新品种“长大19”等,如果品种审定时没有使用中文数字,就不建议使用如“新大豆一号……”等。

三、题名中“研究”类词过度使用的问题分析

在调查论文中有365篇题名以“研究”“分析“”探讨”等结尾,占调查论文总数的40.87%。根据朱大明[7]的研究结果对“研究”“分析”“探讨”等词的可不使用情况分析可知,其中可以不使用“研究”“分析”“探讨”等词的题名有255条,“研究”等词的可不使用率为69.86%。科技论文题名中是否有“研究”一词,并不能反映论文水平和价值的高低,也不能成为吸引读者的亮点,往往在精简题名的编辑加工过程中被删除[8]。例如,“……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此题名将“研究”删掉,改为“……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仅凸显了题名的中心词(化学成分),而且文字和内容更简洁明了,使读者对论文的整体内容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论与对策

本研究所调查的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代表了中国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中水平较高的一部分期刊。调查结果表明,农业科技论文题名中的编辑加工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其一就是题名中存在无意义的评价性用语,比如“初”和“新”;其二是有的农业科技论文题名中的数字用法欠规范,该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都用了汉字数字;其三是农业科技论文题名中使用“研究“”分析”类词过于泛滥。通过以上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论文的题名编辑加工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应重视对题名的精细编辑加工。题名是一篇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能展现论文的中心内容和重要论点。题名是文章之首,是文章之目,是整篇论文中看得最多的部分。因此,对题名的编辑加工一定不能有半点马虎,需要格外用心。对于含有评价性用语的题名,在编辑加工过程中应当适度删减,以使题名更加简洁明了;对于题名中含有数字的情况,除非必需,否则还是采用阿拉伯数字为好;对于以“研究”二字结尾的题名,编辑应当酌情分析,若无实际意义,就要当机立断删除。对题名的编辑加工,不仅要符合科技编辑加工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还应深度领会论文的中心内容,与作者一起给予科技论文醒目的题名。

期刊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研合作合作模式合作频率被引频次

[分类号]G350

1 研究背景

科研合作是科学工作者为了达到生产新的科学知识这一共同目的或实现各自的科研目标而进行的协同互助的科学活动。对科研合作模式的分析可揭示不同国家或机构的合作偏好,可以揭示科学体系中的热点与冷门研究主题,也可以揭示两个单位之间的密切的合作关系。

在合作模式的划分方面,可以以作者、机构、省市、国家等为划分单位,选择不同的划分单位就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荷兰莱顿大学的科技研究中心(Center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WTS)根据论文中标明的机构所属国家/地区,将论文的科研合作模式划分为三类:无合作(No collaboration,论文仅出自一个机构)、国内合作(National collaboration,论文由两个及以上机构合作完成,但这些机构属于同一国家或地区)和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Haboradon,论文由两个及以上机构完成,这些机构跨越两个及以上的国家或地区)。CWTS的根据机构划分合作模式的做法受到广泛认可,许多学者基于这一划分方法展开研究。van Leeuwen在研究1982-2003年间各国的科学论文模式时发现,国际合作论文的影响力高于国内合作论文,后者的影响力又高于无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即论文的被引频次);Adams、Roberts等人也发现国际合作论文明显比其他类型论文能吸引更多的引用。

在国内,浙江大学所发表的SCI论文中,合作发表(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或与国外机构合作)的论文明显比独立发表(不与其他机构合作)的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如果以机构类型为划分依据,可以将科研合作模式划分为“校企合作”或“产学研合作”等,也就是将机构划分为:高校、研究所、企业等”。钟旭等人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合著率的变化趋势”;汪冰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情报学报》、《情报科学》等lO种情报学期刊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加强合作研究、发挥集团效应有助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魏瑞斌从作者的合作规模、机构之间的合作、地区之间的合作等角度分析了图情领域的科研合作状况;吕淑仪分析了15种图情期刊的合作状况,发现图情领域大多数合作仅限于同系统同单位合作,国际合作非常薄弱。

本文以图情领域为例,从“按国家/地区划分”与“按机构类型划分”两个角度研究科研合作模式对期刊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从“按院、系、所划分”这个角度研究合作频率与被引频次的线性关系。具体研究问题包括:

・在获得被引频次方面,合作优于不合作吗?与国际机构合作优于与国内机构合作吗?

・高校优于研究所吗?高校与研究所的合作优于不合作吗?

・合作频率越高的机构的被引频次越高吗?

