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免四项再检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07-17 03:13:56

酶免四项再检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 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酶免四项中再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追溯, 分析造成再检的原因, 为是否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永久屏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追溯分析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站无偿献血者酶免四项再检标本2329例, 用原试剂进行双孔再检的情况。结果 再检标本66.98%为阴性, 阳性符合性仅为33.02%。阳性献血者中除抗-TP主要为双试剂阳性报废外, 其他3项均以单试剂阳性报废为主, 尤其是抗-HIV, 单试剂阳性报废占87.10%。结论

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永久屏蔽会造成一定比例合格献血者的流失。建议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实行暂时屏蔽, 并定期追踪复查, 复查阴性者可解除屏蔽, 复查阳性者再进行永久屏蔽较为合理。

【关键词】 酶免四项;再检;屏蔽

酶免四项再检标本指献血者标本在初检、复检两次检测中, HBsAg、抗-HCV、抗-HIV、抗-TP四项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处于灰区或双试剂处于灰区的标本, 经用原试剂双孔复试后, 再检阳性献血者屏蔽, 以后不能献血。本文对威海市中心血站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所有酶免四项再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追溯, 分析造成再检的原因, 为是否对弱阳性献血者进行永久屏蔽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站所有酶免四项再检标本2329例, 其中HBsAg 803例;抗-HCV 720例;抗-HIV 277例;抗-TP 529例。

1. 2 试剂与设备 HBsAg、抗-HCV、抗-HIV、抗-TP初复检试剂均为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批检检定合格的两种不同厂家的国产试剂, 且均处于效期内;RSP-150加样系统(瑞士);FAME24/20后处理(瑞士)。

1. 3 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厂家的酶免试剂对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的检测, 四项中1项或1项以上单试剂阳性或处于灰区或双试剂处于灰区的标本, 经用原试剂双孔复试后, 双孔均阴为阴性, 双孔均阳或一阴一阳为阳性, 仍处于灰区按阳性计算, 再检阳性献血者屏蔽, 以后不能献血。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PASW18.0统计分析软件, 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 1 2329例再检标本中1560例为阴性, 占66.98%, 769例为阳性, 仅占33.02%, 表明初次检测阳性的2329例标本中, 66.98%并非真正的阳性, 而是操作污染所致。见表1。

2. 2 2010~2012年酶免检测阳性淘汰1544人中, 双试剂阳性775人, 占50.19%, 单试剂阳性769人, 占49.81%, 表明本站所用两家试剂检测符合性不高, 尤其是抗-HIV试剂, 双试剂阳性仅占12.9%。见表2。

3 讨论

为保障血液安全, 相关法规要求血液检测必须使用2种不同的试剂检测2遍[1], 目的是为了2种试剂互补, 提高真阳性标本的检测能力。只有2遍检测结果均合格, 血液才能发放使用[2]。否则, 血液报废, 该献血者屏蔽。

本试验所有阳性报废中除抗-TP主要为双试剂阳性报废外, 其他3项均以单试剂阳性报废为主, 尤以抗-HIV更为明显。抗-HIV阳性标本中, 双试剂阳性仅为16份, 108份为单试剂阳性, 通过CDC的确认结果看, 8份确认阳性均为双试剂强阳性标本, 108份单试剂阳性均为假阳性, 与实行两遍检测的初衷不符,与文献报道一致[3]。说明近几年, 大家普遍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口期问题上, 试剂厂家想方设法提高试剂灵敏度来减少漏检, 往往忽视了假阳性的淘汰问题[4,5], 造成一定比例献血者的流失。原因是灵敏度高的ELISA试剂假阳性就多, 灵敏度与特异性成反比[6]。

再检标本中66.98%为阴性, 阳性符合性仅为33.02%, 表明初次检测阳性的2329例标本中, 66.98%并非真正的阳性, 其初试有反应性可能由于假反应性或技术误差导致, 检测结论为无反应性, 血液可放行供临床使用[2]。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不够熟练, 对标本离心不彻底、标本溶血、加样过程吸入红细胞、孵育时间和温度掌握不准确、洗涤针头堵塞、洗板位设置不合理、读板光路老化等均可导致检测结果错误[7]。②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不到位, 加样针密封塞漏气、设备未按检定周期进行校准检定、设备管路未定期清洗出现霉变等直接影响检测结果。③实验室质量管理不规范, 室内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性差。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假阳性:①加大实验室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力度, 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对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主动分析, 及时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②建立详尽规范的SOP, 并保证被严格执行。③加强实验室管理, 从检测试剂的选择、设备的定期维护校准、环境温湿度的控制等细节入手, 尽量减少试剂、设备、环境因素对酶免检测结果的影响。

当前, 临床供血压力日益增大, 如何在保证血液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保留献血者尤为重要[8]。针对假阳性问题, 如何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假阳性献血者归队策略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9,10]。通过此次调查分析, 建议对单试剂初试有反应性标本进行再次核查, 再次核查仍为有反应性可实行暂时屏蔽, 并定期进行追踪复查[11], 复查阴性者解除屏蔽, 并召回献血者, 复查阳性者再考虑永久屏蔽, 并给献血者以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

[3] 吴亚玲,祝宏,励晓涛,等.献血者抗-HCV阳性标本中RIRA确认情况的研究.中国输血杂志, 2010,23(11):941.

[4] 吴为民,季阳,王迅,等.全国血站系统检验室室间质控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 2000,13(4):205-208.

[5] 郑岚,王迅,许莉萍,等.全国采供血机构五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5,7(1):69-71.

[6] 赵江燕,毛焱,桑叶,等. 两步法及中和试验在HBsAg检测中的应用.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4,6(3):199-200.

[7] 张德志.关于ELISA检测影响因素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4):53.

[8] 刘宇宁,蔡菊英,刘晓音.血液筛查HBsAg、抗-HCV假阳性献血者归队的调查分析.中国输血杂志, 2012,25(3):261.

[9] 郭永建,姚凤兰,林授,等.HIV-1和HCV核酸检测、血液处置和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引(上).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1): 79-84.

[10] 葛红卫,林授,汪德海,等.HIV-1和HCV核酸检测、血液处置和献血者屏蔽与归队指引(下).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2): 172-176.

[11] 王迅,贾尧,伍晓菲,等.血液肝炎病毒筛查试验结果的分析.微生物与感染, 2006,3(3):143-146.

上一篇:双腔导尿管联合赛必妥宫腔注射及宫血宁治疗中... 下一篇: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