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提升

时间:2022-07-17 02:24:49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提升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朗读指导方法上有创新思维,不断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和兴趣,以达到提高朗读水平,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现状;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69-01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也是教学实践中常常被教师忽视的一个方面,甚至有的教师仍然把提问视为自己进行阅读教学的精神依赖,阅读课上听不见琅琅的读书声,尤其是小学农村语文教师。这种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些看法。

1.当前农村小学语文的情感朗读教学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具体表现主要有三

1.1农村教师对情感朗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堂上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他们认为朗读不考试,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影响无足轻重,导致绝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停留在故事情节和词的表意上,却不能读、不敢读、不会读。

1.2农村教师自身素质不过硬,对教材理解不透,对课文表现的情感把握不准。部分教师普通话都不标准,方音重重,有的甚至一句普通话也不说,整堂课干脆用方言包围,导致农村小学生朗读课文无从下手,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教师在课堂上不示范,不教给朗读方法,更不注重学生个性化朗读训练,只是放手让学生去默读、齐读,导致农村小学生读书成唱读,朗诵成唱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固定的韵调,情感因素几乎为零。

2.如何解决小学语文情感朗读教学的不足呢

2.1创设情境――使学生走进文本

2.1.1图片创设:形象生动的东西是学生永远喜欢的。要让学生读出感情,首先要让他们入其境,才能体其味,表其情。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为人类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被锁在高加索山上,经受风吹雨淋,凶恶的鹫鹰不停地啄食他的肝脏 。当把这幅画面用大屏幕展示出来时,学生就自然而然对普罗米修斯的痛苦感同身受,不用再用言语指导如何读学生已能读好。

2.1.2表演创设:表演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坐井观天》这篇成语故事极短小又适合表演读,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前做好的青蛙和小鸟的头饰发给学生,让学生戴上后进行表演读。此时,"目光短浅"的青蛙和"见多识广"的小鸟都被学生活生生的演绎出来了。可见朗读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个性,才能读出效果

2.1.3语言创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多处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读好课文。如理解"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花多",教师用"走过东街,抬头向上看"、 "走过东街,抬头向上看"、"走过东街,抬头向上看"、"走过东街,抬头向上看"来引读,读着读着,学生就将自己体会到的"花多"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了。这些语言的创设,触发了学生情感的心弦,心动情发,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投入到读书的氛围里。

2.2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朗读的文章特点进行选择。可采用以下方式:

2.2.1范读。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我很好地发挥了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借助美的声音、美的表情、美的动作把对课文丰富的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2.2.2引读。当需要借助读来掌握重点、理清层次时宜用引读。

2.2.3分角色朗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对于对话较多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读手段。

2.2.4齐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此外,还有领读、散读、轻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只有恰当地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2.3加强训练,打好朗读基本功。要想让学生的朗读达到较高的境界,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文本。要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不读破句子。在正确的基础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朗读时时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最后上升到心境合一读书境界,从而落实以读感悟的读书思想。

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大气层,没有对话,语文教学就会走向僵化,失去活力。课文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站着学生,桥的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座桥梁,学生和作者会面、交流。教师就是要创设一种情景,不但指导、帮助学生与作者会面,而且要沟通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情感相融。例如,在教学《明天不封阳台》这篇课文时,教师创设了文章小主人公与受伤鸽子的互动对话的情景。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着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情感与心灵的碰撞。在碰撞中,学生逐步感悟到,动物也是有情感需求的,我们人类要理解尊重动物的生命,给它们以真诚的帮助,让它们有一方自由进出的通道。

2.4情感体验,让语文教学知情并茂。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片面倾向:强调认知信息的传递。教师将活生生的课文肢解,使学生难以从课本中汲取思想、语言的营养,感受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运用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知情并茂,以情促教的效果,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把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把这种情感酣畅淋漓地抒发出来,去颤动学生平静的心湖,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把握文章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心灵的共鸣。

朗读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只有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农村的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个性,在读中求知。并施之科学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才能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三语文早读课的效率 下一篇: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探究与实践