2 数据分析与结果

2.1 数据来源

在图情领域,《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与《图书情报工作》4种期刊在CSSCI中该类期刊中影响力较大,篇均被引频次相对较高。这些期刊上的论文涵盖了图情领域多数优秀论文。在CSSCI数据库中,2000-2009年的10年间,这4种期刊累计载文共8 675篇(不含无机构的论文),这8 675篇论文在2000―2009年间累计被引21 773次。这10年的载文量与被引频次构成的样本足以揭示科研合作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显示,在8675篇论文中,未被引用过的论文数为3 418,占39.4%。所有论文篇均被引用2.5次(21 773/8 675)。而在被引用的论文中,篇均被引用4.1次(21773/5 257)。

2.2

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按国家/地区划分

本节划分合作类型时,以机构为单位。在所统计的8 675篇论文中,有6 776篇论文中只出现一个机构(可以有多位作者,但这些作者属于同一机构),视为“无合作”,有1899篇论文中出现两个及以上不同的机构(可能只有一位作者,但这位作者在文中同时标明了多个机构),视为“合作”。在所统计的8 675篇论文中,有57篇论文的机构数大于作者数(占0.66%),即有作者同时属于多个机构(有隶属关系的机构只视为一个机构,如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同时出现时只视为一个机构)。严格地讲。这部分数据将对统计结果产生干扰,但为了保持样本的完整性,笔者未将其剔除。考虑到港澳台的学术体制与中国大陆不同,且在上述4种期刊中发文很少,笔者参照姗的划分方法,根据机构所属国影地区,将样本中的论文划分如下:

・z――陆无合作论文,机构在中国大陆。

・W――大陆以外无合作论文,机构在港澳台或者其他国家/地区。

・Z&W――无合作论文,z与w的累加。

・zZ-―,大陆内合作论文,所有机构(两个及两个以上)都在中国大陆。

・gW――跨国衫地区合作论文,所有机构(两个及两个以上)中既有中国大陆机构,也有港澳台或者其他国家/地区机构。

・ZZ&ZW――合作论文,Zz与ZW的累加。

在“无合作”的论文中,z共有6 688篇,占“无合作”论文的98.7%;w共有88篇,占“无合作”论文的1.3%。事实上,这88篇论文主要为境外华人用中文发表。在“合作”论文中,zz共有1844篇,占“合作”论文的97.1%;ZW共有55篇,占“合作”论文的2.9%。总体而言,大陆以外机构在上述4种期刊中仅占1.6%。在样本中,未发现WW类论文,即中国大陆以外两个不同机构合作在上述4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篇论文中出现了两个中国大陆以外的机构,但同时出现了中国大陆机构,这篇论文会被划入ZW中。如表2所示:

从篇均被引频次看,z论文比w论文的数值高,但这并不代表z论文比w论文的影响力更大。因为论文的被引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增不减,早发表的论文有充足的时间吸引更多的引用,而新发表的论文则来不及被引用,不考虑论文的发表时间而笼统比较篇均被引频次是不可行的。基于这一考虑,笔者将各种合作模式下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按其发表时间逐一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

表3中的数据也印证了“无论哪种合作模式下。发

表较早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较高”。因此。各种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只能逐年进行比较。笔者选用符号检验方法(sign test)对表3中各种模式对被引频次影响进行单边检验。符号检验法是通过两个相关样本的每对数据之差的符号进行检验,从而比较两个样本的显著性。单边检验的备择假设是A-B(A与B的差值)中A>B。显著性水平设为a=0.05,当P值小于O,05时,认为两个相关样本有显著差异。即A的数值显著大于B。符号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显示,各种模式之间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的有三组:ZW-W、ZZ-Z与ZW&ZZ―W&Z。对于第一组,跨国家/地区合作的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显著大于大陆以外的国家/地区独立发表的论文(P=0.011);对于第二组,大陆内合作的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显著大于大陆内无合作的论文(P=0.011);对于第三组,合作的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显著大于无合作的论文(P=0.011)。综合而言,合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论文的被引频次,但不足以产生1+1>2的效果。对于大陆内机构而言,与大陆其他机构合作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大于无合作的论文;对于大陆外机构而言,与大陆机构合作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大于元合作的论文。但统计中并未发现跨国家/地区合作的篇均被引次数显著高于大陆内合作;也未发现大陆外无合作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高于大陆内元合作,笔者认为,合作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跨国家/地区合作的论文以英文发表,相比中文论文而言。被引频次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类合作的论文数量较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2.3 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_按机构类型划分

根据机构性质,可将8675篇论文的机构划分为三种类型:高校、研究所、其他。在划分机构类型时,高校图书馆均被划入高校,研究所则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各党校研究所等。在图情领域,发表学术论文的主体是高校与研究所,其他各类型单位数量较少,单独统计时不具备统计意义,所以统称为“其他”,如中小学、企业、博物馆、出版社、期刊编辑部、医院以及其他不以教育与科研为主的单位。根据论文中的机构数量与类型,可将合作模式划分如下:

