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7-17 03:08:38

对于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开腹手术组(n=56,采用传统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组(n=56,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胆结石;传统外科开腹手术;腹腔镜

胆结石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胆石症或胆系结石,其属于胆道系统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胆道系统在机体中具有贮存、运送、排泄胆汁的重要作用,一旦胆汁成分发生变异或者胆道系统解剖生理结构遭受损害,在胆道系统内部就会形成"胆结石",这些固体结晶有可能造成胆道堵塞,从而引起癌变[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临床胆石病学》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7.5±6.5)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3.5±0.5)岁。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冠心病10例,合并糖尿病25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开腹手术组(n=56)和腹腔镜手术组(n=56),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基础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肌酶、血生化以及心电图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结石具置、大小进行判断。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麻,于其右肋骨下作手术切口,解剖胆囊三角区,对胆囊动脉及胆总管进行结扎,将胆囊分离出来并直接取出。对是否存在胆漏或出血情况进行判断,完成腹腔冲洗之后将切口缝合。腹腔镜手术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取仰卧位,保持头高脚低的状态,实施全麻之后于腹腔镜监视状态下实施手术。于肚脐下作一手术切口,将腹腔镜插入之后,将5mm的套针针管置于右肋下,将10mm的套针针管置于中线右侧,剥离胆囊及其周围组织,将胆囊分离出来之后,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采用肽钉夹住,使用剪刀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剪短,自腹镜切口将胆囊取出。术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止血及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其中的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包括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术中、术中指标进行分析处理,其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应用(x±s)表示,进行t检验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进行表示,应用?字2检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为(49.79±15.31)min,术中出血量为(58.5±14.3)ml,排气时间(17.4±3.3)h,住院时间(5.2±1.2)d;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为(104.39±25.58)min,术中出血量为(111.6±21.8)ml,排气时间(30.8±6.3)h,住院时间(8.7±2.1)d,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手术56例患者共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其中切口感染、胆管损伤各1例;开腹手术组56例患者共1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其中胆管损伤4例,胆漏2例,切口感染6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急性腹痛,随着病情不断发展,会进一步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胰腺炎、黄疸、胆管炎等。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案,针对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外科手术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适应症[3]。据相关文献报道,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整体治疗效果较好,且其作为新型微创手术的一种,同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同时还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加快排气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除此之外,应用腹腔镜可及时探寻到胆囊病灶位置,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切除,且在封闭腹腔中进行手术,可避免大面积暴露腹腔,以防止感染,提高手术治疗成功率。应用腹腔镜治疗胆结石时,应重点注意以下事项:①针对曾经有手术经历的患者,应重点考虑其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或异常情况,若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或者腹中出血量较大时,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存在困难时,需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给病变之外的组织或器官造成严重伤害,同时还要将患者腹腔之内的液体全部吸收干净[5]。

本组实验中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开腹手术组的优势明显,组间差异明显(P

参考文献:

[1]崔小鹏,樊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3,02(24):2847-2848.

[2]汤晓东,刘双海,蒋剑,等.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8):589-592.

[3]杜凯,于保荣,杨帆,等.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在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2):78-80.

[4]马铁治.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17-5718.

[5]席鹏武,黄初东,杨荣华,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4,43(3):293-294,297.

[6]赵铁彦,赵华,樊晨,等.腹腔镜微创与常规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901-1902.

上一篇:2012~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分析 下一篇: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