・C――高校独立发表的论文。

・Y――趼究所独立发表的论文。

・GG――高校与高校合作发表的论文,论文的所有机构(两个及以上)均为高校。

・YY

究所与研究所合作发表的论文,论文的所有机构(两个及以上)均为研究所。

・GY――高校与研究所合作发表的论文,机构中同时出现高校与研究所,且不合“其他”。

-Q――其他机构发表的论文,若独立发表,则为无合作Q,若与其他机构(无论哪种)合作发表,则为合作Q。

无合作论文中,高校5 538篇,占81.7%,研究所744篇,占11.0%;在合作论文中,高校与高校合作1329篇,占70.0%,研究所与研究所合作123篇,占6.5%,高校与研究所合作250篇,占13.2%。这表明在图情领域高校的主体地位明显高于研究所,但高校的论文的影响力是否也高于研究所有待统计检验。如表5所示:

与上文相同。比较各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需逐年计算篇均被引次数,如表6所示:

然后,用符号检验判断各合作模式对论文被引频次影响力的大小关系,结果如表7所示:

表6中,GY-2001对应的数值为11000。即高校与研究所合作在2001年发表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1.000。该年高校与研究所合作共8篇,这8篇论文共被引用8次。样本量偏小使得数值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并不影响符号检验的结果。

表7显示,对于独立的机构而言。高校与研究所的篇均被引频次并没有显著差异(P=0.377)。但对于两者之间的交叉合作而言,高校与研究所合作发表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即显著大于高校独立发表的论文(P=0.011),也显著大于研究所独立发表的论文(P=0.011)。此外,高校与高校之间合作发表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显著大于研究所独立(P=O.011)。总体而言,在获得被引频次方面,合作优于不合作。

2.4 合作频率对论文被引频次产生的影响――按院、系、所划分

在划分院、系、所过程中,笔者以学院、系或所为单位,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与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两个不同的机构。合作不低于30次的机构(见表8)同时也是图情领域发文量较大的机构,且被引次数均较高。就合作次数与被引频次而言,两者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即合作越频繁的机构的总被引次数也越高。两者之间的散点图也证实了这一点(见图1)。图1中,合作次数与被引次数的散点排列呈一条直线,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797。

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应用相对数值衡鲢,面非绝对数值,即考察篇均合作次数与篇均被引次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436,即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散点图如图2所示:

图2表明,合作频繁的机构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并不一定大。这一结论看似与上文中的“合作优于不合作”的结论相违背,其实不然。首先,“合作优于不合作”的结论来源于8675篇论文构成的大样本,具有一般性,而图2中的样本仅为10个优势机构(发文量较大),而不是随机抽样样本;其次,图2中各机构的篇均被引频次并不是逐年统计得到的。这个小样本(10个机构)的结论表明:从合作中获益的不是优势机构,而是优势机构以外的机构。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图情类影响力最大的4种期刊在2000―2009年的载文量与被引频次为样本,采用符号检验与相关分析的方法,从合作模式(包括按国家/地区翘分、按机构类型划分)与合作频率两个方面分析了科研合作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合作的影响力明显高于独立(无合作)发表的论文;②在获得被引频次方面,国际合作并不优于国内合作(准确地说,中国大陆的跨国家/地区合作并不优于大陆内合作),高校并不优于研究所;③研究机构的合作次数与被引频次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但机构的合作频率与篇均被引次数没有显著相关。

科研合作并不能产生1+1>2的效果。总体而言,1+1>1成立,即合作的影响力大于独立的影响力,但对于具体合作模式而言。1+1>1也不一定成立。例如,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台作模式中。虽然有zW>w、ZZ>z,即1+1>1成立,但ZW与z、ZZ与w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即1+1>1不成立。同样地,按机构类型划分的合作模式中,虽然有GY>G。GY>Y、GG>Y,但GG与G、YY与G、YY与Y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

在1899篇合作论文中。企业与高校或研究所的合作共45篇,占2.3%。高校与研究所是科研机构的主体,其研究成果理论水平较高,而企业则是直接面向生产实践。高校或研究所与企业的合作代表着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或科研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在图情领域。科研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图书馆,科研成果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或向生产实践的转化比例还很低,而该领域面向互联网的、面向信息技术的、面向企业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 在8 675篇样本论文中,大陆以外机构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43(=88+55),仅占1.6%。这143篇论文中,大多数都是大陆以外机构的华人所发表,如他们回大陆参加学术会议时的会议论文、期刊对华人编委的约稿等,而真正意义上的与大陆以外机构合作(如与比利时Ronald Ruusseau的合作)的论文非常少。也正是因为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家/地区合作论文的数量稀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难以被注意到,也难以被频繁引用。

期刊论文范文第7篇

句子的各种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可以分析出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中心语和定语、补语、状语等几种不同的结构关系.成分残缺是指句子应该具备的语法成分残缺不全,改变了全句的内在结构,影响了基本语意的表达.在科技论文写作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句子的主干部分或次要部分之中.1.1缺主语由于造句错误,导致句子中本来存在的主语在结构上变成其他成分,使得主语丧失.修改的办法是从谓语找回主语,挖掘出真正的主语.例1由本实验,表明自体血液回输机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的特点.分析:该句的错误在于滥用介词结构,句首的介词“由”与后面的名词性词语“本实验”构成介词词组,使主语“本实验”变成介词结构的宾语,掩蔽了名词性主语,导致这个句子主语缺失.此句可改为“本实验表明自体血液回输机具有及时、高效、安全的特点”.1.2缺谓语例2成骨细胞分离的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新生24h大鼠的下颌骨.分析:该句欠缺判断动词“是”,缺乏中介手段———谓语,造成结构混乱,表意不清.这句话应改为“成骨细胞分离的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取24h大鼠的下颌骨.”1.3缺宾语例3本课题研究了考虑滞后弹性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连续梁次内力.分析:该句宾语的修饰语较长,宾语中心词离相关的谓语动词较远,容易把句子末尾的宾语中心词丢失.句中有谓语动词“研究”,但缺失宾语,应在句子末尾加上“的计算方法”.这句话应改为“本课题研究了考虑滞后弹性由混凝土徐变引起的连续梁次内力的计算方法.”

2错误类型之二:词语搭配不当

词语搭配不当的原因主要在于词语之间意义上的联系缺乏逻辑性.科技论文写作中,应该准确掌握所使用的词的特点和意义.2.1主谓搭配不当例4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理部门应给予及时的纠正.分析:该句中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指错误,可以与“处理”或“解决”搭配,但“问题”与“纠正”搭配不当.这句话可改为“对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相关监理部门应给予及时的处理.”2.2动宾搭配不当例5这种超声波能量不仅能够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甚至还可以改变某些化学反应.分析:该句中的“反应”属于假宾语,语意表述不够明确,应在句末加上“的进行”作为“促使”的宾语,加上“的方向”作为“改变”的宾语.这句话应改为“这种超声波能量不仅能够促进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甚至还可以改变某些化学反应的方向.”2.3主宾搭配不当例6玉米是一种创汇农业,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已经在俄罗斯开辟了市场.分析:该句中的主语“玉米”本是一种农产品,并非一种“农业”,因此主宾不搭配.这句话应改为“玉米是一种创汇农产品,目前我国正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已经在俄罗斯开辟了市场.”

3错误类型之三:语句用词不妥

汉语中的词有若干类,各类词都有其不同的语法特点和适用规定,每个实词也都有实际的意义.论文作者如果不考虑词的类别、含义和适用规则,就会造成用词不妥.3.1词义误用例7对平均相对定义应结合实际的系统结构来界定.分析:该句中对“平均相对误差”这一概念进行下定义的条件,应用“根据”,而不是“结合”,“结合”在词义上使用不当.这句话应改为“对平均相对误差的定义应根据实际的系统结构来界定.”3.2词性误用“在撰写科技文章时,很少有作者顾及并考虑遣词的词性问题,他们或者不明确该词的语法特点,不顾语法法则去遣词造句;或者混淆两类不同词性的用法特点,张冠李戴,超越该词的职责范围去搭配造句,因而在科技文章中出现为数较多的词性误用语病.”[5]例8我们可以从超声测量来估计胎儿体重.分析:该句中的介词“从”使用不当,因为介词“从”一般是引出处所、时间和方向的,不能用在“超声测量”前,应将“从”改为“应用”.这句话应改为“我们可以应用超声测量来估计胎儿体重.”3.3关联词语误用例9炼油装置污水汽提后,废气中有氨氮和硫化氢.不仅要分开处理,而且汽提塔要增加侧线,投资高.该句中的复句属于假设关系复句,而不是递进关系复句,关联词“不仅……而且”应改为“如果……就”.这句话应改为“炼油装置污水汽提后,废气中有氨氮和硫化氢.如果要分开处理,汽提塔就要增加侧线,投资高.”3.4数量词误用例10整整四百吨左右的塔桅起重机,可沿轨道行走,进行不同角度的吊卸,就位非常方便.分析:该句中的错误是最常见的数量词误用的例子,定数与约数容易混用,造成自相矛盾的错误.可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删去“整整”或“左右”,如果实际数量为“四百吨”,那么“整整”和“左右”两者都可删去.这句话应改为“四百吨左右的塔桅起重机,可沿轨道行走,进行不同角度的吊卸,就位非常方便.”

4错误类型之四:语序混乱

由于语序排列的混乱,常会引起语言、逻辑和语意上的错误.4.1综合定语次序错误并列定语和递加定语排列在一起,组成综合定语.综合定语的次序排列规则一般为:领属(名词,代词)时间,处所(时间词,处所词)数量(数量词组)种属(形容词,不带“的”的名词).例11常见的绝大多数的喜温耐热的蔬菜起源于高温多雨的热带.分析:该句的语序错误主要是形容词定语“常见的”领先于数量词定语“绝大多数的”,两者位置应进行调换.这句话应改为“绝大多数的常见的喜温耐热的蔬菜起源于高温多雨的热带.”4.2状语次序错误例12由于症状不典型、出现的症状比较单一,所以一般早期诊断红斑狼疮是很困难的.分析:该句中的状语“一般”即“通常”,是指一种概率.“早期诊断红斑狼疮”是一种目的,只存在能与否的可能,不适合用“一般”来修饰.而“一般”可以移后,修饰“很困难”这种状态.这句话应改为“由于症状不典型、出现的症状比较单一,所以早期诊断红斑狼疮一般是很困难的.”

5错误类型之五:表述不清

5.1冗句有的科技期刊的论文句子太长,其中有不少冗句、冗词,让人读起来很费劲.例13除了转基因水稻外,我们应该集中人力物力来获得其他相关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分析:该句中“其他”与“相关”具有相近意义,重复使用显得冗赘,删去其中一个,句子更加简洁明了.这句话应改为“除了转基因水稻外,我们应该集中人力物力来获得其他转基因作物的自主知识产权.”5.2代词指代不清有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出现的语句,容易出现指代对象不够明确的问题,往往会造成误读现象.例14稀土元素的用途很广,这些情况表明了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分析:该句中的“这”指代什么,并不明确,造成语意含糊不清.这句话应改为“稀土元素的用途很广,表明了稀土元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结语科技论文用语要求简明准确、明快流畅,而以上辨析的5类、14种语法错误是近年来广东科技期刊论文写作中最常见的语法错误类型.因此,需要作者和编辑认真审读、反复推敲,掌握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培养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重点从句子成分、搭配、用词、语序和表述等方面切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修改论文语句的语法错误,力求做到精益求精,以达到科技论文的行文规范要求.

期刊论文范文第8篇

>> 2008―2013年《档案法》研究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近30年我国综合档案馆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河南省档案学作者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对我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电子文件保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2008年~2012年我国高校档案学研究生统计分析 复式教学研究: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2002年~2011年我国“弃档”现象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 1998年-2008年我国网球硕博论文统计分析 2004―2013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艺术体操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2005年~2015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我国近年莎士比亚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2004-2008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论文与引文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文化产业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统计分析 1985~2007年我国国际竞争力论文的统计分析 我国期印10万以上期刊的统计分析 档案法操作性相关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定量分析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邓涛.解读《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之一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J].中国档案,2011(8):31-32.

[5]马费成,宋恩梅.信息管理学基础[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97-98.

[6]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91-195.

[7]张诗博.2004―2008年国内图书馆学研究高被引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11(3):387-390.

期刊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可视化;本体;期刊论文检索

“一幅图胜过一千句话”,信息可视化以满足信息检索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检索需求为目的,帮助用户揭示信息背后隐藏的信息关联及规律,提高检索效率。本文使用文献[1]构建的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本体及数据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将信息可视化应用到期刊论文语义检索中,一方面实现了基于领域本体图的可视化导航,方便用户了解领域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将检索结果转换成图形,将期刊元素如作者、引用与被引用等多维关系转换成二维关系,显示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帮助用户理解检索结果、把握检索方向,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性能。

1.信息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1 信息可视化在国外的研究

信息可视化研究被国际上列为热点研究课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两个系列的国际研讨会为重要标志。一个是从1995年开始,每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除了定期召开会议外,还出版了一系列会议论文集,在业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从1997年开始,IEEE每年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信息可视化国际研讨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并同样出版了一系列会议论文集。欧美的这两个系列的国际学术研究会已形成了一种气候,它不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推向新的高度。欧美国家的可视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领先地位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注重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应用领域不仅出现了一批原型系统,而且部分系统早已投入使用。

笔者以主题为“论文信息可视化”进行了EBSCO数据库外文检索,在EBSCO中查找的的数据库有:Academic Source Premier、Bu-

siness Source Premier、ERIC、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s、Teacher Reference Center。检索范围为1985-2010,检索式为“Title=(visualization)AND Abstract=(literature research+papers research)”,检索结果为34篇,剔除重复的1篇,共33篇相关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分析如表1-1。

EBSCO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显示,最早的关于论文信息可视化的外文文献是1991年Cort,Louise Allison撰写的“Word in Flower:The Visualiz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 (Book)”此篇为一书评[2]。1992年后的5年中只有1篇相关文献。1997-2010年累计发表相关文献31篇,这表明新世纪以来国外对可视化在文献检索中的研究日益重视。笔者在研读以上文献时发现,国外在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集中可视化在医学中的应用、可视化工具在文献关系揭示中的研究、可视化检索模型研究、个人信息搜索并可视化显示等,说明可视化为文献检索提供可视的直观的效果,同时文献检索也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1.2 信息可视化在国内的研究

我国最初几年关于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中大量的文献主要是对信息检索可视化概念的介绍,以及地理、空间、数据库、文献和多媒体等方面的可视化技术的介绍。现在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面向网络及大规模信息资源的检索可视化技术、各个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各种算法的改进等具体问题。针对可视化技术在文献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胡志刚、侯海燕撰文对科学技术期刊群中的17种期刊进行了聚类和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地显示了各个期刊之间的亲疏关系和关联特点,其可视化对象是期刊及其期刊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期刊论文[3]。鲍杨、朱庆华在论文中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情报学领域的论文(1998—2007年)为数据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情报学研究领域引文网络、共引网络及作者合著网络。同时他们还选取其中的重要节点,用Pajek进行了可视化,体现了近1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和论文[4]。张学福教授在信息检索可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颇多,他不仅介绍了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基本问题,即信息检索模型、信息内容描述、可视化映射技术、可视化显示技术、全局映射与局部映射、实时可视化和人工参与的可视化等。而且从功能特点等角度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可视化开发工具:OpenGL、Open Inventor、IDL和VTK等,以便用户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开发工具来开发可视化信息检索的应用软件[5][6]。张学福教授带领的研究生有三篇相关的硕士论文:《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一文基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及引文理论,研究并构建了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集检索、可视化及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7];《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分析比较国内外典型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并将基于词共现的概念空间方法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实时生成概念空间图,实现了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设计并实现了集成信息检索、情报分析和服务功能的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8]。

可视化的检索平台在国内的研究有人立方[9],谷歌挑歌[10]等。人立方关系搜索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正式的一款新型社会化搜索引擎,它能够从中文网页中自动的抽取出人名、机构名、地名以及中文短语等,根据搜索的关键词和与其相关的人名之间的关联度强弱自动的计算每一个人名与关键词直接的距离、数据大小以及具体的摆放位置等等,并通过一条有标明人际关系的细线连接他们。谷歌挑歌相比其他音乐搜索引擎来说,谷歌挑歌采用的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搜索模式。该系统不是根据歌名或歌手名来搜索,而是调节节奏从舒缓到强烈、声调从低沉到高亢、音色从丰富到单纯这三个滚轮,依次在音乐库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歌曲。虽说是相对模糊的搜索模式,但对寻找某一类型的歌曲还是很有帮助的。

可视化技术在期刊检索中的应用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在2010年开发的可视化检索平台[11]。该系统的可视化借助Flash软件实现,输入的检索词仅限英文,检索的文献也仅限英文文献,从主题、作者和期刊三个方面形成可视化界面,为检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其检索的最终结果也是以列表的形式实现。比如检索计算机学习方面的文献,限定返回记录数2000条(有50-4000之间的5种选择),在检索框中输入“computer study”以主题可视显示,“computer study”目标体(文献节点)分“case study”、“effective”、“model”、“experimental studies”等目标体,选择“experimental studies”,结果就会以列表形式显示48条文献目录,浏览文献目录人工查找自己所需的文献。

从整体上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有较大差距,研究呈现出零星、分散的特征,没有形成规模。主要研究单位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软件所及部分大学的图书情报院系和计算机学院等。

2.基于领域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检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领域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检索首先确定可视化对象,这里的对象包括基于领域本体的领域概念集合和文献及其属性两类。其次,构建可视化空间。即降低高维向量空间的维数,构建低维可视化空间,这是可视检索的关键,不同的可视化检索工具构建可视化空间的方法不同,一般来说,构建可视化空间应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以其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为基础,二是以其自身文献信息系统的结构为基础。本文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按照双曲树[12]的表现方式,将层次关系显示在一个双曲平面上,然后将双曲平面映射到显示区域。而期刊论文语义检索结果由于受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我们只能感知到一维、二维和三维的物理对象,所以我们的可视化空间只能是二维或三维,显示维数不同,接口的空间表达能力也就不同。本系统为了能清晰地表现节点文献的属性,将四维关系降为二维显示,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2.1 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

目前出现很多检索系统采用了无定型关键词的询问系统,只要输入检索词,平台就会询问希望用到的代名词、相似词及下位词等,以便用户拓展查询。而基于本体的可视化检索系统用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检索词的语义关系,一方面体现可视化的优点,以直观的可视的形式为初入本检索领域的用户介绍该领域的具体内容及研究热点等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用户筛选词的过程,本系统根据领域本体库中概念间的语义关系,直接检索,将最全、最准确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基于本体的导航机制通过揭示信息对象间的语义关联,能够准确、深入地表征信息的内容,是一种高层次的内容导航方法。本系统采用Flash工具,以本体概念为节点,实现了可视化的导航。执行代码如下:

2.2 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检索结果可视化

期刊论文的检索结果可视化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导航,其目的是通过期刊论文间的关系指导用户检索所需文献,即随着用户浏览意图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实现动态导航。因此,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点击不同的属性按钮实体,将根据实体类别生成不同的检索结果。这种导航是根据不同的中心节点内容动态生成。例如点击甲文献,则以甲文献为中心节点,以同著者文献、相关文献、参考文献、被引文献为四个属性按钮实体,点击任何相关文献按钮实体,则生成相关的文献,如果选择相关文献中的文献乙,则以乙文献为中心节点,并动态生成乙的属性按钮实体和相关文献。可视化的显示通过Flash调用JS方法,对数据库元数据进行检索,录入XML中,然后调用显示。具体代码如下:

期刊论文检索结果可视化导航,将中心节点文献的四维属性降为二维关系显示在页面。如果属性有值则显示节点球体,同时显示节点文献题名;如果属性值为零则不显示。随着鼠标在属性节点的点击转换中心节点。其实现代码如下:

3.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可视化检索系统介绍

3.1 领域本体的可视化

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可视化检索系统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期刊论文为例,在用户只知道数字参考咨询这个大类,而对下位类领域知识不了解,却需要认识该领域知识的用户提供帮助,即给初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用户指引方向;同时也为身在参考咨询领域的人员理顺知识结构,指导期刊论文的语义检索。用户只要点击导航列表中的数字参考咨询,主页面中将显示本文中构建的本体图,此图实现双曲几何的可视化,将层次关系显示在一个双曲平面上,然后将双曲平面映射到显示区域。点击图中的概念节点,系统将以该节点为检索词列出相关的文献。可视化导航图如图3-1。

3.2 可视化导航列表

点击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中任意节点,系统就会以该节点为输入词将语义检索结果以列表图的形式返回到用户桌面。以下以点击参考咨询2.0为例,其实现效果如图3-2。

3.3 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导航

以可视化导航列表为基础,点击任意一篇文献题名,系统将以该篇文献为中心节点,以参考文献、同著者文献、被引文献和相关文献四个属性值为四个检索方向,实现文献在可视化状态下的连续导航。将中心节点的四维关系将为二维关系显示。图3-3为点击期刊论文《虚拟参考咨询2.0全景扫描》,可视化导航以该文献题名为中心节点,以参考文献、同著者文献、被引文献和相关文献四个属性关系展开显示。

点击被引文献,《虚拟参考咨询2.0全景扫描》这篇期刊论文的被引文献将以被引文献按钮为中心散发开来。其效果如图3-4。

点击参考文献则以参考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该篇文献的参考文献题名,其效果如图3-5。

点击同著者按钮则以同著者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该篇文献的同著者文献。如图3-6所示。

由于本系统数据量只有1362条,所以检索结果有可能是1条记录或没有相关记录,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数据量录入的加大逐渐得到改善。

点击相关文献则以相关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虚拟参考咨询2.0全景扫描》的相关文献题名,其效果如图3-7所示。

以上都是针对《虚拟参考咨询2.0全景扫描》的相关可视化导航,而相关属性按钮展开的文献节点同样在鼠标的点击下变为中心节点。如图3-8,点击相关文献《基于知识管理框架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则中心节点就会变为《基于知识管理框架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文献题名,同时显示与之对应的该篇文献的相关文献。点击其他文献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要系统中存有相关数据,则就有记录显示,如果没有相关数据,则不显示。同时,为了用户返回方便,系统提供了后退按钮,使用户操作起来来回自由且方便。

4.总结与展望

信息语义检索及可视化导航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检索技术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同时随着网络信息资源激增,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日益显示其优势。而在实际检索环境中,信息语义检索及可视化显示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传统期刊论文检索系统可视化效果差的不足,实现了对数字参考咨询领域期刊论文基于本体语义图的可视化导航检索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于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方便用户对领域知识一目了然,同时能指导用户检索,让检索变得轻松自如。

然而,目前系统的可视化不能以线条的长短或球体的大小来指导记录的权重或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动态效果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学梅.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检索系统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12):66-71.

[2]Cort,Louise Allison.Word in Flower:The Visualiz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91(2):171-173.

[3]胡志刚,侯海燕.科学技术学期刊群的可视化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9-123.

[4]鲍杨,朱庆华.近10年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主要作者和论文的可视化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9-13.

[5]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37-40

[6]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开发工具[J].现代情报,2005 (11):38-41.

[7]孙巍.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D].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1-73.

[8]陈颖.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2):1-56.

期刊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论文;写作规范;错误分析;基本原则;基本格式

The Standard Way of Writing from Medical Sci-tech Editors'Point of View

XU Yan, DONG Shu-ping,YANG Lian-qiang,SHI Qiang,QU Zhen-liang

(Editorial Agency of Chinese Journal of Suiger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ianjin 300100,China)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publishing of periodical, medical sci-tech journals' form of writing must be managed, to increase the speed of journal in internal and external. Most authors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tandard way of writing in writing thesis, so influence the quality and disseminate of thesis.

Key words:Thesis ofmedicalsci-tech journals; Standard way of writing ; Error analysis;Basic principle; Basic requirement医学科技期刊论文主要指论著,包括临床研究、临床报告、实验研究、现场调查研究等,目的是传播科研成果、启迪学术思想、交流实践经验、提高业务水平。若不重视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就会影响论文投稿的命中率,同时也增加了编辑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笔者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以下简称本刊)来稿中存在的规范问题作一分析。

1医学科技期刊论文书写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应是客观地、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论文内容必须有材料、有观点,合乎逻辑,且材料真实、观点正确。即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可读性等内容。

1.1科学性从医学论文的命题起就一定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取材应真实可靠、有设计、有对照,并通过计算,对照观察,评定应随机、客观。这样的结果才有说服力,且科学性强。

1.2实用性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了少量纯理论研究,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预防、临床的实践。

1.3创新性一篇医学论文要有新意,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方法、新经验等等。这样对阅读者才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应有所独创、有所发现或发明。如果是模仿和重复已有的,要仿中有创,推陈出新,即从新的角度阐明新的问题,如老药新用、古方今用。

1.4可读性文字表达应准确、简练、通顺。论点鲜明、论据充实、术语规范、并有一定的生动性,使读(编)者以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多的收获,且爱不释手。

2医学科技期刊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常见错误

一篇完整的医学期刊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

2.1题目用具体、简洁的文字描述,一般不超过20个字。题目应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从大量来稿中,约30%来稿题目存在问题,需要加工修改。例如:"…的临床研究","…的实验研究","…的意义",这些文字均应删去。

2.2作者署名署名的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参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来稿之中常见缺单位、缺邮编、缺通信作者等。

2.3摘要摘要是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而连贯的重述,必须将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重点是结果和结论。具体写法有"结构式摘要" 和"非结构式摘要"两种,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规定200字左右;后者不分四要素,规定不超过150个字,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学都采用"结构式摘要"。本刊"专家论坛"、"综述"等栏目应附非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以下4点:①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②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③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④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摘要内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常见的错误是方法中没有描述具体方法,却写出了结果;结果与结论不分,结果之中有结论,结论中又有结果。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内容大体相同。常见的错误是中英文摘要内容不对应,英文写作语法错误多。

2.4关键词(key words)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目前多采用从《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中的医学主题词表(list of medical subject heading, MeSH)中选择,也可参考《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及《汉语主题词表》;中医药关键词可参照《中医药主题词表》,由3~8个词或词组构成。之间用";"隔开。例如:题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程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论文,可以选取关键词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甲状腺激素",治疗中采用了取栓术,因此,增加"取栓术"作为关键词[1]。

2.5引言(introduction)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历史背景、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一般为200~500字。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有些作者叙述从古至今,洋洋洒洒上千字,但都是罗列文献,与正文关系不大,或者是与摘要雷同,与正文重复,有的妄下断言:"国内外未见报道","前所未有的研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2.6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材料包括实验动物的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微生物或细胞的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实验仪器名称、生产厂家、型号;实验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方法包括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观察方法和统计学处理方法。在大量的来稿中,常见的问题是实验缺乏对照,随机分组的方法有误,统计学处理方法不正确等。

2.7结果(results)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结果的内容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常见的问题是图表与文字说明重复,应二者取一即可。同时,编辑要让作者明确:该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以及对以后相关研究的建议[2]。

2.8讨论(discussion)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讨论的内容有:①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评估自己结果与他人结果异同,并解释其原因;②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③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常见的问题是讨论不深入,没有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有的写成综述,没有自己的观点。

2.9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引用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最主要的文献,包括公开发表的出版物、专利及其他有关资料,内部讲义及未公开发表的作品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为此一般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年的文献为准。论著10条左右,综述20条左右。常见的问题是引而未注,或注而未引;文中所注与文后参考文献不对应;参考文献标注的格式有误,应参照《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进行正确标注。

3其他格式要求

表格:正文或附录中的表格一般包括表头、表体和表注三部分。医学科技期刊一般使用三线表。插图: 插图包括图片(稿)、图序和图名,文章中的插图和表格应遵循"图表随文走"和"先见文后见图表"的原则。数字: 章中的数字,除了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词组、惯用词、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模糊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忌误用、混用标点符号,中英文标点符号应加以区分。在此过程中,编辑还要帮助作者重新设计不合理的图表,提醒作者改正使用错误的量和单位,协助作者修改好题名和关键词,等等[3]。

4结论

掌握论文撰写的格式和基本要求是撰写论文的前提,要撰写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交流价值的论文,关键在于作者的认知和编辑的把关,编辑在编辑加工和校对中要帮助作者进行规范化写作,提醒作者改正文中的常见错误,这样,不但能比较正确地完成此次的修改,还能使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王春喜.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程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1(3):248.

[2]陈浩元.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及顺利发表[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2):1-9.

上一篇:一体化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